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了一整天的激战后,长沙之战逐渐落下了帷幕,双方在长沙城下展开的这场激烈的攻防战,直接决定了复汉军的未来走向。
一战过后,清军彻底崩溃,再难重新组织起反击,遭到复汉军的衔尾追杀,一直追到了株洲,剩余不多的清军才停下了脚步,在株洲守军的接应下,大概有三千余人躲进了株洲城内,复汉军这才止住了脚步。
宁渝打完这一仗后,还来不及休息,便继续投入对战果的总结中,根据统计表示,这一战当中复汉军消灭清军一万余人,抓获的俘兵足足两万五千人,另外还有五千人或溃散或逃离,已经不足为虑。缴获的物资更是令人惊喜,光鸟枪足足有四千余杆,火炮也有八十余门,至于火药弹子更是不计可数。
除此之外,粮草缴获了五十万石,至于白银更是有二十万两之多,再加上打下长沙时缴获的八旗以及满清官员资产,银钱足足有百万两之巨,此外还有房屋宅邸数百进,五十多万亩田亩土地,让目前的复汉军大大吃了一顿饱餐,凭此足以支撑复汉军接下来的行动。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清军最高指挥官两广总督杨琳也跟着乱军跑到了株洲,并没有被当场俘获,否则若是清廷再折一个总督,康熙恐怕会当场气死。
当然在这一战当中,复汉军的伤亡亦是惨重,第一师第一团和第二师第三团几乎被打残了,团长宇治景重伤,全军上下伤亡高达三千余人,这也是复汉军自建军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可是无论在宁渝还是宁忠义看来,这一仗却是非常值得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这几万清军,而是说明从湖南到两广,清军再也无法阻拦复汉军南下了。
这件事的意义更为重大,说明了什么?复汉军如果能够掌握湖广和两广四省之地,将会把自身的战争潜力进一步放大,而且还代表了复汉军的战略纵深会得到大大增强,若是能够稳定下来潜心发展两年,东进北伐指日可待!
宁忠义亦是振奋无比,大声笑道:“渝儿,赶紧派人回武昌报捷!有了这一战,二哥也能多舒心两天了。”何止是舒心两天,看看众人的脸色都清楚了,这一仗打完,简直是拨开乌云一般的效果,整个世界都更加明朗了。
(ex){}&/ 全军整编完成后,董策作为经手的负责人,亦是忙得不可开交,不过脸上却洋溢着笑容,一副兴冲冲的模样。
“枢密使,这一次改编过后,我军人数高达两万八千余人,部队正在抓紧恢复实力,是不是该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了?”
宁渝轻轻点点头,“不过在此之前,我准备安排两个团,先将这两万多绿营的俘兵给带回到武昌去,若是放在长沙稍有不慎,便是一场大祸。”
这话说的实在,对于俘兵的处理在历代都算得上是个大难题,有些将军迫不得已会选择全杀光以解决后患,可是对于宁渝而言,不到万不得已时,是决计不能杀俘的,那实在是太败坏人品了,只要复汉军还想争天下民心,就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只有送回到武昌,经过思想教育,将其中有用之人转化成新兵,然后重新训练编组,就能变成复汉军的一份子,若是无用之人也能在武昌的各个工地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件事交给你去办,还有宇团长那边我会晚点过去看看,你准备一下,拿出一个表彰的方案来,咱们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
一番话说得董策内心亦是感慨不已,可以说在此时的复汉军当中,宁渝的威望已经逐渐超越了他父亲宁忠源,不仅仅是因为指挥有方,也是因为宁渝一向公正,特别是对于有功之人照顾有加,因此让复汉军内众人无不敬服。
而此时的武昌城内,几名传令兵正在用力驱赶马匹,他们手里挥舞着令旗,干燥开裂的脸上充满了笑意,嘴里大声呼喊着。
“大捷!大捷!”
“少将军一战灭四万清军!大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