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长风啸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一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堂上的一番争论后,当听到徐知诰终于松口承认与他国同盟也是一件好事的时候,徐温总算是觉得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是当他听到徐知诰说有请晋国特使冯道上殿的时候,顿时愣在了当地。

    “冯……道……?!”听到冯道的名字,徐温和耶律德光心知大事不妙脸上同时变了颜色。徐温心中此刻着实懊恼不已,悔不该当初没有听耶律德光的建议将冯道除掉以绝后患。原本以为冯道已经被自己软禁起来就可以万事无忧,却没想到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被徐知诰给找到了。

    而耶律德光更是愤恨不已,一恨徐温当初不听自己的话,没有除掉冯道;二恨自己做事不果断,明知冯道会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却没有在徐温拒绝除掉冯道以后,及时派出韩知古去将冯道刺杀。

    然而此时,不管徐温和耶律德光如何的懊恼怨恨都已经于事无补了。在吴国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冯道身穿官服缓步走入殿中。来到殿前,冯道手捧国书长身一揖朗声说道:“受晋王殿下李存勖的委托,臣冯道奉命出使吴国,与贵国商榷两国同盟之事。此乃晋王殿下的国书,请吴王殿下过目!”

    徐知诰从冯道手中接过国书,二人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后,徐知诰转身将国书呈给吴王杨溥。

    杨溥仔细的浏览了一番国书的内容后,只见其中内容除了说明晋吴两国结盟一事之外,还对杨溥大加赞扬,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晋王李存勖对杨溥的钦慕之情。杨溥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喜悦的颜色,说道:“孤王何德何能,怎能当得起晋王殿下如此赞誉?实在是愧不敢当啊!”

    冯道正色说道:“吴王殿下天资聪颖治国有方,手下更有能臣猛将效力,虎踞江南,威名广播。晋王殿下早已对吴王殿下钦慕已久,只是碍于中原战事未平,一时间难以抽身与吴王殿下相交,实乃晋王殿下心中一大憾事。今日,特遣臣出使贵国,期盼与贵国永结兄弟之邦,从今往后晋吴两国永为唇齿,共享天下太平,岂不是载誉千古的一桩美事?”

    吴王杨溥点头说道:“晋王殿下的一番美意,于贵我两国之间实在是大有裨益,孤王认为贵我两国的同盟实在是可以媲美古时秦晋之好……”

    “殿下!”杨溥话未说完,徐温猛地站起身来打断了杨溥的话,大声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殿下可千万不要贸然而行啊!”

    面对徐温如此无礼的举动,顿时让杨溥涨红了脸颊。但是当他看到徐温双眼中别有用意的眼神后,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靠在龙椅上赌气不语。

    冯道见状,笑道:“看来想要促成贵我两国之间的同盟,在下必须得先说动徐丞相才是了?”

    徐温冷笑道:“想要说动老夫只怕没那么容易吧?眼下,你代表晋国意欲与我吴国同盟,而我身边这位耶律元帅也代表着契丹国想要与我吴国结成同盟。结盟一事,须得找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才行。试问我们放着强大的契丹国不去结盟,却要跑去和你们这个常年疲于与梁国征战的区区晋国同盟,是不是未免太儿戏了啊?”

    冯道笑着反问道:“不知徐丞相从哪里看得出来契丹强,而我晋国弱了呢?还请徐丞相指点一二!”

    徐温说道:“契丹国雄踞漠北,国中戴甲军士何止百万?加之契丹国大皇帝心怀四海,威名远扬,麾下能臣猛将如云,攻克中原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再看你晋国,与梁国之间征战四十余载,国力空虚,民有饥色。两国之间的优劣一目了然!而今你们晋国之所以要和我吴国结盟,无非是出于难以自保的窘境,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冯道闻言哈哈笑道:“这就奇了啊!我只道徐丞相能够说出什么真知灼见,却没想到竟然是一番颠倒黑白、信口雌黄之语!”

    徐温闻言勃然大怒道:“放肆!在我吴国朝堂之上竟敢如此嚣张狂妄,你当老夫就不能治你的罪了吗?来人啊!给我把这个狂妄匹夫拿下!”

    “且慢!”徐知诰看到徐温动怒,急忙挺身而出,朗声说道:“父亲大人常说咱们是礼仪之邦,如此对待一国使节,这是一个礼仪之邦该有的待客之道吗?父亲大人不要忘了,有吴王殿下在此,眼下的江都城还不是父亲大人您能说了算的!冯大人你接着说!”

    冯道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适才徐丞相说契丹国带甲百万,国力强盛。殊不知耶律阿保机前番入寇中原,整个契丹国空国而出也不过区区二十万军力,何来的百万云云?更何况,定州一战我晋王殿下仅以数千人的军队便让契丹人二十万铁骑全军覆没,试问契丹国若真是能臣猛将如云,又怎会有定州惨败之耻?如今,契丹人仅有的这点家底也全都扔在了定州战场,莫说是攻克中原,就是再次对中原发起战争都已经是无能为力,如此疲弱之国也能算得上是国力强盛?我等皆为华夏子民,放着自己的正统不认,却跑去向契丹国摇尾示好,更是去尊称一个外邦异族之主为什么大皇帝?徐丞相,你如此做法着实让人感到不齿啊!”

    冯道的一席话直把个徐温顶的无话可说。眼见徐温已经败下阵来,耶律德光明白,此刻若是不竭力反驳的话,结盟一事一旦泡汤,自己苦心算计的入侵中原的所有计策都会满盘皆输。

    (ex){}&/  冯道的一番话顿时让徐温陷入了沉思之中。自己之所以一味的想要和契丹同盟,无非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战争来进一步巩固徐家在吴国的威望。可是契丹国新遭定州之败,国力早已大不如前,和这样一个穷途末路的国家同盟真的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吗?眼前的这个冯道虽然无礼,但是他说的却句句属实。自己现在所处的局势就如同一场赌博,赌注就是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十年的徐家在吴国的一切。如果自己这一宝押错了,那么不仅今后自己无法在吴国立足,就连整个徐家后代子孙也没有丝毫的前程可言了!

    看到徐温还在犹豫不决,徐知诰大声说道:“父亲大人,不争的事实就摆在我们的眼前,父亲大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希望父亲大人能够以华夏苍生为重,以我吴国的前途命运为重,以咱们徐家的未来为重,就在此时此地做出一个正确的决断吧!”

    徐温之所以犹豫,其实无非是考虑到如果在冯道的一番威逼利诱下自己就同意了与晋国结盟的话,自己会颜面扫地威风全无。而此刻徐知诰的这番话正好给了徐温一个台阶,保全了他的颜面。

    徐温见状,急忙就坡下驴长叹一声道:“我……不得不承认冯大人说的句句在理啊。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承认之前我决定与契丹国同盟实在是有欠深思熟虑。既然吴王殿下和彭奴你们都有意与晋国结盟,而与晋国同盟又确实有颇多益处,那么老夫……也同意与晋国结盟一事了!”

    听到徐温突然改口倒向了晋国,耶律德光勃然大怒,厉声说道:“徐丞相!你本已答应和我契丹国同盟,怎的如今又出尔反尔?这是你这种身份的人能做出的事吗?”

    徐温一脸无辜的说道:“不论跟谁结盟,对于我们吴国而言都是为了吴国长远的未来考虑。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彼时除了和你契丹国结盟我们别无选择,而现在面对着更加强大更有实力的晋国,如果我们还要和你们结盟岂不是真的见事不明了吗?我想这样的局面换了是你们契丹人,也会和我们做出一样的选择的,耶律元帅又何必动怒呢?”

    耶律德光愤然说道:“所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徐丞相你……”

    “住口!”眼见着耶律德光盛怒之下就要揭穿自己私收契丹贿赂的老底,徐温急忙打断了耶律德光的话,怒道:“好你个耶律德光,结盟不成竟然在这里血口喷人?!来人!给我把这群契丹使节抓……赶……即刻驱逐出吴国境内!”

    徐温话音一落,殿外涌进来十余名彪悍的禁军,不由分说的将耶律德光、韩知古和述律月华赶出了吴王王宫。期间韩知古曾试图反抗,却被耶律德光及时的制止了。

    待三人狼狈万分的被赶出了王宫后,韩知古愤愤的说道:“耶律元帅,为何不让我在大殿之上直接将徐温和徐知诰这一对儿鸟人当场砍杀了?凭着我和师妹二人,定能让吴国这帮猪狗血溅当场!”

    耶律德光长叹一声道:“胡闹!这里是吴国,就算你能杀的了他们的满朝文武,咱们三人又怎么去面对吴国大军的围剿?你们师兄妹二人有那个信心从几十万大军中保着本帅全身而退吗?!”

    韩知古道:“可是眼前这个亏吃的着实让人心中恼火万分,既然明的不行,那么咱们就他们来个暗杀!总之不杀了徐温父子,实在是难消我心头之恨啊!”

    耶律德光摇了摇头说道:“成大事者当忍常人所不能忍之辱!杀了他们固然能解咱们一时的心头之恨,但是对于我们契丹国的长远大局却没有丝毫的利益可言。眼下留着徐温父子的狗命,他们还可以为了争夺权力继续祸乱吴国政局。杀了他们反而替吴王杨溥扫清了后顾之忧,让吴国局势变得更加稳定了。更何况徐知诰的身边有安继业那小贼的护持,你们确信自己有能力杀得了徐温父子吗?

    “眼下中原华夏大地虽然纷乱不堪,但是各国实力强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凭我们契丹人现有的力量想要逐一击破他们实在是颇有难度,所能指望的就是让他们自相残杀乱上加乱,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坐收渔翁之利。正因如此我才苦心积虑的策划了洛阳武林大会和今日与吴国同盟一事,只可惜天意难遂人愿啊!

    “虽然眼下和吴国结盟围攻中原一事已然无望,但是咱们还不能这样铩羽而归,索性留在江南再作打算便是。前番策动洛阳武林大会,我去过了中原,今日策划与吴国同盟,我又踏足了江南,两地的游历让我对华夏神州这片丰饶的土地有了更进一步的渴望。凭什么他们中原人就可以尽享华夏大地的富饶,而我们契丹人就活该在塞北苦寒之地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说到这,耶律德光遥望着远方湛蓝的天际,斩钉截铁的说道:“为了我们契丹国能够早日实现吞并华夏大地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我定要让整个华夏神州陷入更加混乱的乱局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