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道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修炼法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勇走后,古长青坐在真武大帝神像下,翻开了《五千言》。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五千言》的内容跟古长青在地球时看的别无二致,不过此时再看这部道经,他却有不同的感受。

    仿佛天地间万物之灵都在他的眼前浮现,浩瀚的宇宙中,一股数不清道不明的能量正往他身边靠拢。

    一遍读完,他丹田中的那颗豆大的金丹忽然转了一圈,从中滋生出一道白色的气体。

    气体顺着他的奇经八脉游走周身,而后从他的眉心遁出钻入了手中的木质道箓中。

    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百感交集,冥冥之中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蕴含在木质道柄中。

    他看向木质道箓,心念电转,木质道箓中的一切都被他看穿了。

    此时此刻,木质道箓中已经产生了法力。

    不过,这法力实在太弱,弱的几乎感应不到,如果古长青不是这法力的主人,还真发现不了。

    古长青衡量着木质道箓上的法力,与他脑海中商城中的法力进行对比,很快得出结论。

    如果以脑海中商城法力数值来进行计算,那此时木质道箓中的法力值只有一点。

    古长青摸了摸下巴,有些明白道士法力是如何修炼了。

    道士的法力是通过念诵《五千言》而来,古长青念诵完一遍《五千言》之后,丹田中的金丹就会滋生出法力,而后游走全身,改善他的体质之后,再进入到道箓之中储存。

    以古长青现在的情况,他念诵一遍《五千言》只能产生一点法力。

    他完整且虔诚的念诵《五千言》耗时是半个小时,也就是小半个时辰。

    这是最快的速度了。

    按照地球上一位播音员的朗读时间是每分钟一百八十个字,五千个字就需要二十八分钟。

    古长青在念诵《五千言》的时候还要心无旁骛,且用心虔诚,只花费半个小时算是不错的速度了。

    不过,这样的速度古长青并不是很满意。

    一天总共二十四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他就算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只念诵《五千言》,得到的法力也只有四十八点。

    这实在是太少了。

    古长青不知道其他道士念诵一般《五千言》得到的法力是多少,但他可以肯定绝对比自己要多。

    因为他只是下品道心。

    当然了,这只是猜测而已,古长青觉得有必要找个时间去问一问。

    念诵一遍《五千言》之后,古长青不仅得到了一点法力,而且体质也得到了改善。

    这一遍下来,法力从金丹中滋生,游走周身奇经八脉之后,他觉得全身上下无比舒坦,像是泡了一次热水澡。

    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延年益寿那是肯定的。

    念了两遍《五千言》之后,古长青就停了下来。

    这如乌龟一样增长的法力值看的他实在有些乏味。

    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脑海中的那部《太上忘忧道诀》上。

    这部道经冠有太上之名,又价值三万法力,按照道理来说品阶应该不低。

    如今他已经拥有了道箓,何不试试这经书呢?

    想到就做,古长青开始在心念默默念诵。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

    “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

    “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

    《太上忘忧道诀》通篇只有不到两千字,古长青不到十分钟就念诵完了。

    不过,这一次金丹并没有滋生出法力来。

    “看来这《太上忘忧道诀》还真是说到做到,没有道箓就不能修炼,就连假箓都不行。”

    《太上忘忧道诀》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欲修此道,以箓证之。

    没有真正的道箓,是不能修炼的。

    古长青无可奈何,只能暂时放弃,转头再来念诵《五千言》。

    到了晚上的时候,不算中间休息的时间,他一共念诵了十七遍,木质道箓中的法力值已经变成了十九点。

    这时候,何勇走进了大殿,让古长青去歇息。

    古长青假意推脱了一番,但何勇却坚持,古长青也没有再说,便离开了大殿。

    何勇之所以会如此,恐怕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又怕观主突然回来,因此才如此坚持。

    古长青也不想那么多,礼仪都做到位了,何勇也不能说什么。

    回到房间,古长青倒也没有倒头就睡,修炼了一下午的法力,他此刻正精神百倍。

    他想趁着这个时间,去临摹天道青冥符。

    与那老者说好了是三天后来道观取灵符,今天已经是第二天了,他得加紧速度。

    这天道青冥符不是等闲的灵符,虽然是临摹,但也艰难无比,谁也说不好要临摹几次才能成功。

    吃了几口干粮,古长青就将床铺下的包取了出来,将笔、朱砂、砚台、黄纸都摆在床上,自己则跪坐床前。

    意识进入脑海商城,他再次端详着天道青冥符。

    虽然不是第一次临摹,但他的心情依然是紧张的。

    天道青冥符的符咒一共是一百五十笔,比一般的灵符要多很多笔。

    比如只需两点法力制作的化形符,此符的符咒只有寥寥两笔。

    就算是需要十点法力制作的收鬼符,也只有十笔。

    天道青冥符居然有一百五十笔笔,足见其非比寻常之处。

    其实,从这里古长青就得出了一个规律。

    灵符制作消耗的法力值与其符咒的笔数对等。

    如果是两笔的符咒就只需两点法力,十笔的符咒就需要十点法力。

    天道青冥符一共有一百五十笔,那就要消耗一百五十点法力。

    至于当初为什么消耗了一百七十八笔,那是因为他还不熟悉,临摹过程中有些笔画中多用了法力。

    将天道青冥符的符咒牢牢印在脑子里,古长青就拿起笔,沾了朱砂,开始在黄纸上勾勒起来。

    画灵符每一笔都需要法力灌注的,这可是实打实的消耗,古长青那可怜的法力值,经不得消耗。

    因此,他每一笔下去都慎之又慎。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