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我做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议定问斩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待得填了些肚子后,召忽精力恢复了大半,他目光扫视一周,见众将领对自己显然已有敬畏诚服之意。

    他心想:“如现在定要立马斩杀这几人,高大夫面前,倒显得我太独断专行,性子刚烈了,何不让他们来开口?”

    念罢,他开口问道:“各位将领,你们认为这些狄人该如何处置?”

    众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各自心想盘算着,其实谁不知道高傒和召忽主意已定?

    于是纷纷建议立马将几人斩首。有的说我大齐子民被狄夷掳掠,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的说除了这几个狄人将领,其他狄人军士应该齐齐问罪;

    还有的说,汤城的司寇署不予受理这人神共愤的案件,应当全部问罪。

    召忽唤来若干甲士,将那狄人将领连同投降的狄人军士全部收监,明日通告全城,于市口全部斩首。

    那四名老媪老翁感激零涕,上前就要下拜,众将赶紧起身拦住。其中带小女孩的那名老翁年过六旬,头发花白,说道:“今日幸得小君子,否则不知何年何月,老儿一家奇冤才能得以昭雪啊。”

    他一面说,一面又拉过自己的孙女,让她下拜叩谢恩人。

    召忽阻拦不住,颇是难为情,众人又是好一番忙活,最后众将打圆场,说夜深了,几名老人孩子才回了家。

    众将忙了一晚,也累得不行,都各自告辞先歇息了。

    大堂中只剩下了高傒,召忽二人。

    高傒道:“小君子,这几个狄将是死有余辜没错了。但是投降的狄人,也尽数问斩,有否不妥?”

    召忽沉吟道:“这关节我是想过的。如若换了是诸夏之国,这样显然不行,太过暴虐,必被诸国群起而讨之。

    可是汤城以北这潞氏狄人一族,对我大齐疆土的狼子野心人尽皆知。

    《周礼》有:‘人以礼敬我,我必更敬之‘;对这等虎狼之人,我认为只有以暴制暴,才能慑服。如果放还了,他们难以知道我们的决心。”

    高傒道:“高某在官场多年,佩服的人极少。小君子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识,且做事并不教条,我是衷心佩服。”

    召忽躬身行礼道:“上卿过奖了。小子不过随口胡诌,有妄言之处,还请上卿海涵。”

    商议停当,二人先行辞别,准备出城回营。

    召忽练武多年,精力充沛,和费倪又去寻祝似熊和甯戚二人。

    城中战乱甫毕,酒肆未营业,那多半就是在营中了。

    二人跨进辕门。夤夜之下,好多人都已歇息,却果见中军大营旁祝似熊的营中还灯火辉煌。

    大喜之下,进得营内,见祝似熊和甯戚犹对坐于正中案几南北,把酒言欢,案旁地上是一地的盛酒否器,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

    甯戚背对寨口,祝似熊坐北朝南,一眼就看到二人进寨,兴高采烈地呼其进账喝酒。

    二人坐定,仿佛侍卫拿了酒器,又多抬了几台否进来,好一阵忙活。

    祝似熊说道:“忽儿,费将军,你们来得正好。我和甯戚将军正喝得痛快呢!事儿办完了吗?”

    召忽将内侍庆携旨强保竖武,狄人抢占民女后其家人进庭喊冤,以及众人一致决定明日斩首狄人将士的事一股脑说了。

    甯戚听得竖武暂时逃得一死,大奇道:“主公何以要将其遣往临淄?这种乱臣贼子,不应该当场问斩,以正天下吗?”

    召忽道:“谁知道呢?也许是主公认为他罪大恶极,要亲自提审,明正典刑吧!”

    甯戚道:“这贼子在原邑宰过世后,每日在府中花天酒地,或用财物,笼络族军重要将领;又纵容手下军士胡作非为。

    国野之人不识真相,想到起码以后不用因缴赋不足而受那充军、城旦之苦,也就忍了。”

    祝似熊道:“是啊。对百姓来说,谁作主都不是第一重要的。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是不能税赋过重,否则何以生存?”

    召忽想:“师傅出自平民阶层,自然是明白这层道理。野外之人,恐怕更惨。看来这农业社会,果然生产力才是关键。以后得想方设法提高,否则生产力低下,百姓永远过的是苦日子,自然国家难以富强。”

    甯戚顿了一顿,又道:“我看透了他的把戏,强忍怨恨,为他鞍前马后办了不少事,逐渐取得信任。

    加上对耕事方面,我自有些心得,他许诺我,事情稳定之后,让我出任汤城三县中的最大的县中司农之职。我呸,谁稀罕?可是表面上我还得装得感恩戴德。

    后来慢慢他交予我管负的职位越来越多,我才得以在昨晚夤夜,偷偷献城,以迎王师。”

    召忽问道:“耕事?能否请将军详细说说,是耕事哪方面?”

    春秋之时文武不分家,有才之将或者大夫往往上马能挥戈打仗,下马能赋诗、弹琴、治国,而当时是农业社会的早期,农事自然是治国的重要内容。

    甯戚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实不相瞒。小将祖上是从鄙野耕农,因识牛有方,得到井老、乡老的重视,后来一步步进得国中为生。是以我家相牛术世代相传,在这方面我倒有些擅长。”

    召忽进一步询问,甯戚讲了一些自己的识牛心得。

    召忽熟读历史,知道虽然上古时期各种珍奇异兽满地跑,牛马更是不缺。

    对交通、军事来说,马自然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同理,这个时代已开始运用牛耕,对于这低下的生产力而言,能挑选或买到好牛耕地,好处也不言而喻

    他对甯戚愈加敬佩,举起铜角,斟满了酒,正色道:“此番不是甯将军高义,我们还不知何日可拿下此贼子,请让我敬你三杯!”

    甯戚倒满了酒,二人喝了。费倪又满敬了他三杯。

    后来又听得狄人强占民女,甯戚和祝似熊顿时拍案而起,愤懑至极。

    待费倪说得小君子和高上卿已下令明日午时将这些狄人军士全部斩首,二人又齐齐喝彩,又约定明日同去市口观刑。

    四人又喝得一会,费倪身子清瘦,首先抵不住,回营睡觉去了。

    召忽来之前甯戚和祝似熊已喝了不少,他未曾习武,不知用内力淡化酒劲,那角器身子高、口又广,如何受得住?

    再喝得几杯,便已有些走不动路了。师徒二人叫来侍卫扶了他下去歇息,召忽也告别师傅,回营睡觉。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