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义辩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讨好老太太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挂了电话,盛秋行去酒店前台退房。

    前台的小姐办完了手续,请盛秋行等一等,说是他的朋友离开时有东西留给他,之后就一路小跑,往大堂咖啡厅的那台冰箱的方向冲了过去。

    不一会,她拿了个纸袋回来,交到了盛秋行手上:“就是这个。”

    纸袋上写着“和记饭包”四个大字,还蛮大,拎着沉甸甸。

    在上边放着一张纸,看上去是随手从酒店吧台的顾客意见表上扯下来的,还印着logo呢。

    顾小遥写的字,端庄秀气,看上去与她偶尔的风风火火的个性不大复合。

    她写着:盛律师,我昨天在文山市的一家很有名的店里定了两份饭包,给你留一份尝尝,吃的时候放进微波炉里稍微叮一下就好,酒店就有提供这样的服务。糟糕了,我得赶紧去赶高铁了,回南城再见。

    留言的最下还画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虽然是简笔画,却还灵动有趣,小熊怀抱里捧着一只蜂蜜罐,嘴角流出来幸福的口水,嗯,很符合小吃货的人设。

    盛秋行拎着那只纸袋,离开了酒店。

    一路无言,专注开车。

    终于是赶在开饭前,推开了家里的门。

    老太太快步迎了出来:“很好很好,没有迟到,哼,我可是盯着钟表,一分一分的数着呢。”

    “姥姥,答应了您的事,什么时候爽约没做到了?对自己的孙孙要有信心好吗?”盛秋行把行李箱交给了老太太,她拉着箱子,他轻揽着她,一起往房间里走。

    “就是对你有信心,才会有所期待嘛。”老太太放好东西,转过身来,把盛秋行拎着的纸袋子也接了过去:“和记饭包?这不是新街口的那家名店嘛,听说味道特别棒,排队的人极多,平时非常难买到呢。”

    “您也知道?”盛秋行惊讶的问。

    “昨天打牌的时候,有个最爱逛吃逛吃的老姐妹提起来,说是她有个孝心的孙女,上周回去看她的时候,拎的就是这家的饭包,还说有一款加了龙虾肉的最好吃,另外加了酱肉和鸡腿的也好吃。”

    纸袋拆开,上中下三层饭盒。

    第一层是酱肉饭包。

    第二层是烤鸡腿饭包。

    第三层是大龙虾饭包。

    老太太念叨的过的,一样不少,全摆在那里。

    这下,老太太是更加高兴了,连连的夸奖盛秋行最会办事,买东西也总能买到老人家的心里边去。

    盛秋行看着老太太捧着饭盒去厨房加热,开心的时候走路都带着风呢。

    他很容易就感染到了她的好心情。

    过了一会,老太太宣布开饭。

    桌上果然有几道硬菜,还有三盒饭包,都用鲜美嫩绿的小叶子包裹着,加热过后,绿野融化至透明,散发着一种甜甜的香。

    “挺好吃。”老太太赞不绝口,多夹了好几次。

    盛秋行温柔的看着。

    午饭之后,老太太回房睡觉去了。

    盛秋行来到二楼的卧室,看着电话想了想,还是拨了出去。

    没一会,一个清脆的声音便响了起来:“你好,我是顾小遥。”

    “我是盛秋行。”

    他自报家门,之后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顾小遥那边应该是在跑新闻现场,听着就很忙,周围有很多人在嚷嚷,还有呼啸而过的车子的声音,烟火气十足,就像这个女孩儿惯然带给他的感觉一样,跟个会发光的小太阳似的,带着几分炙烫的温度,永远能第一时间吸引住人的注意力。

    “盛律师,你找我有事吗?是不是周蛾那个案子又发现什么了?”

    见他一直不说话,也没有挂断电话,顾小遥立即急了,脑子里在一瞬间不知道想起了多少个念头。

    “不是工作的事。”他按捺住话语里的不自在,“我是要谢谢你送的和记饭包,味道很好。”

    顾小遥大大的松了口气:“原来是说的这个呀,嗨,我还以为是怎么了呢,那个和记饭包在文山市就很有名啦,你知道我这人一直都很喜欢似乎寻找美食的,前一天晚上去定的,尽管一再恳求一再叮嘱,隔天他们送来酒店的时候,时间还是稍晚了些,差点就接不到呢,我拜托酒店的小姐姐把打包袋存放在冰柜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饭包的美味。”

    盛秋行在办公桌前坐了下来,他本就是务实的个性,不太习惯电话闲聊,也不太喜欢其他人打给他的时候,没完没了的说些与工作无关的废话,以往有人这么做的时候,他会极为不耐烦,三言两语之后,一定是会找个借口挂断,不浪费那个时间。

    但今天这样的一个午后,阳光温暖,令人慵懒,他本也没什么工作计划的安排,便倚站在窗口,眼神落在隔壁的篮球场那边,看着几个小孩子在抢一颗篮球。

    而耳边,顾小遥还在继续说饭包的事,讲口味,讲工艺,讲传承,讲的头头是道。

    她真是个小美食家。

    他也喜欢美食,但仅限于品尝,并不执着。

    顾小遥的话语之间,把他们的爱好归于一类,仿佛是同道中人。

    “盛律师,我是不是又有些滔滔不绝了?打扰到你工作了吧?好了好了,总之就是,什么时候回南城的时候,记得联络噢,有空的时候可以带你再去尝尝几家风味极佳的小店,虽然招牌很少,但名气却很大,都各有特色的,试一试准不会后悔。”

    盛秋行微笑:“好。”

    顾小遥挂断了电话,盛秋行背着手又在窗前看了一会。

    几个小朋友依然还在抢那颗球,合适投篮的机会很多,但真正能投中的就没有了。

    不讲电话了,球赛也就没什么趣味。

    他转身回到了桌边,望着那厚成小山状的资料,终于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与赵正苏约定好了回去上班的时间,那也是赵正苏的最后忍耐期限,一旦时期临近,他必然是要急不可耐的来催促,已经间隔了那么久,赵正苏的忍耐力已到了极限,这一次就算是有再适宜的理由,赵正苏也不会答应批假给他了。

    希望他能运气好一些,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快速的寻找到那个突破的点。

    他坚信,他要找的东西,其实一直都摆在那儿,等待他去发现。

    盛秋行收敛了情绪,打开资料,静静的看了起来。

    ————————

    顾小遥挂断了的电话才想起来系列跟访的事儿,前三期的新闻稿件都已经发到了相关话题里,由于每一期的稿件都是顾小遥跟访当天的所见所闻,不可避免的带了一些个人情绪在其中,她在介绍盛秋行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自己作为旁观者的看法,而顾小遥的情绪表达在字里行间,即使没有多加笔墨渲染,依然有不少读者顺着新闻稿的氛围,不由的义愤填膺起来。

    盛秋行在南城热搜上呆了整整一星期,热度持续不下,把报社的领导给愁坏了,大成律师事务所那边一天三个电话的追,赵正苏拍着桌子发火,说再不给解决就直接送律师函,单枪匹马的顶不住一家报业集团,他组个律师团来讨公道行不行?

    报社的几个领导跟赵正苏都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赵正苏一翻脸,领导们都有点下不来台,这件事毕竟还是报社这边理亏,审核上把关不严,一件小事就被渲染过度,负面情绪无限扩大化了。在南城热搜上挂了那么久,与盛秋行有关的一切,被网友们扒了个底朝天,也就是盛秋行行事谨慎,私人作风严谨,再加上那一连串的亮眼成绩,实打实的是自己拼出来的,偶尔一些案件处理的手法上因为人们的理解不同,还能挑出一丝毛病,其他方面却只能用一句佩服来形容,才没有给盛秋行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目前一切尚可维系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也是赵正苏只停留在口头维权,而没有实打实的真组个律师团杀过来找麻烦的真正原因。

    但盛秋行被挂到南城热搜上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他拒绝去做大成律师事务所推行的公益法律援助活动,他将一对急需要帮助的老农民夫妇拒之门外,且不管对方如何央求,依然严词拒绝,给出的借口还是自己在休假、没时间等等,不算是绝对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理解的理由。

    但其实网友们一直选择性忽略了,律师这个职业,本就是正常打开门来营业,收取费用,提供服务。

    盛秋行当然是有权利选择任何时间休假,更有权利选择去接受或者拒绝,他是不必向任何人做出解释,甚至连大成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劝说,不能强行指责。用一种道德上枷锁,强套在盛秋行的头上,并指责他没有去行善积德,这种理由,完全禁不住推敲。

    时间久了,理性回归,渐渐就有不同的声音,站在了盛秋行的那一边。

    而在这时,顾小遥的系列跟访,给了网友读者们另一个观察的角度,让他们去了一个不一样的盛秋行律师,整个专题的引起的流量关注是相当的不错。

    顾小遥从文山市返回,也只是被几个领导轮流教育了一通,实际上并没有真的给她什么处罚,甚至领导们还鼓励她一定要把这个专题做好、做精,最好是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既给盛秋行正名、宣传,又完美的打造了一个热点与看点并重的新闻事件,为报社带来不错的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