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日记日期:1945年八月日晴
今天发生了一件事,如果不是它实际发生了,我肯定会觉得我是在做梦。
我又见到翠云了。她还活着!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这个月发生了太多的好事,而这是最好的一件。
就在下午,我进城去给连队补给药品的途中,在药房偶遇了翠云。起初我以为我看错了,以至于都没敢上前去认。倒是翠云主动找我攀谈,还认出了我。
“真是一点也没变,就是穿上军装比以前精神了。”翠云这么说。
听得我有点不好意思,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心里却高兴的要命。
太好了,翠云还活着。
在去年五月份日军的那几场攻势中,翠云所在的教堂虽被波及,但所幸教堂的人都安好。
我担心了这么久,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不,甚至可以说是终获新生一样。
再一次与翠云相遇,让我想起了童年——虽然那个年代,对我国苦难的人民来说,不是个好年头。
翠云和我一样,是来药房给教堂取备用药品的。
我们办完了各自的事情,从药房出来,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聊了许多话题。
奈何,部队的时间紧迫,我也只得匆匆登上返回部队的大卡车。
临别时,我站在车上,对翠云大喊,说等我从战场上回来,一定会带她离开教堂,娶她过门。
可是,车开的太快,车上的风太大,我不知我的话,她是否听见,也看不清,她的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但是,经过今天,我明白了我为何而战。
参军也好,入党也好,我都只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或者,只是被我父亲影响而已。
而今天,坐在返回部队的卡车上,我真真切切的知道,我究竟要为何而去战斗。
我,就是为了守护翠云而战。
这一条理由,便足够了。
我也相信,在这个部队里,有无数和我一样,为了保卫自己真爱的、重视的人,无畏的走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
第一次觉得,做个医务兵是如此的幸运。
我一定要让那些战士,和我一样,活着回来。
上述文字的真实性:50。
00
日记解读:
刘继水,在1945年八月,因父亲的影响,以十四岁谎报年龄,参军入党,并一直从事着卫生员的工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医务兵的身份随军出征。
这篇日记,是他随军出征前的最后一篇日记。
老实说,看到这个地步,我的心理已经稍微有点负罪感了。
从昨天看到现在,刘继水老人的日记中所涉及到的人生,已经是比我年龄还的时候了。
从这一篇往前,还有不少,我稍微扫了几眼,文笔已经相当稚嫩了,甚至即使是这篇,也是我经过修饰才挂上来的。
现在我总有种老流氓偷看少年儿童日记的感觉。
也许该考虑一下,是否要改变上传日记的写作风格了。
这是一个让人颇为挠头的问题,我暂时还不知如何处理。
正如前文所说,我是个不写日记的家伙,究竟日记是什么样子,我对此的概念很模糊。
内容上来说,老实说,我很嫉妒,很羡慕。
非常非常嫉妒,非常非常羡慕。
羡慕嫉妒恨。
虽然他生长起来的年代,不是个好年代,我有幸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各项红利。但刘继水老人家在另一个角度上说,依然是幸运的。
不说十四岁就有了“娶妻”这样远大的人生目标。单说年仅十四岁,就有“保家卫国”、“挽救他人于水火”的雄心壮志,并坚定的为之奋斗,可以说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了。
这样的家国情怀,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思维,我是没有的。
我这个人,原来是个空洞啊——这样的结论,是在高中读书时,无可挽回的发现的。
我还记得当时机缘巧合之下,在学校的图书馆翻到了太宰治先生的《人间失格》。被标题吸引着借走后,一读起来就不可收拾。
我第一次与说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
是啊,我与那部说的主角一样,都是被长辈操纵的木偶,
假装自己在努力的生活,假装自己是个正常的人类。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多么的相似又不堪啊。
我这一辈子究竟为何而活,直到现在都没有头绪。
话说回来,究竟是什么人,会把《人间失格》这样的“青色文学”作品放在高中的图书馆里,也是一个迷。
这样的作品,压根就不适合高中生去阅读啊!
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活动最微妙的阶段,把这种阴暗的私说放在图书馆,提供给学生读,也是居心叵测了。
虽然说“游戏使人暴力”这种论调很可笑,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创作的作品,不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又或是文字,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人类的心灵,游戏如此,文学尤甚。
我成为这样一个阴郁的性格,与学生时期读了太多这样的说,怕是脱不了干系。
作为八零后的一个“尾巴”,从出生、上学、直到最后上班,我真的是无时无刻不在迷茫。
这样的迷茫,不止是像我这样的孩子,我觉得连那个时候的大人,都是迷茫的。
和我同一个岁数的人可能会有印象,就是我们的学校,经常有“实验班”、“素质教育”等等,而我这一届,很不幸的赶上各种“试验”,而且统统是头一批。
学交了两年的电脑费,最后在毕业的时候电脑室终于建好了,于是我们后一批孩子享受到了优惠。
随后开始鼓吹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了半天,临近中考高考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这一届学生就像白鼠一样,成为各种教育模式的实验品。
然而就目前来看,如果当初的实验成果在我身上体现出来,那恐怕是相当失败的。
活到现在,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这辈子要追求什么。
这些问题我从中二时期就在思考,一直思考到现在,都没找到答案。我只是把“大人吩咐我去做”的事情,尽量做好而已。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崇高的理想,或者有一个崇高的目标。
但是,侥幸活到现在,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看,除了镜花水月般的虚像,我没有看到什么“崇高”。
挂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头衔这么久了,奋斗到今天,也只是确保自己不饿死罢了,这连“崇高”的边都摸不上。
听父母的话,上着父母选择的学校,甚至连上班的地方都是父母走关系安排的。
即使想反抗父母的左右,事实上也没什么好反对的。
准确来说,我其实对大部分的事,都是“放任”的,无所谓的。
其实即使让我自己选择,我也无从选起。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所以所谓的“反抗”也无从谈起。
我感觉自己的某个东西,被无情的夺走了。
这一阵子因为离职,第一次体验到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
也第一次想试着,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只优哉游哉的过了几天,心就开始慌了起来。
我没什么特殊爱好,不抽烟,也不爱喝酒,黄赌毒更是统统不沾。原先因为学业和工作的繁忙,把生活时间统统占满,因此毫无察觉。一旦闲下来,真的无事可做时,才发现内心的荒芜是多么恐怖。
哈哈,这样一分析,就连“写作”这件事,也只是我的逃避罢了。
我这个人,还真是没有成长啊。
所以,我对刘继水年仅十四岁就能投身如此崇高的事业,感到由衷的羡慕。
说真的,我很难想象,自己对于一个几十年前的人会产生这样的羡慕之情。
这样的体验还是头一次,也真是新奇。
抱歉,似乎又扯远了。
通过这篇日记,我也得知了,上一篇日记中,所说的“约定”,似乎是刘继水向翠云提出的“娶你回家”这样的山盟海誓。
真好呀。真好呀真好呀。
没想到我一马上奔三的人硬生生被十四岁少年发了一通狗粮,而且还是已经被剧透“他最后真的成功了!”的这种特级狗粮。
“我,就是为了守护翠云而战。”
这话说的若不是看着白纸黑字的写在日记本上,谁看到这句话都会想到日本的轻说吧这样的话也真亏得他能写进日记里。当年的人真是单纯——我也只能这样理解了。
有一位作家说过,这个世界每隔三十年是一个断代。
一九四五年,至今已经隔了两代半了,我想我已经完全无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人究竟想的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了。就连想象都做不到。
我第一次对我空白的想象力感到绝望,这也是在写这个作品前没想到的。
如果我继续只传日记,那我就要忍受着原作者越来越稚嫩的文笔;而如果我离开原作(也就是日记),或者基于原作自己去编,我又担心无法还原那个年代的特色。
啊我似乎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算了,今天我还是洗洗睡吧,这个问题留到明天去想好了。
s:
今天接到母亲的电话,除了又唠叨了一遍找工作啦、找女朋友啦等等琐事以外,还劝我这几天回家吃个饭。
于是,明天这一天要浪费了。
不过,也好,也许是时候给自己放个假,透透气了。
至少在那个家,可以在室内上厕所,也算是件好事。
啧,我对麻烦事的接受度还真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