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判官便到后面司房里去了,一会捧出十几本簿子出来,阎罗王翻到傅家岙处,写着:林氏,名曾绶;寿:四十九岁,元神早。泄而终。
阎罗王道:“你母现寿数几何?”
傅重道:“四十有七。”
阎罗王道:“那还剩两载。”
傅重道:“还请阎罗王开恩。”
阎罗王道:“看你甚是通变识时务,便着你母增五岁吧,你去修成五十四。”
傅重道:“还请阎罗王多多慈悲,多赠几岁,改日小的再来拜谢。”
判官笑道:“就你这点人事还磨磨唧唧,现在都是看你有孝心,大王才法外开恩,大发善心让我等抹黑,暗中还担官司风险,快谢恩去了。”
“大王圣明。”傅重再拿出五锭金子递了上去。
阎罗王道:“再给你加五年,一共十年好了。”
傅重道:“小的定在阳间多做善事广积德财,多来孝敬大王,还望请大王让我母过了鲐背之年。”
判官脸一沉道:“真纠缠不休不知轻重,就这点孝敬,改日再来吧,给的十年已是天大恩惠,赶紧去了,给人看到是要我们对簿公堂乎。”
傅重恳求道:“还请大王大德开恩,多给十年吧,难得小的费神来一次。”
“真个罗里吧嗦,要不人事还你,我们也懒得管此屡生恶梦之事。”阎罗王说完,要判官将金锭还给傅重,起身要走。
杨戬从小嫉恶若仇,自小鬼收人事便心中有忿,现看阎罗王行事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且贪得无厌,遂喝道:“今日改了大家安好,不然你等休得完身。”说完就要上台,下面几个小鬼前来拉扯阻挡。
判官笑道:“好个不当人子的小儿,此地府宝殿由不得你来大呼小叫,给我锁了听候发审。”
杨戬手中一使劲,把拉扯的几个小鬼甩飞出去,惯个脑浆迸裂骨架散了,纷摊地上成了肉。团。判官、阎罗王见了魂惊魄落大喊起来,余下几个小鬼抓紧逃了。
杨戬一步上去拽住阎罗王道:“改是不改?”
阎罗王肉抖心惊道:“上仙饶命,改改改。”
傅重见事已撩开,也上去揪住判官道:“如何改?好生说来。”
判官瞟了阎罗王一眼,道:“划去原来寿数,在旁边注释新数便可。”
“你若要步人后尘,休怪我等不讲情面。”傅重往地上几个团状小鬼一指。
判官道:“见得见得,马上改马上改。”
傅重道:“如何无斧凿痕想必不要我说吧,阎罗王的位置很多人都瞅着呢。”
阎罗王道:“是是是,还不快去拿药水来?”
傅重放了判官,那判官一溜烟跑进内室去了。
此时,门外进来九个冥王,得逃出去的小鬼报信,带数十个青面獠牙鬼差赶来了,秦广王道:“何方大神敢来闹我冥府,留下名来。”
杨戬冷笑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杨戬是也。”
那十王。震住,楚江王道:“你真是那劈山救母、大战十万天兵之杨戬?”
杨戬道:“真人不说假话。”
泰山王道:“上仙驾临,还乞恕罪,不知幽冥哪里得罪大神,惹上仙发怒动武。”
杨戬道:“我兄弟好声好气来请你们帮点忙,谁知尔等不知好歹,非要我们使出手段。”
宋帝王道:“上仙有事尽管吩咐,我等自当照办,何必大动干戈。”
阎罗王也连声道:“那是那是,恕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杨戬道:“我三弟过来看看母亲阳寿,想请几位大王估量估量。”
下面九王一听,交换脸色,仵官王手一挥道:“你等在外守候,没我们命令谁也不许进来。”
那数十个小鬼便退了出去,闭门在外守候,都市王道:“大水冲了龙王庙,都是自家人,上仙想给如何寿数。”
杨戬道:“三弟,你看如何定?”
傅重翻看那傅家岙生死薄,果然母亲林曾绶的寿数写的是四十九;父亲傅灶仕的是二十五岁,被虎食。爷爷傅有善,写的是九十三;奶奶傅宛黛,写的是九十一。
傅重道:“是不是涂了薄上寿数,便长生不死。”
平等王道:“非也,三界五行中,只有仙神可跳出轮回,世人这里没了寿数,可能随时因事逝去,然后再会补入这生死薄。”
杨戬道:“那写五百岁好了。”
转轮王道:“长寿虽好,但万万不妥,世间常人寿数三百以内较合天理,不然哪日南极长生大帝查阅一眼便知端的,落个此地无银三百两,我等也难交差。”
傅重道:“那将我爷爷奶奶各加两百,母亲写成二百九十五好了。”
阎罗王道:“如此妥,如此妥,都是世间长寿星,那判官怎么还不出来?”
“小的来了,药水少了不好找。”原来他见九王带人进来,便躲在门后静观其变,听到阎罗王呼唤,赶紧出来。
阎罗王道:“还不照上仙的意思办?磨蹭什么?”
判官跑上堂来,拿一小瓷瓶,从袖中取出一支短笔,将笔蘸了瓶中几滴无色粘液,涂在生死薄傅重家人那几条上,道:“上仙稍等,就好就好。”
杨戬道:“此是何物?”
判官道:“此乃小的们精心炼制的灵液,可将书簿上的五颜六色化为乌有,称之为‘魔白灵’”话音未落,那书簿上原有字迹便春梦无痕。
阎罗王道:“啰嗦些什么,还不快按大神吩咐写上。”
“是是是。”判官从案上取了笔,蘸了墨,给傅有善写了两百九十三、傅宛黛两百九十一、林曾绶两百九十五。
忽听后面有人道:“汝等干得好事,看菩萨、天庭处如何交代?”
此言唬得十王魂飞胆战,回头一看却是谛听,谛听早闪眼色给杨戬,杨戬心领神会。
楚江王道:“谛听兄,我等也是无奈,阎罗王乃自家兄弟,不可不救,还望略迹原心多多包涵。”
谛听哎声道:“我也知你们是哑子托梦,算了,此事我当不知。”
十王大喜道:“果是灵兽,深谙人心。”
谛听道:“那上面的可是杨戬?”
杨戬道:“正是。”
谛听道:“十位大王,华仙子今日就要转世,何不再送个顺风人情,让他母子见上一面?”
转轮王道:“额,差点忘了,望大神饶恕,我等立带你去见。”
“快快前面引路,饶尔等不死。”杨戬大喜若狂,遂放了阎罗王。
冥府十王都知杨戬乃玉帝外甥,劈山救母、战退十万天兵,神通无敌。又闻玉帝不了了之,哪还敢说个不字?
十王个个栗栗危惧,兢兢业业陪杨戬两人去六道轮回之所。众人一路往东,过了数个小城,却见前面有座高山,阴缭绕迷雾悬空,细看整座山却是巨石一块。
转轮王道:“前面是沃石阴山,过了此山便是六道轮回之所了。”
数人上山来,此山:崎岖凹凸,悬崖峭壁。阴风煞煞,黑雾漫漫。山无花草,洞中皆魍魉鬼魅;岭少鸟兽,涧里隐魂怪魔妖。有声渗催命,闻音阴勾魂。
有十王相伴,那阴山之物自然不敢靠近,杨戬道:“这山甚奇,看是一块巨石。”
转轮王道:“大神所见极是,沃石下方圆几千里,有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热恼大地狱、大热恼大地狱、阿鼻大地狱等,专门惩治那些在世上损人利己、欺凌弱小、残害善良、忘恩负义、大逆不孝、生性好杀、虐待畜牲、谋财害命、挑拨是非、制造血案,丧心害人等违背天理纲常之人。”
一行人过了沃石阴山,见一伙鬼卒各执幢幡跪在路边道:“轮回使者前来迎接。”
转轮王道:“华仙子过去多久了?”
小鬼道:“刚刚过去,要到桥上了。”
转轮王道:“你等先去叫住,说有故人来探,望说上几句。”
那小鬼们如风去了,一会,见前面有城,城上写着:五浊轮转藏。
转轮王道:“此乃小神日常公干之处。”
其他九王道:“大神,我等身上还有公务,就此留步,有何吩咐,请转轮王告知。”
杨戬道:“多谢成全。”
那九王各自回去,转轮王带杨戬等入城到了一处,前面凌空再无去路,凭空从左到右有金、银、玉、石、木、还有一座桥却不知是何所造。
杨戬早见金桥那头一人拿着一幡在前,华仙子在后,大叫道:“母亲留步,孩儿来也。”
杨戬欲要上桥,转轮王一把拉住道:“大神不可,此桥只有冥府官员和转世之人可入,其他人一入便跳入轮回,仙道俱失。”
华仙子见是杨戬,哭道:“戬儿,你怎么也来了?终究还是难逃毒手。”
杨戬道:“母亲休要伤悲,我乃元神来此见你一面,之后便回。”
华仙子道:“你义兄帮忙说话,得地藏王菩萨和十位冥王照顾,母亲非但不入地狱,反可转世去与你父重聚、白头偕老,你大可落心,定要好生生活。”
杨戬泪崩道:“母亲只管安心去,儿定谨记嘱咐。”
华仙子道:“你妹妹杨莲尚在,望你兄妹重逢,替娘好好照顾她。”
杨戬道:“妹妹在何方?母亲可有她去处?”
华仙子待说,那前面拿引魂幡者道:“不可再逗留,错过转世良机得不偿失。”
仙子无奈下桥入‘六道轮回之所’去了,杨戬惆怅不已,若有所失。
傅重道:“二哥,与其仙子在世间受苦,反不如这般解脱,当务之急是要寻回杨莲。”
两个小鬼捧来刚才傅重拿出的金子,转轮王道:“都是明珠按剑,请大神还拿去。”
傅重道:“无功不受禄,你们终归帮我办了事,当孝敬几位大王吃杯茶。”
转轮王道:“这阴间哪能用阳世之物,都是前番诸人与两位大神乐耍,望饶恕则个。”
傅重道:“想必阳金阴银大王分得清,我们也不想带回去了。”
转轮王依旧推却,杨戬道:“要你拿就拿了,何须拖拖拉拉。”
转轮王不敢再说,使个眼色,小鬼就把金子端走了。
傅重见那六座桥上时不时有人过去,这金、银、玉、石、木桥尚好,独那奈何桥桥窄幽长,桥下怨气逼人,黑浪翻滚,便问道:“转轮王,我听说六座桥都不一样,那奈何桥上都是些什么人?”
转轮王道:“金桥度的都是转世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等大贵大福之人,银桥次之,玉桥再次之,石桥都是小资富民,虽然辛苦,日子却也殷实。木桥度的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日三餐心中担,常有生活困窘、勉强为生之人。独那奈何桥是经各大地狱过来之恶行者,还有转世机会,便要过此桥。桥下河中都是冤鬼孽魂,凶恶无比,度桥落下的便永世不能超生,化为河中恶魂,日夜受罪,度过的都是转世为奴、为禽兽、为猪马牛之类畜生,以偿前世之过。”
傅重道:“尘世之人若知阴间还有此六桥,生活想必又是另一番景象。”。
杨戬道:“转轮王,你且自忙公务去吧,我等看看就去了。”
转轮王告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