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遂起空中,见一道光往东去了,便起赶来,才几里路便到一河上,见那光砸入水中不见。
众草怪跟来道:“此是灌江口了。”
杨戬放眼一观,果是三水汇流之所,河宽百里,混混沄沄,遂道:“那武圣大王入水去了,我去寻他,你等在岸上相候,以免他逃脱。”
众草怪道:“武圣大王乃水中精怪,你去水中恐要吃亏”
杨戬道:“抓鱼要下水,伐木要如林。不历险苦哪降得妖魔。”
众草怪道:“老爷教的是,小的们听令。”
杨戬入水,那水让出路来,心喜:“辟水珠当真好使。”也不用捏避水诀,一路向下,早见那水府,到门口见石刻:武圣灌江府。杨戬暗笑:“这魔头好大口气,依此说来是有多处府第了。”便向前砸门叫阵,看门的旗鱼精赶紧入府报告。
却说武圣大王回来后正呆内府气恼,跟几个亲信发怨道:“今日炉子翻身,遇一硬手,差点回不来。”
鲅鱼精道:“大王最近没结下什么梁子呀。”
武圣大王道:“定是那杨家村人传事,他听后眼红便来出头,想担个好名声。”
鲫鱼精道:“大王可知那对头来历?”
武圣大王道:“便是那劈山救母大战十万天兵的杨戬。”
却见守门旗鱼精惊慌失措跑进来道:“大王,不好了,外面来个俊面壮汉叫战,直呼你名。”
“这杨戬也太不省人事,竟然赶上门来,欺人忒甚!”武圣大王怒形于色,起身披挂,拿了兵器,带伙小妖出府来。
府门大开,几十个鲅、鲫、鲌、鲤、旗、龟、虾、蟹精各执刀枪棍棒一拥而出,中间现出武圣大王:头戴水磨银铁盔,身贯熟铁银鳞甲,足下虎头镔铁靴,腰束锦丝五股虎蛮带,手握一杆混钢禹王槊。
武圣大王叫道:“杨戬,你好不知趣,坏了我的香火还欺上门来,便是玉帝外甥,你手也伸的太长了。”
听此言,杨戬怒气暗生,喝道:“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你这厮成道何必害人,还偷了禹王老爷兵器,着实罪不容诛。”
武圣大王切齿道:“刚才我去的急,忘带兵器,如今是你到我府前逞威,就是天王老子我也不认。”说完混钢禹王槊朝杨戬戳来。
杨戬亮出三尖双刃枪,两人战成一团:那武圣,武艺高强槊有名;这杨戬,双臂神力敌千钧。槊来槊去震江流,枪挑枪刺抖精怪。他说“你无休止抱不平”,我道“你害儿婴太缺德”。槊举枪架争高下,刃扫槊格拼快慢。坏了那‘鱼龙蟹虾齐翻腾’,喜得这‘江水跳出百丈高’。
这场恶战打过两百回合,整条江水都被两人兵器带动,武圣大王没想到杨戬水中。功夫丝毫不差,越战越惊,杨戬恨他提起家事,愈战愈勇,一会两人打出水面打到空中。
武圣大王吼道:“你有胆与我赤手空拳水中一战?”
杨戬道:“有何不敢。”
武圣大王丢了禹王槊,杨戬枪一扔,两人打入水中。
到了水里,杨戬暗收了三尖双刃枪,双方交手十几个回合,武圣大王忽然崩断盔甲,现出原身:体长十丈,狼头狮身,龙爪马尾,凶恶无比,血盆大口一张将杨戬咬住,两口便囫囵吞下。
那群小妖见杨戬被吞,都大鼓大擂迎武圣大王回府,武圣大王还化成人样,在众人拥捧下回到府中,心中刚高兴一会,又暗自纳闷起来,这杨戬偌大个身躯,竟化飞快,肚中自觉空空。
话说杨戬见武圣大王现了原身张口咬来,心道:“我的儿,原来是要吃你爷爷。”也不闪避,任他一口吞了,到了武圣大王肚里,暗道:“现在你是我娘,待会我是你爷。”是折腾一阵还是破背而出,杨戬嘀咕不定。
就听外面鲤鱼精叫道:“连战退十万天兵天将的杨戬也成大王口粮,这话传出去,以后看谁还敢上门挑战,杨家村每年供奉翻一倍也打不住了。”
众人皆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之声,然见武圣大王不喜,虾婆道:“大王得此大功,为何不见你喜色?”
武圣大王道:“你等不知,平日吃人多少要些时辰方感肚空,便是一小孩也要两柱香功夫,今日古怪,这杨戬入了肚中便似不见,如今我肚中无物,甚是不解。”
鲅鱼精道:“想是那杨戬吓破了胆,全身软瘫化得快,此刻已成肥料了。”
杨戬听到此处便冷笑道:“快了快了,还有一杯茶功夫。”
众人吓了一跳,鲤鱼精道:“大王,那杨戬好像在你肚中说话。”
众人不语,静心再听,杨戬道:“好个畜生,竟敢吃你爷爷,弄得爷爷一身酸水,看你杨爷爷如何抖净这身赃污。”说完在武圣大王肚中跳来踩去。
武圣大王疼痛难禁,倒在地上翻来滚去,大声道:“杨爷爷,杨祖宗,饶了我吧,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尊威,还请饶我小命。”
杨戬也不理睬,只是翻腾跳蹬,武圣大王疼的现了原形,最后筋软骨酥瘫在地上。
众鱼精都远远躲避,哪敢出声。杨戬见武圣大王连求饶的声音也没了,知他已精疲力竭,便道:“你是要破背出,还是口中出?”
武圣大王吃力道:“大神饶命,自是口中出。”
杨戬道:“你出水面,找岸边的草人。”
武圣大王无奈,只好拼力起来,出水府浮出水面,见草人都立在岸边,便道:“已到岸边,他们都在。”
杨戬道:“你上岸,把口张开,我自出来。”
草怪们见一巨兽冒水出来,本已大吃一惊,又听杨戬在巨兽肚中说话更是惊讶,俱让出道来。
武圣大王到了岸上,把嘴一张道:“已到岸上,恭请大仙。”
杨戬沿食道到了嘴里,心道:“这畜生说不定阴我,我虽不怕,也不能不防。”便起在咽喉口,将三尖双刃枪探在那武圣大王牙上。武圣大王上下牙猛咬一口,恨不得将杨戬咬成肉泥,却“咔嚓”一声崩断一颗牙。
武圣大王知上当,立道:“杨爷爷,你如何戏耍小的?拿石头装人,我以为你出来了,所以急着合嘴。”
杨戬已晓他狡黠,若一枪结果了它,又恐死无对证,附近村民心中难安,遂心生一计,将个手指在他咽喉处变个带刺的栓带根绳,用手挠挠那咽喉,武圣大王忍不住一个喷嚏,杨戬从他鼻孔中飞出来,现身站在地上。武圣大王回头便跑,杨戬手中绳子一牵,咽喉口的栓刺刺入肉中,武圣大王痛入心脾,卧倒在地。
“竟敢阴我,教你识得爷爷厉害。”杨戬手上再使力,武圣大王乖乖到了跟前,杨戬一跃而上,一把抓了鬃毛,三尖双刃枪搁其颈上,收了手绳道:“随我去杨家庙。”
武圣大王知无法挣扎,只好负着杨戬腾往杨家庙来,草怪们暗中叹服,各自欢喜,尾随而来。
到杨家庙,杨戬正欲下落,却见远处飘来一片祥,现出四人:前面一人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着龙凤纹紫金袍,系七彩攒丝紫玉带,脚蹬青天紫靴,面如紫玉,威严高贵;旁边有个小童;后跟两人,天将打扮,满服盔甲,手执金锏金鞭。
中间那人道:“杨戬小友,可饶了这畜生?”
杨戬单手施礼道:“来者可是紫微大帝?”
小童道:“此正是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杨戬学道时,听师父说起过天界仙辈,比如三清四御五老等,平常模样也有谈及,今日一见便猜出对方身份。
后面众草怪急忙施礼,杨戬道:“晚辈失礼了,因恐它跑了不好放手。”
紫微大帝笑道:“饕餮,如杨戬饶你,你可愿息黥补劓?”
武圣大王道:“小的全听大帝爷爷调遣。”
杨戬道:“他是上古神兽‘饕餮’?”
紫微大帝道:“正是。”
杨戬道:“这饕餮凶残无比,骗吃儿婴,不可轻饶。”
紫微大帝道:“这畜生虽贪吃无厌,却能防水防灾。北海有个缺口,到了讯期常发水灾,有它可解此危。它虽伤几人,但日后可救万千,此小彼大也。前时我忙于他事无暇寻他,今日算来它在此处便前来收他,没想到你快我一步。”
杨戬道:“唯恐它出尔反尔,日后反复。”
紫微大帝从袖里拿出一张小锦网布抛在饕餮身上,锦网布瞬间伸张,像给饕餮穿了件紫彩布制盔甲。紫微大帝道:“此乃‘紫微神布甲’,穿上后贴身长肉,无解语便不能脱。穿了此甲它便不能变化,每走一步增重十万斤,就让它好好守护那北海缺口吧。”
杨戬收枪跳下,大喜道:“只是他危害此间久矣,定要现身给个说法,不然众怒难平,百姓依然会惶惶不可终日。”
紫微大帝道:“我留紫儿在此,你完功后交他便可。”
遂留了小童,紫微大帝三人去了。
杨戬道:“紫儿,你是空中候着还是随我下去?”
紫儿道:“我留空中,世间不宜多见。”
杨戬重新骑上饕餮,落在杨家庙前。
已是晌午时分。
庙周躲着不少百姓探视情况,忽见一人骑只巨兽从天而降,接着是上千草人跟着落下,都屏声止气哪敢动弹,杨戬一眼望见远处的杨单魈,叫道:“单魈兄弟,我把武圣大王抓回来了,快叫乡亲们过来认认。”
杨单魈壮起胆子道:“真是杨兄弟,走,过去看看。”
其他村民都不敢靠近,杨单魈慢慢走了过来,杨戬一拍饕餮额头道:“还不招来?”
饕餮叫道:“众位乡亲,我便是灌江口武圣大王,平日昧心害了不少生灵,今日得杨戬爷爷擒住,特来认罪。”
听得声音,有许多人识得,众村民陆续靠了上来,那些失去小孩的父母叫嚷起来,好些人都回村唤弟呼兄,一齐跑来要杀了饕餮雪恨,却又不敢靠近,骂声、哭声、愤怒声……汇成一片。
千个草怪也跪地认错,杨戬知众人心中怒火一时难平,出声叫道:“老乡们,听我一言。”
众人随即安静下来,杨戬将饕餮胁迫草怪害人和紫微大帝的安排说了,接着道:“这畜生伤天害理,本来要当大伙面手刃了它,以还大家一个公道,但若留它性命,让它去北海堵了缺口,那每年遭水灾淹死的千万人便可得救。望各位深明大义,不因一时气愤而行小人之勇。”
众百姓不语,杨戬道:“空中就是紫微大帝侍从紫儿,可以为证,这饕餮以后再不能为害人间了。”
紫儿听得杨戬之言,只好中现身道:“杨戬所说句句属实,这饕餮等会我便带去北海。”
杨戬与饕餮腾到空中交给紫儿,紫儿从袖中取道符印贴饕餮背甲上,骑上饕餮远去不见。
杨戬落下来,众人如梦初醒,齐跪杨戬面前高叫:“活菩萨呀!”
“杨公子真乃神人也!”
“上天有眼,降此大神来拯救我等呀!”
“杨家祖宗显灵呀,派杨神仙来此。”
……。
杨戬见众人如此动情,大声道:“我还有要事在身,就此告辞。”说完腾空而起。
上千草怪也随之飞起,皆道:“主人缓步,等等我们。”
杨戬道:“我还有事不便同行,待我完事之后再来会你等。”
众草怪道:“此间百姓定难容得我们。”
杨戬道:“我去帮你们求个情吧。”
那数千百姓正惊望空中,见杨戬重回,都欢呼出声。
杨戬道:“请各位老乡恕了这些草人,他们已答应改过自新,就容他们暂留此处替大家守庙,改日我再来将他们带走。若他们背义负信,行有不轨,等我回来定重重惩处。”
众草怪道:“我等定改邪归正,言信行果。”。
杨单魈起头大声叫道:“我们都听杨大侠的,对不对?”
众人皆应,杨戬恐多延误事,便腾空去了,那草怪、众人皆跪拜目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