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百日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试所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奶奶,孙儿回来了!”少年推开破旧的房门,急切地向屋内望去,“奶奶近来可安好?”

    “是我的子惜孩儿回来了啊?好,一切都好!”龙棉看着面前高她一个头的孙儿,一脸激动地回答。她忙招呼子惜卸下行囊坐在床榻,子惜过去扶着祖母靠在床檐。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中都长安距此五千余里,龙棉仔细打量着几月不见的孙儿,询问着路上的各种见闻,嘴里直念叨着诸如“好”“我的孙儿长大了”之类的话。

    男儿有志在四方,终究有根在故房,与奶奶聊了几句后,欧阳子惜环顾四周,便不停地扫视屋内,即便这屋中只有十余年不变的一桌、一床与几把小凳子。

    恍惚之间,欧阳子惜想起了儿童时代的自己,那时的他还可以在慈祥的祖母的陪伴下站在小凳子之上爬大桌子。时光飞逝,岁月荏苒,自己已从当初的小不点长成了如今七尺之躯的大个,他记忆中那曾经笑容满面的奶奶现在却已经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当时当刻,那种人生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潮水一般涌上心头,望着满面沧桑、颓然老矣的祖母,看着十年朴素、身无长物的自己,在这空寂寂也幽冷冷的房间里,欧阳子惜的心头愈发酸楚了……

    几个月前,当欧阳子惜求婚失败,颖家将他赶出府门时,欧阳子惜便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当着颖儿父亲的面牵上颖儿的手,堂堂正正地娶她为妻。他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地位,方能真正扬眉吐气,方能有真正的物质条件许颖儿一生幸福。欧阳子惜深切地明白或者说坚定这样一个道理——凭借自己的普通家境以及一直以来在这种环境中所养成的朴实处事习惯加之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欧阳子惜想要真的出人头地,只能依靠这一腔文才。

    离开颖儿这半个月来,欧阳子惜边往家乡赶边顺路寻访各诗词大家,他希望自己可以得到一些名家的赏识,这样便能够跳过城试和界试,直接前往长安参加域试。毕竟,九州之域分北境、南湘、西域、中都,未知极五界,除未知极外,其余四界各有小城池无数;九州之外,又有茫茫东海,有峨峨雪苍诸峰,雪峰之外,小国林立,每年六月的大试,除了九州本土的考生,通常还会有许多外来人。晟朝为了方便选才,通常会举行两次域试,一次主要便是招收外来人,称为小域试。本朝的大试,断然不能让外人尽出风头,参加这次域试的,自然还会有一些事先便由各城各界推举上来的才子,让这些人和外来者较量,可彰显晟朝雄风,震慑外族。

    欧阳子惜的对各大名家的拜访,一是想走捷径得到举荐,更快见到颖儿;二是如在大域试夺魁后趁进宫时向皇上请愿,这条路未必保险,只有在小域试时,于万国宾客面前拔得头筹再向皇帝开口求人,方可确保万无一失;这第三点,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大域试,参考考生何其之多,百千城池,数万考生,这里头多少人想要混水摸鱼,即便如今在晟则治下政策清明,但也难保这其中会有一些贪官污吏趁机大发横财,像欧阳子惜这种无权无势的穷儒,极有可能便会成为他人暴利的牺牲品。

    因此,欧阳子惜的所想所做,绝对算不上投机取巧,相反,这里头正好体现出他的一份智慧。然而这并不能算真的智慧,这只是一点小聪明,许多人也有的小聪明——他在长安拜访各大名家时,有数不清的人也在排着队,这里头甚至还有不少富商大贾家的孩子,他们不但想要大域试的机会,就连小域试也不想放过。各大名家也是人,一个个排好队,我有的是金子赚,何必以才见人自堵财路?况且谁又能证明你欧阳子惜就一定是大才子?我不偏私,推荐人唯才取,但是我有先来后到的规矩,谁又能反驳什么?

    欧阳子惜没有时间排队等待,引荐这条路,便断了。他带着满腹的郁闷回到家,如今,看着破败的房屋,望着衰弱的祖母,想着在远方等待着他的他心爱的人,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

    眼见子惜表现沉默,神色凝淤,龙棉微微轻叹,旋即一声轻笑将叹息声掩过,温声道:“子惜呀,奶奶已有许久未曾出去走走了,今日这春光正好,你既然也回来了,就陪奶奶到镇上去走走,散散心,同时买些食材,奶奶也好下厨为你接风洗尘呐!”

    龙棉微笑着看着欧阳子惜,说是自己去散散心,实则是要转转孙儿的心绪,让他从一些事情当中走出来。

    欧阳子惜并未体会到奶奶的深意,他现在的灵魂还在一个多月前的颖府里未曾回转。但既然祖母已开口要求,子惜也只好托着疲惫的身躯随她出门……

    龙棉祖孙二人行在镇上,听着一声声卖烧饼的吆喝,龙棉开口说道:“子惜呀,我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烧饼,奶奶也爱吃。那时候是十多年前兵荒马乱,家里没有什么钱财,我们祖孙俩口买一个烧饼一人一口是抢着吃啊!”

    说到这里,龙棉叹息了一声,子惜也在心中苦笑,那时候哪里是祖母与他争抢呢?明明是祖母硬抢着要往她孙儿嘴里塞呀!

    “子惜呀,你去替奶奶买两个烧饼来,奶奶一直待在家,已经很久没吃到这美味的烧饼了。”

    欧阳子惜闻言连忙叫住了卖烧饼的伙计,买了四个烧饼,笑着对奶奶说道:“奶奶,我也陪您一起吃。”

    ……

    一天闲逛下来,子惜的神色确实好看了不少,话也变得多了起来,但他眉宇间始终有些化不开的愁绪。同时,感受到自己一天下来的变化,他也渐渐明白了祖母的苦心。

    “奶奶,您觉得颖儿好吗?”子惜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向祖母问出了这句话。他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奶奶,似乎是想要通过她的神情变化来得知她不曾说出口时的真心想法。

    “颖儿姑娘一切都好,可是这男婚女嫁,讲究的是一个门当户对,颖家是将军之家,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是数十年来积累的底蕴与教养使得颖儿与你之间存在着很多差距,你与她,终究还是有许多不合适的。”龙棉像是说道理一样一字一句地说给子惜听。

    接着她又补充说道:“颖儿姑娘天性爱玩,你却习惯沉默,你的心在遥远的未知域界,而颖儿姑娘她似乎只想和你待在一起,真正相处起来,家长里短,是很不容易的。”

    子惜微微摇了摇头表示反驳。

    老人见状微微摇头,继续慢慢地为子惜分析:“这结婚呐,并不只是单单的喜欢,还要考虑其它各个方面,老婆子我这一辈子见惯了太多海誓山盟,最终在现实面前,真正能够患难与共长相厮守的,往往不是那些甜甜蜜蜜的鸳鸯,而是彼此真正合适的人。你和颖儿姑娘,真的不太合适。”

    语罢,她看着欧阳子惜深深叹了一口气。

    欧阳子惜听完顿时急忙辩解,道:“奶奶,什么是真正的合适?没有真正在一起生活有谁知道合不合适?我知道,您是怕孙儿伤心,您刚刚叹气时眉间藏着的那一缕哀伤告诉了孙儿,您是中意颖儿的。”

    当下,欧阳子惜便将在颖府发生的事情以及与颖儿的约定告诉了龙棉。

    ……

    “奶奶,我已经和颖儿约好了三月之后便不惜一切代价带她远走高飞,您从小教导孙儿&039;人无信不立&039;,难道如今孩儿能因为眼前这些困难就弃互相的感情于不顾吗?”

    “奶奶,您放心,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堂堂正正地把颖儿娶进家门,好好伺候您。”

    “奶奶,您放心吧,无论有多难我都不会放弃!”欧阳子惜转身握紧了拳头,低沉而坚定地说道。

    “孩子啊,奶奶的时间,不多了,奶奶剩下的愿望就是想看着你娶妻生子,你既然已经决心要娶颖儿姑娘,接下来,你就好好复习功课吧。”龙棉微微一叹,见孙儿决心已定,便不再劝阻。

    “是,奶奶。”“去吧!”

    ……

    “参见皇后娘娘。”颖儿直直地跪拜下来。

    “快快免礼!”皇后快步走下台阶弯身便将颖儿拉起。“皇后娘娘,您这是?”颖儿感觉皇后娘娘的礼遇着实过了,便抬头惊讶地看着皇后。

    皇后并没有回答颖儿的疑问,她又自顾自地说道:“像,真像!”

    皇后一边说着一边贴近颖儿,拉着她的手便是一阵抚摸……

    颖儿觉得皇后娘娘好生奇怪,一下子就吓得挣脱了皇后的手,急忙退后了几步,“皇后娘娘,不知道您找奴婢有何吩咐?”

    听着颖儿慌张的话语,皇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表现过于热情,于是干咳了一声。

    “没事,颖儿姑娘,本后今天请你来是想问问你在这游凤宫……住得习不习惯?”

    “回皇后娘娘,这里很好,颖儿……非常习惯。”颖儿还是不明所以……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你……你有什么事就和粉衣说,或者你直接找本后也可以。”

    “颖儿明白了,谢谢……皇后娘娘。”颖儿诚惶诚恐……

    “对了颖儿,本后还有一些事情想要问你。”皇后又向颖儿靠近了些。

    “皇后娘娘,您请说。”颖儿边回答边向后挪了几步。

    “颖儿,我想问问你家中可还有些什么人,除了父母,可曾有兄弟姐妹之类的血亲?”

    “回皇后娘娘,奴婢家中只有父母,不曾有什么兄弟姐妹。”颖儿不假思索地摇头答道。

    “噢!”皇后微微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颖儿你身上可曾有过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说胎记?”

    颖儿认真想了想,旋即低下身子,脱去鞋袜,向皇后露出了右脚脚趾头。

    只见颖儿的脚趾甲并不像寻常人那般呈黄色或者白色,她的脚趾甲竟是略显透明的淡紫色。

    “皇后娘娘,颖儿并没有在脚趾甲上涂抹颜料,这趾甲的颜色从颖儿有记忆起便是如此,不知道这算是胎记吗?”

    提起自己的趾甲,颖儿显得没有之前那么紧张,看上去心里更是期待着皇后娘娘能为她解惑。

    ……

    一番询问下来,皇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便催促着颖儿穿好鞋袜。

    “那,颖儿你先回去吧,本后……要就寝了。”皇后的目光有些躲闪。

    “是。”颖儿带着满脑子的疑惑慢慢走出了皇后的寝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