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直奔琼婳房中告知,琼婳大喜,梳妆完毕出厅来,在敖光前跪下道:“谢父王不究之罪。”
敖光扶起琼婳笑道:“我儿眼光犀利,替为父找得乘龙快婿,何罪之有?”将琼婳带到杨戬身边,把琼婳的手交杨戬手中道:“贤婿,婳儿就交给你了。”
杨戬道:“岳父放心,我定不负她。”
琼婳在杨戬旁入席,龙宫里暖意阵阵。
杨戬问起傅重来,敖光等人都道未见来过,杨戬心道:“依三弟脚程,应该早到,定是途中有事。”
这日琼婳想去东海外山走走,杨戬陪了去,到下午,见东海信使报来,说傅重到了,杨戬和琼婳急返龙宫,果见傅重,还带了彩琳。
话说正当杨戬思索如何说起之时,旁边小白道:“傅爷,你还不知道呀,杨公子已和我家公主喜结连理,就差酒席了。”
傅重喜道:“二哥,此话当真?”
杨戬笑道:“二哥理亏,先斩后奏了。”
傅重跑到琼婳面前正儿八经道:“二嫂,傅重失礼了。”
琼婳抿嘴笑道:“就没见过你正经样,我看还是照旧称呼中听。”
傅重道:“是,二嫂。”
众人皆笑,傅重缠着杨戬说故事,杨戬无奈,只好侧繁就简说了大概,中间隐去羞涩之事。
四人说完故事,傅重说起去找东方朔之事道:“此事不可宣,合我两人去,二嫂和琳儿去了突兀。”
杨戬道:“那让婳儿陪琳儿在东海等候消息。”
琼婳道:“好妹妹,这几日便跟姐姐耍一起,等三哥他们完事,自然回来找你。”
彩琳也没玩够,又有琼婳谈心,便道:“我听你们的。”
傅重道:“只是到紫都府得有点表示才行,空手无礼。”
琼婳道:“若是古董玉器字画珠宝,宫里长备。”
傅重道:“此等凡俗入不了帝君法眼。”
彩琳道:“我出来时,师父交给我两样东西,说到东海便将一样予你,你们自有用处。”遂从包袱中取出两玉盒交给傅重。
傅重打开一看,盒中各盛三颗长生枣。
杨戬道:“可是你们说的长生枣?”
傅重喜道:“正是,现在有礼了,长乐老真有先见之明也。”
杨戬道:“琳儿,你是大德无声。”
彩琳笑道:“都是师傅交代,我借花献佛罢了。”
第二天一早,傅重和杨戬离了东海,往东华帝君处来。
两人穿过蓬莱、海瀛、方丈三岛,到了紫府州,早望见东荒紫都府,霞光万道,彩飘飘。洞门七丈外不老松下,有个白袍年轻人正坐石上朗诵诗书,其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杨戬两人早落下来,傅重道:“好个‘若可托天下’”
那人抬头来,眉清目秀,脸庞削长,笑道:“傅兄,别来无恙乎!”
傅重道:“曼倩兄近来安好?此乃我二哥杨戬,原来见过。”
东方朔揖道:“杨大哥,东方朔有礼了。”
杨戬回了,东方朔将书放石上,拉住傅重的手道:“睽违日久,拳念殷殊。今日什么风吹来?”
傅重道:“因二哥这些时日苦闷,我拉他出来散心,第一个想起你来。”
东方朔笑道:“杨大哥有何苦哉?十万天兵都奈何不得,还有事难倒你?”
傅重道:“我二哥心地坦荡,至孝至真劈山救母,谁知华仙子吞了辟火珠化石转世,母子未得半日爱抚。前面养父为人所害,亲父亲兄也未谋一面,纵有通天本事也无济于事。华仙子走时交代找妹妹杨莲,如今也无头绪,想来谢东华帝君与西王母推荐之恩又无礼表,故心中苦闷。今日是我硬拉着过来,多少拜会帝君老爷一次。”
东方朔道:“真个是大患若身乎,见帝君老爷之事小弟引入即可,有何难哉?”
傅重道:“没个拿得出手的东西也不好来,我二哥寻遍山岳河海,近日得了几个稀奇果子,心中尚拿捏不定,我才带他来找你。”
东方朔道:“什么果子?”
杨戬将个玉盒取出打开道:“就几个枣儿,望入帝君老爷眼帘。”
东方朔道:“好大的枣,前次赤松子拿来的火枣也无这般大小,看来杨大哥真是费心了。”
傅重道:“此枣名长生枣,三千年一熟,每次只得三十颗,凡人吃颗百病不侵了道成仙,神仙吃颗能得千年修炼之功。”
东方朔喜道:“真是灵果,未曾吃过,帝君老爷去了易师宫,尚未回来。”
傅重道:“容我们兄弟先耍耍,你脑尖好使,替我二哥想个法子,可顺理成章见到西王母,此枣只保七日,久了便不中吃。”
东方朔道:“先随我入洞,咱三商酌商酌。”
三人到洞府亭中,一会摆设停当,稍稍歇气,就听外面熊吼。
东方朔带杨戬二人迎到洞口,见东华帝君从熊背下来,东方朔道:“老爷,有傅重和杨戬恭迎多时。”
傅重和杨戬急向前施礼,东华帝君笑道:“杨戬,闻你大战天兵天将,未逢对手么?”
杨戬道:“弟子鲁莽,胡打一气,众人不识,弟子得了便宜。”
四人入府,东华帝君道:“今日来此何干?”
东方朔打开玉盒递上道:“杨大哥感老爷玉成之恩无以为报,花费心思寻来几颗灵枣,今日特地孝敬来了。”
东华帝君一看,乐道:“此是南极仙翁说的长生枣乎?”
东方朔道:“老爷真广见洽闻,一语中的。”
东华帝君拣颗吃来,道:“与西王母处的蟠桃比也可说得上是各有千秋,好东西。曼倩,你也吃个试试。”
东方朔道:“谢老爷赏赐。”也拣了颗吃来,称不绝口道:“亏杨大哥有心,我听说杨大哥自上次下棋输给老爷,这些年还念念不忘,浸心棋盘,一心想向老爷再讨教一回,可有此事?”
杨戬道:“东方小哥耳通八方,一览了然。”
东华帝君喜道:“竟有此事,曼倩,赶紧摆上。”
东方朔道:“弟子早已摆好,只等老爷点头了。”
东华帝君道:“还等什么,辛老怪好久不来,我棋艺都荒了,难得还有人记得我会下棋。”
东华帝君和杨戬双双坐下,开始对弈,杨戬执黑,东华帝君执白。
第一局,一百五十多手时,东华帝君投子告负。
东方朔连呼:“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老爷久搁棋盘,再来。”
第二局,杨戬在形势大好下出了漏子,被东华帝君翻盘。
东方朔叫道:“俗话说得好,老虎不发威你当是病猫,老爷回过神来了。”
傅重也在旁替杨戬惋惜不已。
第三局,两人胶着不下,目数相近,直到两百八十多手才结束,点下来杨戬输一子。
东方朔喜道:“俗话说得好,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老爷精算,他人难及也。”
傅重也道:“想我师父也难赢,原来东老爷老有留手。”
杨戬起身道:“弟子还去多修几年再来讨教。”
东华帝君喜笑颜开道:“你有如此棋艺已经不易,他日必是老夫劲敌。”
东方朔道:“另禀老爷,杨大哥来时备了两份枣儿,还有一份想孝敬西王母的,却不敢冒然前去,又恐久了枣儿坏废,还请老爷示下。”
东华帝君道:“难得这份心,西王母得知也必欣慰,待会我便要去西昆仑,你随我去吧。”
杨戬道:“谢老爷提携。”
东华帝君道:“我去看完几卷再来唤你。”遂进书房去了。
杨戬和傅重都高兴起来,连夸东方朔有办法,东方朔笑道:“就因主意多爱捣乱,玉帝才遣我到紫府州来。”
傅重道:“你都用在正道侠义上,非捣乱乎。”
东方朔笑道:“不是我胡诌乱傍,到哪偷点宝物盗几颗丹之类的,也是拿手的很呢。”
三人笑笑停停。
一会,东华帝君出来道:“杨戬,走吧。”
东方朔道:“容我去唤黑熊大哥。”
帝君道:“今日就不骑他了,让他也歇一次。”
傅重道:“二哥,我留此陪东方朔,你完事后回来找我。”
杨戬点头示意,跟着东华帝君起往西昆仑来。
东华帝君道:“到西王母处,话可直说,只不可轻数天庭之过。”
杨戬道:“弟子记下了。”
到了西昆仑,杨戬此次看得全景,与上次落魄之态又不一样:昆仑高,高过天,挂山腰,雾游峰脚。昆仑峻,峻如渊,山倾压天,崖陡无涧。劲松古柏争雄,瑶花仙草竟放。麒麟玉兔溜足,青鸾彩凤比舞。
两人来到玉清宫前,看门两仙女给东华帝君行礼,东华帝君道:“西王母可在?”
一人道:“王母正等帝君,吩咐小的见帝君老爷来便请进殿。”
东华帝君领杨戬直入太真殿,华林、媚兰在门旁候着,西王母坐正中高席,左席坐一人,头戴冕旒,面色紫金,胡须长过腰带,着金银红蓝紫白黄七色龙凤袍,正与西王母说话。
东华帝君施礼道:“见过西王母,青帝。”
杨戬心道:“左边是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了。”也向前施礼道:“弟子杨戬,拜见西王母,拜见太乙救苦天尊。”
西王母笑道:“杨戬,你见过太乙天尊?”
杨戬道:“未曾见过,刚才听帝君老爷称呼斗胆猜的。”
西王母得意的看看左席那人,此人正是青华大帝太乙十方救苦天尊,微笑道:“真是神中神,龙中龙。”
西王母招呼东华帝君入了右席,东华帝君道:“杨戬孝心有加,不忘西王母再生之德,许久想来谢恩,只是未得其便,我见他一片赤诚,今日带来见见。”
杨戬道:“王母对弟子恩深似海,杨戬日夜思报未得其门,这几日觅得两个山果,心中忐忑前来拜谢。”说完取出玉盒打开,高捧在前。
西王母道:“取来。”
门旁华林走过来与杨戬打个招呼,接了盒子送到西王母席上,西王母“咦”的一声,道:“这枣未曾见过,前时听南极仙翁说起,人间清涧山浮观有后天灵根,名长生枣,也是难得宝贝,不知是么?”
东华帝君道:“王母见多识广,言无不中,正是那长生枣,三千年一熟,每次只得三十颗。”
西王母道:“太乙天尊口福不浅,老身今日倒要尝尝鲜了。”说完取颗吃来,华林端盘到太乙天尊席上,太乙天尊也取颗吃了,华林端到东华帝君处,东华帝君笑道:“我已抢先尝了,不然也不敢带他来。”
西王母、太乙天尊皆笑,用完枣,西王母道:“果然好物,与我园中蟠桃比,也是各有所长。”
太乙天尊道:“亏杨戬一片孝心,难怪王母护你,上次你战退天兵天将,也是多亏王母说话,不然玉帝怎会干休。”
杨戬道:“王母之恩,杨戬虽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西王母笑道:“天尊言过其实,老身上岁数喜啰嗦几句,哪有什么大恩情?杨戬,你得留心,以后不好轻犯,外人只晓玉帝是你舅舅,到时他颜面无光天威遮灰。”
杨戬道:“弟子识得,有一事弟子不知何处,想请王母指点迷津。”
西王母道:“说来。”
杨戬道:“母亲去世时,叮嘱我定要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杨莲,为安她心,我只好答应下来,如今毫无头绪,感愧对先母,寝食难安。”
西王母道:“是这事,天尊,木公,你们也说说。”
太乙天尊道:“骨肉见面天经地义,华仙子犯事时,杨戬和杨莲都年幼无知,不应累及。”
东华帝君道:“青帝之言极是。”
西王母道:“当年玉帝将你妹妹送到我处,因瑶姬乃我侍女,故我不好收她。又逢南海观世音菩萨到天庭走动,玉帝便交他安排,后来之事我也知之不详,既然天尊和木公都说合理,你去中傲仰洲的骊山走一趟,或有头绪。”
杨戬叩谢。
西王母对媚兰道:“引他去吧。”
杨戬辞了西王母三人,跟媚兰出玉清宫来。
见杨戬去了,西王母道:“我点出去处,不会害他惹祸吧,黎山老母可不是杨戬能对付的,说不好他要吃些苦头。”
太乙天尊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如物。我观杨戬习得八九玄功后,已肉体成圣,非一般八九玄功之神可比。黎山老母本高雅上仙,哪会跟他计较,便是翻脸也只是教教他,定不会为难。”
东华帝君道:“青帝之言有理,况且还有个傅重,黎山老母困了他们,辛老道和庄老道不会坐视不理,王母自可宽心。”
西王母笑道:“我忘了这一茬,真杞人忧天了。”
话说杨戬随媚兰快到门口,见四处无人,媚兰道:“杨戬,那骊山中有尊神名‘黎山老母’,来头不小,你见了不可放肆,她法力广大,便是观世音菩萨见了也敬三分,闻她吃软不吃硬,你花点心思。”。
杨戬喜道:“多谢兰姨提醒,杨戬记下了。”
媚兰笑道:“好快的嘴,路上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