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烟熏得满脸漆黑的老吉疲惫的坐在路旁的一颗大石头上,喘着粗气,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根“三炮台”,点燃过后,享受的吸了一口。
小刘担心的上下打量着老吉,检查着老吉的身上是否有血迹,有没有受伤。
李鸿堉则是满脸疑惑的站在一旁,就这么看着老吉。
老吉抬头看着李鸿堉那疑惑的表情,问道:“怎么长官?有什么疑问吗?”
李鸿堉扭头看了看那辆还在冒着黑烟的道奇4型卡车,又回过头来看了看老吉,终于问道:“这车怎么……”
不等李鸿堉把他肚子里的问题通通说出来,老吉直接便笑着回答道:“长官,你是第一次押运援华物资吧?”
李鸿堉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第一次。”
“那也就不奇怪了。”老吉吞吐着雾,继续说道:“像我们这些已经在这滇缅公路上来来回回的跑了无数趟了的老司机,遇到这种情况,就也见怪不怪了。”
李鸿堉又回头看了看那辆道奇4型卡车,纠结的问道:“这话怎么说?”
老吉指了指这条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极为阴森而又漫长的公路,说道:“在这条路上,已经不知道搭上了多少条人命了,之前只要我们在这条路上运物资,就一定必须小心翼翼的,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不能让物资出任何差错,也不能让汽车出任何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得学会在这条公路上不仅要把这一车车的援华物资运回国,还要学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老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在这条路上,最要人命的,除了山里的瘴气和野兽,那就要数小鬼子的飞机最害人了,我的那些老哥们儿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在这条公路上,被小鬼子的飞机炸死……在这路上英国人没有布置任何的防空部队,鬼子的飞机几乎天天都会霸道的在这条公路的上空盘旋,只要看见这路上有车,不管它是不是援华物资运输车队,立马就会对着这路上的车扔炸弹。刚开始,我们也就像今天一样,只要听见或者看见有鬼子的飞机来了,立马就会开着车到树林里去躲着,有的时候因为很多原因来不及把车开到树林里去,就只能在这公路上等小鬼子的飞机炸,因为这,我们损失了不少物资,还有弟兄……”
说到这儿,老吉停了片刻,一口气吸光了叼在嘴里的“三炮台”,又从兜里掏了一根,把它立在公路上,点燃了,看着它冒出的缕缕青烟,继续说道:“后来,为了应付小鬼子的飞机,我们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就是把我们的卡车,打扮成像是那种已经被炸报废了的车,只要天上的小鬼子看着我们的卡车是已经‘报废’了的,他们就不会再往下扔炸弹了。于是,后来我们再遇到鬼子飞机,如果来不及躲,干脆就直接往卡车的引擎盖里塞点点燃了,会冒烟的稻草,在车底也点上些会冒烟的东西,只要小鬼子看见地上的这些卡车都在狠狠的冒黑烟,他们就会觉得这车是已经被炸报废了的,也就不会再往这儿扔炸弹了。”
听到这里,李鸿堉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对老吉说道:“这倒的确是个迷惑小鬼子的好办法,在很多紧急的时候这样做,是很有效果的。可是,怎么没听罗英聪和其他司机弟兄们说过这种办法呢?”
老吉看着被他立在公路上点燃的那根已经快要燃尽了的“三炮台”,还有他的那辆道奇4型卡车,又一次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老罗他们都是后来才加入到援华物资运输队的了,之前和我一起加入援华物资运输队的那一批老弟兄们,全都已经没了,只剩下我一个了,就连队里用来运送援华物资的卡车,都已经换了好几个型号了……”
李鸿堉叹了口气,拍了拍老吉的肩膀,看着那辆还在冒烟的道奇4型卡车,说道:“那些老弟兄们都是好样的,他们一直都没有离开,他们一直就在这条公路上看着我们,保佑着我们顺利把一批批的援华物资运回去……”
就在李鸿堉和老吉两人交谈的同时,黄胜楠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的走到了两人的身后,挥动着手中的钢笔,将老吉和李鸿堉说的话,一字一句的记录在了她的笔记本上。
“李长官,我们接下来什么时候出发啊?”黄胜楠合上手中的笔记本,突然向李鸿堉问道。
老吉擦了擦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转了的泪水,起身走向自己的道奇4型卡车,开始带着小刘一起,检查卡车的受损程度。
李鸿堉则转身看了一眼黄胜楠,问道:“罗英聪和龙泽昆他们呢?”
黄胜楠随即便回答道:“他们正在准备把坦克和汽车开回公路上来。”
接着,李鸿堉又扭头向老吉的背影问道:“老吉,我们什么时候能上路啊?”
老吉缓了缓心里的那抹悲伤,回答道:“这车基本没太大问题,就是那个轮子被小鬼子留下的四角钉扎破了,换个轮子用不了多长时间,等换好了就能上路了。”
听完老吉的回答,黄胜楠笑了笑,对李鸿堉说道:“好的李长官,那我再去看看罗英聪他们那边怎么样了。”
然而,黄胜楠的话音刚刚落下,罗英聪和龙泽昆便分别驾驶着美制4a4“谢尔曼”中型坦克和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1水陆两栖坦克率先从树林里开了出来。
“李长官,老吉他们没事儿吧?”罗英聪从驾驶舱那儿探着个头,向李鸿堉问道。
李鸿堉笑了笑,回答道:“他们没事儿。”
“那就好。”罗英聪一边将坦克开到公路上,一边继续说道,“我让手底下的弟兄们先到前面去看看公路有没有被小鬼子炸坏,只要公路没啥大问题,咱们一会儿就能继续前进了。”
李鸿堉笑着点了点头,又向刚从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1水陆两栖坦克上跳下来的龙泽昆说道:“龙泽昆,你们也去前面看看吧,注意看看前面有没有缅奸或者日本间谍,保护华侨工人们的安全。”
龙泽昆随即回答道:“是!”说罢,他便带着一名警卫员,拿着汤普森1冲锋枪,往公路前方跑了过去。
道奇4型卡车一辆接着一辆的回到了公路上,继续按着之前的顺序,整齐的拍成了一列,老吉也很快便为他的卡车换了一个新轮胎。
过了一会儿,龙泽昆和那名警卫员,以及被罗英聪叫去勘察路况的华侨工人们便跑了回来。
还没到李鸿堉年前,罗英聪便高声喊道:“团长!前面悬崖边上的一截公路被小鬼子的飞机炸出了一个大坑,卡车过不去啊?怎么办?”
“丫的!”李鸿堉怒骂了一句,向龙泽昆问道:“能把坑填平吗?”
龙泽昆快步跑到李鸿堉面前,继续汇报道:“估计够呛,那么大个坑,还挺深的,又是在悬崖边,要填平的话,估计得到天亮了。”说着,龙泽昆还伸出手来,比了比那个弹坑的宽度。
“丫的,那怎么行。”李鸿堉的心里很清楚,这段公路已经可以说是最危险的一段路了,他们在这段路上遇到了日本间谍和缅奸游击队,和他们交了火,还被日军零式战斗机给炸了一一顿,而且这段路上还没有英军驻守,也没有英军的高炮部队,在这里呆的越久,就越不安全。
想到这儿,李鸿堉突然便想起了老吉这个老司机,立马便转身走到正在清理卡车引擎盖的老吉身后,问道:“老吉,前面的路被小鬼子炸了个大坑,卡车过不去,你有什么事儿办法能让卡车快点过去吗?”
老吉回过头来,不假思索便说道:“要么把坑填平,要么,就在坑上搭个桥,把车开过去。”
“搭个桥?怎么搭?”李鸿堉疑惑的问道。
老吉也不再多解释什么,直接便去到卡车车斗背后,从车斗上拖出来了一根又细又长的钢板,对李鸿堉说道:“用这个搭,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干的。”
龙泽昆看着这根细长的钢板,惊讶的问道:“就用这么根钢板搭在坑上,车那么大,根本过不去啊?”
老吉淡定的说道:“一边的轮子压着坑边上,另一边的轮子压在这钢板上,就过去了。”
“老吉你确定能行?”李鸿堉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老吉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说着,老吉便和小刘一同抬着这根钢板,往龙泽昆所说的那个大弹坑走了过去。
李鸿堉和龙泽昆等人也紧跟在后面,想要看看老吉究竟能不能只用这么一根钢板,就解决了那么大个弹坑的问题。
到了地方,只见,在公路的正中间,一个直径大约五米左右,深两米的坑,不偏不倚的坐落在那里。
老吉二话不说,和小刘一同,一人抬着那根铁板的一端,直接便将铁板架在了这个大坑上面。
不仅是李鸿堉等人有些惊讶,就连罗英聪和他手底下援华物资运输队的卡车司机们,也对老吉的做法有些不相信。
老吉也不再多去解释什么,架好了钢板,直接便爬上了距离这处弹坑最近的一辆道奇4型卡车,在发动卡车后,直接对着这处弹坑便开了过来。
此时此刻,虽然月光特别明亮,但对于向老吉这样年纪已经有些偏大了的人来说,想要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坐在卡车的驾驶室里,看清公路上那根细长的铁板的位置,还是有些困难的。
看着老吉缓缓的开着卡车,到了这根钢板的端头上,李鸿堉随即便想指挥着老吉,帮助他找准钢板的位置,以免出现意外。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老吉居然根本就不等李鸿堉说出一句帮助他,指挥他的话,也不做任何的停顿,直接便流畅而又准确的将那辆道奇4型卡车右边的车轮,开上了这根细长的钢板。
更让所有人激动不已的是,老吉在将卡车开上钢板后,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踩了踩油门,立马便迅速的按照他所说的办法,一侧的轮胎压着弹坑的一边,另一侧的轮胎压着这根又细又长的钢板,直接便将这辆满载物资的道奇4型卡车,开过了这处弹坑。
“好!好!”见老吉真的把车就这么开了过去,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老吉把车挺稳后,下了车,向大家问道:“弟兄们?怎么样?你们能这么把车开过来吗?”
有可能是因为心中还是有些担心,听老吉这么问,一旁的司机们一个个的都犹豫着,不吱声。
这时,李鸿堉笑了笑,带头说道:“我先来!”说着,李鸿堉便也爬上了一辆满载物资的道奇4型卡车,模仿着老吉刚才的动作,很快便也将卡车沿着这根细长的钢板,开了过去。
罗英聪和龙泽昆见李鸿堉也开了一辆车过去,不等其他司机做出行动,他俩随即便往回走去,不一会儿,便分别将那辆美制4a4“谢尔曼”中型坦克和那辆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1水陆两栖坦克开了过来。
龙泽昆带头,率先将英制“维克斯·卡登·洛伊德”1931水陆两栖坦克按老吉和李鸿堉的方法,压着铁板开过了弹坑,罗英聪也紧随其后的将美制4a4“谢尔曼”中型坦克开了过去。
虽然在他俩将坦克开到弹坑正中间的时候,钢板发出了似乎是承受不住了的“嘎吱”声,但期间始终还是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一旁的司机们见状,立马便有了充足的勇气和信心,老吉和他们的队长都开了过去,甚至是比卡车要笨重无数倍的坦克,都一样的开了过去。
司机们二话不说,便纷纷爬上了各自的道奇4型卡车,一个接着一个的驾驶着各自的卡车,在老吉和李鸿堉两人的指挥和指导下,从这块钢板上,将卡车开过弹坑。
也就用了大约半个多钟头的时间,整个援华物资运输车队剩下的这11辆车,便全都驶过了这处弹坑。
在这期间,黄胜楠怀着无比钦佩的感情,将车队越过这处弹坑的经过,记录在了她的笔记本上,只可惜,由于夜晚光线的问题,她没能用她的相机,拍下这一让人感叹援华物资运输车队司机们精湛的驾驶技术的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