百姓们有的顶着光绪皇帝的牌位(用纸写的),有的手举一炷香…如同潮水一样涌向总督衙门。
到总督衙门后,百姓们跪地磕头哭泣…
百姓们要求赵尔丰释放蒲殿俊、罗纶等人…
只有部分百姓能冷静的请愿…
相当一部分百姓…情绪很激动…他们涌向总督府前成排站立的清朝官兵…
“拥挤上院,格杀勿论!”
…百姓们拥挤上前时,赵尔丰站在官兵背后大声嚷嚷。
听到他的嚷嚷…百姓们稍做退却…之后,百姓们又汹涌的涌了上来…
“我不信他敢开枪!”一名百姓大声说。
…
“。。”赵尔丰。
赵尔丰确实不敢开枪…他的指令只有“恐吓效力”,没有“实际效力”…
“杀人偿命…我怎么会让士兵朝百姓开枪?…”赵尔丰解释说。
见清朝官兵是群纸老虎…百姓们更加奋力的向前挤…眼看着,清朝官兵拦不住了…
“…”赵尔丰。
…
百姓们明明是去请愿的…结果发生了这种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
民国学者表达了他的看法…
“百姓去请愿的时候…协商一致的结果是‘请愿’…‘冲进总督府’并不在百姓计划内…”民国学者说,“但是,百姓是不受‘计划’约束的…很多百姓见官兵不听自己的…就怒了…他们临时起意…他们试图冲进总督府…可以预想,如果他们冲进总督府…他们会自己释放蒲殿俊、罗纶…”
“百姓有没有考虑到冲进总督府后的情况呢?百姓们是考虑到‘冲进总督府后,就能解救蒲殿俊、罗纶’这一点后才决定冲撞总督府的吗?”民国学者接着说,“当然不是…或许少数百姓有这样的打算,但对绝大多数百姓来说…他们没想那么多…人群往前挤,他们就跟着往前挤…”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情况…眼前看不到的情况,他们不会去想…”民国学者说。
“想了也没用…”一位百姓说,“人群往前挤的时候,你能不往前挤吗?…”
“能按自己想法行动的人…有…但是很少…”百姓最后说。
…
百姓在往前挤…
挤不动…
清朝官兵手拉手肩并肩硬扛着百姓…他们不让百姓往里挤。
百姓们最开始…很文明的冲撞…后来,他们的耐心磨光了…见官兵一直不让自己进去,百姓们怒了…百姓们开始对阻拦自己的官兵拳打脚踢…
即便百姓对自己拳打脚踢…清朝官兵也没有反击…清朝官兵承受着百姓一轮又一轮的王八拳…
清朝官兵是“有组织有纪律”的。
和一盘散沙的百姓不同,清朝官兵接受过“系统训练”…清朝士兵被教育“绝对服从命令”“不要在公开场合殴打百姓”…
最开始,清朝士兵经常违背这两条命令…结果,不服从命令的士兵被安排扫厕所…在公开场合殴打百姓的士兵…激起了民愤…激起民愤后,长官让他当众向百姓磕头认错…之后,任凭百姓对他拳打脚踢…
经历“血的教训”后,清朝士兵不再感情用事…清朝士兵变得“有组织有纪律”…
清朝士兵头脑中深深嵌入了两条思想:绝对服从命令;不要在公开场合殴打百姓…
这两条思想,是多数士兵都具备的思想…所以,他们能在百姓冲撞自己时…“思想一致行动一致”…
清朝官兵手拉手肩并肩阻止百姓往前挤…即便百姓殴打自己,他们中…也没人殴打百姓…
“这就是‘有组织有纪律’和‘无组织无纪律’的区别…”民国学者说。
…
前面百姓奋力往前挤…
挤不动…
后面百姓也在奋力往前挤…
他们挤在了前面百姓身上…
前面百姓怒了…
前面百姓扭头痛骂后面百姓:“挤什么挤!没见老子挤不动吗!…”
“…”后面百姓。
后面百姓暴躁起来…
前面百姓可以用“殴打清朝士兵”泄愤…后面百姓无处泄愤。
“怎么能说‘无处泄愤’呢?只要想找,总能找到泄愤的地方…”一位读过书的百姓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百姓们开始用周围建筑泄愤…
百姓们开始在总督府前打砸抢…
“这都是官府逼我们干的…”一位百姓一面踹杂货店的门一面说。
他分分钟把门踹毁了…
开杂货店的百姓本来在游行…他见自己的店被砸了…就和砸自己店的百姓扭打起来…
…到处都是扭打的百姓…到处都是打砸抢…
部分百姓一怒之下点了火…
一些房子被烧了…
留在房中的、无法出来游行的、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婴儿…开始大呼叫…百姓们及时把他们救了出来…没被及时救出来的老人和婴儿…被烧死了…
现场充满妇孺儿童的哭声…
百姓们本来就很暴躁…听到这些撕心裂肺的哭声…他们更暴躁了…
“这都是官府的错!”一位百姓咆哮道…
…
百姓对清朝士兵的愤怒在升级…
百姓们开始用工具殴打清朝士兵:殴打清朝士兵时,百姓们拎起了“家伙”…有的用木棒,有的用砖头…
清朝士兵也是有情绪的…
“清朝士兵也是人,”民国学者说。
清朝士兵受到巨大刺激后,“绝对服从命令”“不要在公开场合殴打百姓”这两条思想将无法约束他们…
“人理智时,能受思想约束…但是,人也有不理智的时候…”民国学者说,“比如,冲动的时候…”
“冲动之后,会有‘严重后果’发生…”民国学者接着说,“赵尔丰让士兵阻拦百姓时,并没有想到事态会朝‘严重后果’的方向发展…他认为士兵一定会服从命令…他认为只要自己不下令,士兵就不会开枪…”
“但是…情绪激动的士兵会把事态引向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是需要提前想到的,”民国学者最后说…
…
事情的发展和民国学者的预料吻合。
事态开始朝“不可收拾的局面”发展…
一名百姓把一块板砖甩在一位清朝士兵头上…清朝士兵头上瞬间出现个大包…大包旁边,鲜血直流…
“为向百姓展示“何为正道”…赵尔丰在瓢泼大雨中登上了成都城头…
赵尔丰在倾盆大雨中向百姓训话:“…城内昨天射杀的,都是十恶不赦之徒…他们打家劫舍、他们杀人放火…朝廷射杀他们,是仁义之举…我们应该和朝廷同心同德,共同维护大清的太平盛世…”
请看下集《民国64、清末纪实:成都血案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会发生这种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