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有一处绝妙的所在,唤作天星阁,源于明代盛传的“星野“之说,对应的乃是天上的“长沙星”,处于地势最高的龙伏山颠,向来是百姓前来祈福消灾之地。
只是如今的天星阁中,却迎来了一行特殊人士,正是宁渝以及程之恩、董策以及许成梁等人,趁着天色初好,一路拾阶而上,来到了这天星阁。
宁渝原本对后世大名鼎鼎的天心阁颇为好奇,只是来到了这天星阁才恍然大悟,后世的天心阁是要等到乾隆十一年才兴建的,在这个年头却是没有的,不过宁渝也不以为意,无论是此天心阁还是彼天星阁,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登阁远眺,常常是文人墨士的雅事,宁渝此时想感慨一二,只是再看看左近几人,几无一人懂得此件乐趣,除了每日里记得打打杀杀,便对其他东西不感兴趣的,宁渝想到此时,便住口不言了。
“恭喜汉阳公,恭喜大都督!”众人一起拜贺道,此时大家都知道了复汉军大都督宁忠源称楚王一事,对于诸位而言,亦是值得庆贺的幸事。
“唔,此番我父称王,可是面对的压力反而更大了一些,根据楚王府传来的消息,如今康熙已经率领五万八旗南下,年羹尧率领三万川陕清兵正与我郧阳守军交战,至于那查弼纳的十万绿营,也快到了南昌,大战在即,我军需抓紧行动啊!”
程之恩恭声道:“大都督,我复汉军从武昌方向运解来了一批枪炮弹药等物,再加上我军在长沙的缴获,此番后勤已经无忧,随时可以继续进行战事。”
董策亦高声道:“谨遵大都督令,我军已然建立独立的游击司令部,相关的参谋人员也从各师中抽调完毕,静待大都督命令。”
宁渝点了点头,接着望向了许成梁,只见许成梁黝黑的脸庞上透着几分苦涩的味道。
“禀告大都督,新的一批雏鹰营学兵还没有就位,我军训练上已经遇到了瓶颈。若是没有一批新的骨干力量,怕是部队战斗力会打一定的折扣。”
(ex){}&/ “什么?你叫曾静?何方人士?”宁渝此时却来了兴趣,在他的印象当中,雍正年间可是出了一个狂士,就唤作曾静,曾经跟其弟子张熙二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疯子。莫非就是此人?
曾静并未继续向前,而是起身道:“学生曾静,湖南永兴人士。在大都督未曾抵达长沙之前,曾为县学生员,平素以授学为业。如今大都督已下长沙,特地前来投奔。”
一听此人说是湖南永兴人士,宁渝心里基本上便能肯定,这个人便是他前世中所了解的那个曾静,当下心头一动。
“曾先生,永兴似乎还不在我军掌控之中,为何先生急于穿县过府,冒此天下之大不韪,前来投奔于我,我绝非质疑先生用心,只是略有好奇罢了。”
曾静长立起身,眼睛里仿佛都带着光,他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情绪,轻声道:“昔日楚王起兵之时,学生在湖南便已知晓,恨不能只身前往武昌,投奔复汉军。这绝非学生一时冲动之举,而实在是心中不吐不快啊!”
他的脸上带着几丝痛苦的神情,目光仿佛穿透了众人,喃喃道:“学生自幼饱读诗书,又曾在吕师门下求学,曾常常思索夷夏之防!”
“这绝非学生一家之言,实在是天下士子的拳拳之心。我华夏者,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可如今中原陆沉,夷狄乘虚,窃据神器,乾坤翻复!”
“如今天下糜烂,唯有楚王之势可复我华夏衣冠,曾静虽手无缚鸡之力,可亦愿为都督门下驱使!”
这番话一出却是让众人的神色大为好转,毕竟这在场的几位都是这一套理论的接受者,因此此时见到曾静这番言谈举止,心里也是深感如此,不由得对其态度好了几分。
可是在宁渝心里,却有些不是味道,实在是这个曾静历史上是有污点啊!
这个人到底是用还是不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