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运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坐读日高昏睡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姜桓正式来东宫上课了。

    宁王这也是第一次进东宫,和姜桓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说真正担任太子老师的是张太虚,可是实际上给他们上课的是其他人,属于“太子讲官”的存在。

    太子身为国本,乃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花费再大的代价教导都不为过,因此有了东宫半士林的说法,在士林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会被请到东宫给太子讲课。

    姜桓其实是想去张太虚坐下学一学的,可惜前几天都是讲一些基础的东西,因此连张太虚的面都没有见着。

    宁王正襟危坐,面对讲官一丝不苟,俨然储君做派,想来苏皇妃没少和宁王叮嘱这些东西。

    见讲官主要目的都是在看着太子,姜桓倒是不知不觉将来年科举会考到的知识都记到脑子里,上课时反而用来看奇闻异事。

    东宫很大,即使是单独拿太子讲房出来给姜桓和宁王用,也不小,至少站得住几十号人,因此有时候会好几位老师一起来做讲。

    姜桓悄悄观察宁王,发现他虽然面色炯炯有神,可是实际上眼球却止不住地在发颤,这显然是想要打瞌睡,却强行憋着的样子。

    姜桓顿时想笑,不过见讲官目光撇过来,姜桓立刻收敛笑意,俨然正人君子,古之学者。

    朝廷这几日都在忙着当庭整顿,据说连吴复中这位许久不上朝的老臣都上了折子请罪,求皇帝惩罚吴家做恶的几个小纨绔。

    宋时镇这匹夫倒是机灵,早早地请镇天津,跑到海边去过逍遥日子去了,剩下李骁锐企图在太子之议上反败为胜,一直在联络武将勋贵,据说已经请动了好几位侯爷,还有几个实权将军一起联名。

    姜桓听说这消息只能摇摇头,如今是圣天子在位,大权在握,如何会甘心受到权臣威胁?这李骁锐下场恐怕讨不了好了。

    朝廷的风波对姜桓的影响不大,可是有个让姜桓意外的消息却让他有些惊讶,夜家又有人入朝了。

    夜家是商业家族,在天子起家的时候给与了巨大帮助,也是大吴朝奠定稳定大后方的缔造者之一,这几乎算是皇商一样,在全国各地都有超然地位,因此也有了许许多多的分家。

    夜倾姿这一脉的分家就是这样,是原本在京城的主家分到西蜀的一脉。

    不过夜家其实在西南的实力不大,甚至没有什么名气,原本就是河北之地略有名气的投机商,没想到随手投资的天子发迹了,这不就赚翻了?

    随后势力遍布全国,其实也就这么几年的事情。

    燕京的朝廷,实际上还是以氏族垄断的基层官员为主,这样的朝廷在战争动员的时候有巨大的行动力,因为都是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为了博一世富贵在打拼,因此打仗是一个比一个积极,又是捐钱又是捐粮的。

    可是一旦开国,那就少了动力了,各个都是不听指挥的封建地主。

    作为开国功臣的世家,处罚是不好处罚的,一个个都是当初打天下的功臣,说不准家里还有几个曾经在天子眼前露过脸的老古董,这要是出来有多大能量?说不清。

    王家来西蜀也不过是外来户,可为啥短短十年就站稳了脚跟?还不是有王舂这为天子曾经还是建南节度使时候,老节度使留下来的老臣?

    天子虽说是荆州起家,席卷大半南朝,进而定鼎天下,可天子祖籍是河北人,一起打天下的部下,家将也多有北方老人,这自然让老节度使留下来的老臣感到不舒服。

    王舂这些土生土长的南方人,自然更加希望皇帝把注意力放在老节度使根基的南方所在,可最后天子还是定都北京,这就让他们这一批南人大失所望,不少人因此心灰意冷,辞官回乡。

    “今日便讲这么多了,还望王爷能勤加温习,必然有所收获。”讲官讲完,对宁王行了一礼,也对姜桓点了点头,便告退了。

    姜桓是宁王身边的人----这已经成为京城人眼中的公认事实,若说不是宁王身边的人,谁会天天和宁王在一起读书,据说连姜桓其实是宁王的弟弟这样的说法都冒出来了。

    不过姜桓的身份在大多数人眼中依旧是一个迷,仅仅是知晓此人乃是宗室,可是哪位王爷,或者陛下的儿子,却没人知道。

    加上天子在此事上没有下结论,又是天子亲自指定的,因此反而让上位之人讳莫如深,尚书级别的基本上各有各的猜测。

    宁王施了一礼,实际上宁王对任何讲师都会行礼,这一招收买人心虽然老套,可百试不爽,讲师基本上都是面带笑意,心满意足地出去的。

    他们来做讲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未来天子面前露个脸吗?如今太子贤德,这不是大大的好事么。

    宁王见讲官出去,他也松了一口气,冲姜桓微笑道:“鸣泽是回去还是再看看书?”

    每次讲官讲完,他们都可以再留下一个时辰用来温习今天学习到的知识。

    姜桓微微一笑:“王爷,臣还想再看看,今个老师实在有些,有些面善,哈哈。”

    宁王莞尔,面善,我看是觉得那老头长得催眠吧?

    不过他撑下这一天也是快到极限,那老头实在是声音又催眠,像是喉咙里含痰,偏偏又摇头晃脑,当下对姜桓昏昏欲睡有些感同身受。

    “既然如此,本王便先走了,若是有事,直接来本王府上便是。”宁王可不想再呆了,选择直接就走。

    姜桓深深躬身送别王爷,臣子是没有这种礼节的,因为历来太子读书都是前呼后拥,讲师那也怕太子记仇,日后算账呀,自然不敢教训的过分,可又不敢什么也不说,这要是皇帝看见了那还不是渎职?

    姜桓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膝盖,这读书可真不是闹着玩的,连真君都觉得吃不消,也不知道成为道君,是否会稍微改变一些?

    实际上有着过目不忘和思维迅捷的他,读书一遍,基本上就记住了,接下来就是反反复复的听着讲官讲同一个事情,这可不是折磨吗??

    不过姜桓留下了,不是单纯地为了看书。

    他想查一查有没有和当年楚王有关的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