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王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六章 战法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国瑞盛气之下,也是词锋锐利之至!

    既然命帅,当然要信之任之,不管后方发生什么样的事,前方之事,一以委之给主帅才是尊重和信任的办法。

    朝廷命李国瑞为帅,却总以这样那样的原因,干涉他的决断,打断其决定好的战略,又以撤职,抄家,免官,甚至杀头来威胁,这样的决断,李国瑞要是真的甘心雌伏,连抱怨也是不敢,他也做不到这几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

    “李枢密请说。”陈常得面上显露愧色,抱拳道:“但末将只能保证勉力去做,做成什么样却非我能保证。”

    李国瑞面色严峻,轻轻点头,说道:“我这里有一百多个军,来自河北,京营,蓟北,河东,秦凤等诸路,俱是边军精锐,人数约二十四万人。而东胡骑兵,分为五部,为五那颜所统,每那颜下是五个万户,每万户下为十千户,名义上是二十五万,实际是我们都知道东胡千户多不满编,有的千户多些,达一千多人,多半的千户只有五六百人到七八百人,其大军主力约二十一万人。这些年来,东胡与北虏狼狈为奸,不仅是盟友关系,其实北虏已经渐渐依附东胡,北虏实力衰微由来已非一日,其依附东胡,得到东胡粮食资助,彼此互通婚姻,渐成一体。其又与东胡一起南下,抢掠我大魏丁口钱粮财富,无物不掠,这些年来北虏也借此壮大自身,只是其实力仍无法与东胡人相比。两者联手,其实并不需太过在意,惟一可虑者,就是东胡人原本是渔猎放牧兼具,其部将士,在三十年前尚有一半以上是跟着战马走路的步战之士,到三年前再度破口而入之时,已经全员骑马,世人皆说东胡铁骑纵横无敌,其实东胡铁骑,成型不超过五年。就算全部是骑马,亦是分重骑,精骑,弓骑,轻骑,还有骑马步兵数种。其二十万兵,最为精锐的是大汗直领的五部之一,被称为宫帐军,其所有重骑和精骑,大半在宫帐军中,其余各部是少量的精骑和弓骑,至于轻骑,不过是一矛一弓,用来传讯,哨探,有时候袭扰我魏军粮道,骚扰后方,若在我大魏境内劫掠,这些轻骑数量最多,分散开来危害却是最大,至于北虏骑兵,则几乎全部都是这一类的轻骑了。”

    李国瑞说的虽长,众人却无不耐烦之色,特别是几个文官和陈常得,对这些东胡之事不是太了然的人,都是凝神细听。

    陈常得内心也是极为佩服,朝中仇视东胡,恨之入骨,想除之而后快的不少。但喊打喊杀的人虽多,能将东胡人了解到如此地步,整个建制,兵种,指挥,战术战法都了如指掌的人,怕也就是眼前的这位枢密副使。

    也怪不得韩钟灭掉刘知远之后,也未曾向李国瑞下手,总是因人才难得之故。

    李国瑞继续道:“胡骑二十万,重骑兵万余人,精骑三四万人,其余皆是弓骑,轻骑,或是骑马步兵,遇敌则下马列阵而战。我军二十四万人,当以全军出动,只有少数将士保护侧翼粮道,实在力不能支。若我大军不全出动,则与敌合战就毫无胜机,我当以全军出动,以暴烈之姿

    (ex){}&/  领都是身经百战,且对大魏朝廷忠心耿耿……这一切都无关紧要,最要紧的就是筑城成功!

    只要筑成长围,魏军虽败而胜,渝水,锦州,都是扼守关隘的紧要之所,地势之险胜过千军万马,五六万人的禁军步卒配两三万人的骑兵,足够挡住东胡全盛时的二十万骑兵,况且会战之后,胡骑受损也是严重,想要拔掉锦州和渝水城,已经是力不能支了。

    “是故左路军和李恩茂所领兵马,不可留驻在榆关之外,他们何时入关,我大军便在何时起行。”

    李国瑞斩钉截铁,最终也是开出了价码。

    左路军六万余人,加上李恩茂所领兵马,恰好是十万之数。

    虽然这后劲兵马是京营兵加郎卫组成,战斗力相较秦凤路河东路河北路蓟北路的边军差了很多,但禁军的装备和训练是大魏全国都大体相同,并没有太大差别,所差的就是军纪执行和带队的武官水平如何。

    这些将士多半在沿长城一线驻守了半年多,其间和小股北虏打了若干次遭遇战,虽是京营为主的禁军将士,战场经验也算是有了一些。

    而要论装备,京营禁军比边军还是要稍高一些,其强弩更多,铠甲中铁甲的数量更多,战车也要稍多一些,还有随军而行的小型火炮以及两弓床弩。

    其装备可以略微弥补经验之不足,所虑之处在于郎卫,好在有李恩茂在,其也是沙场宿将,虽然位列太尉有些侥幸,但战功,资历,也是勉强够了。

    至于李健,虽是天子守户之犬,好歹也是有三十年武官生涯,大战也是参加过多次,总不至于做外行的蠢事。

    李国瑞就是希望李恩茂和李健二人,领十万大军为宁远后镇,主力大军与东胡血战厮杀之时,有大军掩护其后粮道和退路,使主力大军可以一往无前,心无杂念的与敌拼杀。

    “松山,塔山我已经修筑诸堡,扼守在要隘险峻之处。”李国瑞对陈常得道:“只要大军陆续布防,谨慎小心,各军彼此声气相连,通信不断,借助山势严守堡寨,我大军后路粮道无忧,则此役我还有五成胜算,若不然,胜算连三成也不到,我宁愿辞官不做,被押到西市斩首,也不愿领着大军去送死,将大魏这当家的家当,一战给败光……”

    说是最后的家当,也并非是夸张,要知道大魏禁军虽有六十万人,此时集中在这里的三十四万多兵马是精锐中的精锐,边军最为精锐敢死,实战经验最足。不仅是普通的将士,便是从队官到都头,再到营指挥,军虞侯,指挥,厢军虞候,副指挥,厢都指挥,这一层级的武官,俱是尸山血海中厮杀出来的,且多半是各路的将门世家中的精英,这些人加上忠勇敢死,经验丰富的禁军将士,都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出来的结果。

    剩下的三十万禁军,也有相当的边军精锐,但要防御西羌和北虏,分散驻于万里的边防线之上,此前他们的同伴都是被抽调到辽西战场上了,剩下的禁军,已经无法抽调成眼前的这种规模的大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