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伐清1719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东进?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康熙六十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天下大乱,先后有汉王、楚王及中兴王并起,对于宁渝而言,他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掌握更多的地盘,扩充复汉军的实力,才能降低变乱带来的阵容。

    在打完关键的长沙一战后,宁渝在长沙进行了短暂的休整,直到六月二十五,才开始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这也是征南都督府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中高层军官列席会议。

    三个师几十名团级以上的军官,挤在一间不甚宽大的屋子里,他们是目前的征南都督府的核心力量,也都是复汉军的后起之秀,就如同他们的上官宁渝一般,这只军官队伍的平均年龄甚至不到三十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年轻气盛。

    “根据楚王府命令,我征南军正式成立,由征南大都督府统辖第一师和第二师以及独立第一师,合计人员两万八千人。目前主要的战略规划方向是湖南、江西以及安徽一带。”董策捧着一本册子,一本正经念道。

    “根据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一师进攻酆陵,消灭剩下的两广清军,随后东进江西,牵制查弼纳的十万清军,令其不敢放心西进。”

    宁渝挥手打断了董策,“我军要尽可能利用运动战术来牵制对方,而不是去跟查弼纳的十万清军硬碰硬,这一战不比长沙,彼时我军有进无退,此时却大可不必,尽量在运动中拉扯查弼纳,我军人少,他们人多,可不能干吃亏的买卖。”

    “谨遵大都督令。”众人齐声答道,他们已经很熟悉宁渝的做事方式,如果需要讨论商量的问题,宁渝往往会征询大家的想法,如果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只有执行,无需讨论。

    运动战对于此时的复汉军并非难以想象的战术,特别是复汉军第一师汇聚了全军的精英,连排级别的军官都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因此有这个条件可以实施更为灵活的战术,以此牵制清军。

    董策继续道:“根据大都督府令,主力第二师将会沿着湘潭、新化以及沅州西进,继而拿下整个湘西,在此阶段务必谨慎行事,以乾州、凤凰为线,至于云贵川等地,暂且不取。”

    (ex){}&/  当日那一仗,几乎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王三只知道自己原本在后方护持着杨琳,前线打得颇为热闹,心里还有些发痒,想着去前线砍些人头立上几个功劳,这朝廷对楚逆的赏格可是颇为丰富,寻常一个楚逆小卒的头颅,都能值上五两白花花的银子。

    可是还未等他向杨琳言明心志,这前线的绿营兵在一番天崩地裂的轰鸣声中,就这么垮了,上万人如同潮水一般向后涌去,不少人在当中直接被踩踏致死,一直等到复汉军的士兵攻上来时,所有人都知道大势已去了。

    后来杨琳见此大败,还想着一死以谢清名,可是王三是知道军规的呀,主帅若死,亲卫皆斩。辛亏他生得机灵,这才抢先将杨琳手上的刀子拍落,随后跟手下的亲卫们一同将杨琳架住,便一路向后跑去,一直跑到株洲,后来害怕复汉军继续追来,又跑到了酆陵。

    带来酆陵以后,杨琳便一卧不起,每日里茶饭不思,一日比一日消瘦了下去,只是时长嘴里念念有词,不过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对不起皇上的话。

    这话并非作伪,对于杨琳而言,当日若是战死长沙城下,恐怕皇帝还会抚慰两句,可如今他逃到了酆陵,这无论是哪一面都捞不着好,还不知有什么罪过等待着他呢。

    说曹操曹操到,忽地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哗声,王三心里不满,走出门外嚷道:“大人正在静卧,你们这群杀才,莫不是想掉脑袋不成?”

    若是寻常,这些人也就跪下磕头赔罪了事,可今日却是奇怪,几名身着锦衣打扮的汉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这些都是生面孔,让王三感觉有些不对。

    “有圣谕到,让杨琳出来接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