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周昂的房间中便亮起了烛光,这早起的习惯倒是一直未变。
很快便有侍女端来热水,等到周昂洗漱之后,姜小昙一如既往的亲自为他穿上了衣服。
今日周昂又穿上了那身紫色莽龙袍,连貂蝉冠也带上了,腰间甚至挂上了那枚兴建伯玉印,看起来颇为隆重。
“听说那葛遂良家有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夫君一定很期待今日的文会吧?”姜小昙为周昂系上玉带,口中却有些调侃的说道。
周昂似乎已经习惯了姜小昙对其她妙龄女子的敌意,立刻一脸正直的说道:“哪有那么多美若天仙?动不动就美若天仙,那这天仙岂不也成了凡俗之人?我就是去看看这些西北才俊,毕竟咱们正是用人之际嘛。再说那么多青年才俊,人家葛家小姐恐怕都挑花眼了。”
“就你理由多,早去早回吧。另外宗保他们今日便启程了,应该十日后就能到西安了。”姜小昙白了周昂一眼,倒也没有一直纠缠绿菊文会的事情。
听到姜小昙提起罗宗保和江城,周昂也笑着说道:“许久没见这两个孩子,倒是真的很想念了。”
“此番他们回来,该传他们修道入门之法了吧?这普通人寿元终究有限,我可不希望看着这些孩子一天天老去,这生离死别最让人难受,反正我是不愿看到。”姜小昙上下打量着周昂,同时语气有些坚决的说道。
一直以来周昂都禁止姜小昙传授江城修行之法,而他自己也从不教授罗宗保修行之法,虽然两个孩子没说什么,但姜小昙却是一直颇有微词。
“这个你就别操心了,自然有人教他们的。”周昂故作神秘的说了一句。
“嗯?你是说哪两个妖仙?她们要出现了?”姜小昙一听便明白了,不过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周昂点了点头,而后大有深意的说道:“再不出来,她们这辈子都别想还掉因果了,你夫君我的因果岂是那么好欠的?”
姜小昙看着周昂,神情忽然变得古怪,而后点了点头,故作认真的说道:“确实不好欠,有些人就撑了下伞,就骗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娘子,这天底下欠谁的都好,可千万别欠兴建伯你的!”
“哈哈,夫人又调皮了。”周昂闻言哈哈大笑,两人除了相敬如宾之外,也并不缺少这些嬉笑打趣。
用过早餐之后,周昂便坐着官轿出了西安城。
葛遂良的府邸并不在西安城内,因为他是在城外修建的庄园,而且据说这位附庸风雅的葛侍郎,还是按江南园林的风格修建的庄园。
在西北之地修建江南式园林,葛家的府邸也是远近闻名。
出城不到五里,周昂就看到一片白墙灰瓦的墙院,那院墙上还有植被覆盖,远远的就能感受到草木繁盛。
此刻通往葛府的路上已是车水马龙,许多身着长衫的文人或骑马或坐轿,似乎都是来葛府参加文会的。
原本绿菊文会也没这么大的名气和规模,不过因为今年有周昂参加,而且他的《知行论》又成了来年恩科的必考内容,自然更多的士子闻风而动,都想来聆听周昂的教导。
(ex){}&/ “兴建伯久居江南,不知老朽这葛园可能入法眼?”一路走来葛遂良注意观察着周昂神色,等到绕过前庭来到回廊时,葛遂良开口问了一句。
周昂点了点头,由衷的赞叹道:“葛园已得江南园林之精髓,花木繁多布局有法,建筑淡雅朴素,叠石理水交相辉映,就算放在江南也是一等一的园子,葛公运来这些太湖石怕是代价不小吧?”
葛园自然就是葛府的别称,而这园中建筑花木都还好说,要请江南的工匠来修建也不是太难,但园中那些假山山石都是出产自太湖的奇石,这些大的足有房屋大小,要运送上千里的距离,这其实比起修建一座园林更难。
“哈哈哈哈,能得兴建伯谬赞老朽也算知足了。这葛园花了二十年方才建成,乃老朽的三宝之一。”葛遂良也是爽朗的笑了起来,这葛园得到过无数人的称赞,但他从没有像今日这般高兴过。
周昂听到葛遂良说三宝,顿时也来了兴趣,一边走一边问道:“哦?不知葛公这三宝其余两宝是什么?”
这一次葛遂良却故意没有回答周昂,不过也只等了片刻,两人身后便有一个士子开口说道:“这葛园三宝其一便是这园子,另外两宝便是葛公的掌上明珠良工小姐,还有那天下独一无二的绿菊。”
周昂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原来这三宝之中有一宝是葛良功,怪不得葛遂良不好亲自开口告诉周昂,毕竟直接夸自己女儿还是有些不妥的。
这些话让旁人来说却是再好不过。
葛遂良陪笑着点了点头,看起来还是颇为得意。
周昂看向了身后说话之人,这一看原来也是个熟人,正是在华山下有过一面之缘的安幼舆,那个按察司佥事安宏博的公子。
“原来是安公子,今日倒是见到不少熟人,这又要感谢葛公了。”周昂对着安幼舆微微点头,而后又一脸笑意的对葛遂良说道。
“学生见过使君。”安幼舆立刻恭敬施礼。
今日无论是温如春还是安幼舆,或者其他士子,在周昂面前都是自称学生。
而周昂也注意到,今日安幼舆看起来明显有些憔悴,而且明显有些郁郁寡欢,与今日整体的气氛格格不入。
很快一行人穿过回廊,回廊的尽头是一扇拱门,过了拱门之后更是别有洞天。
周昂也没想到,这门后竟然是一方巨大的池塘,池塘之中荷叶田田,水中还有鱼儿嬉戏。
整个池塘用青石栏杆围起,在池塘的四周已经摆满了案几,看起来这里就是举行文会的地方。
而一条石桥从池塘边缘延伸到池中,那里还有一座雅致的凉亭。
凉亭四周垂着轻纱帷幔,隐约可见有一人端坐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