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兰奶奶好。”钱小柱带头喊道。
紧接着,带起了一片糯糯软软的“大兰奶奶”。
对这位慈祥爱笑的大兰奶奶,这群孩子们第一印象极好。
“好,孩子们好。”魏兰笑着回应,指了指粮仓那边,“以后大家就在那儿上课啦,大家先去那边排队好不好?”
“好。”又是钱小柱带头。
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跟了过去,从个子低到高,排得有模有样。
于兰等家长则是拿出了钱交学费。
杨桃溪并不知道现在的学费应该收多少,还好,魏兰清楚。
这些孩子有大有小,不少已经在老太公那儿受过启蒙,不算是育红班,所以,统一称为学前班。
现在市里县里幼儿园的标准是,学费5元到10元一学期,书费等5元一学期,零用1到5毛每天。
杨桃溪和魏兰一商量,决定把学费定在5元一学期,学杂费3元,其中还抱括了每天的中午饭和点心。
于兰等人爽快的交了钱,对自家孩子叮嘱了一番,各自离开。
(ex){}&/ 姐妹两人又敲定了中午的饭菜,三菜一汤,还得有荤有素,一共要准备二十三份,外加华老他们那儿四个人,也够杨丹溪忙活了。
可现在,也只能先这样撑着。
杨桃溪取了自己的包,推着自行车就往外骑。
她还得去找木匠叔聊一聊孩子们的床,还得准备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和被铺,还得买华老他们要的种子……原本魏兰还说回家去取,现在已经去不成了。
木匠叔那边的事倒也简单,听了她的话,直接给了主意,给孩子们打通铺,这样最简单。
学习用品也简单,她自己就能把三字经弄得漂漂亮亮的打印出来。
往外跑的原因,还是为了掩饰。
就是被铺麻烦些,需要实物才能进行编辑打印,没办法,杨桃溪把夏择城给的所有票都翻了出来,捡了棉花票和布票出来,从空间弄出一袋水果,跑到隔壁镇的供销社找大姨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