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封神证道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方家兄弟给你们开路啦!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破了境的郑道,最初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

    他还是白天四处闲逛,打探消息,夜里修炼,隔几天做个成就任务,表面上看起来,那是自在的很。

    但他心里一直在绷着根弦,推算着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梅伯遭炮烙刑罚后,姜皇后出言得罪了苏妲己,被苏妲己连同费仲,设计陷害!

    姜皇后惨死,杨贵妃自缢,两位王子被阐教仙人带走,商荣撞柱而死。

    然后是纣王封锁消息,下令让四大诸侯进朝歌,想要先下手为强,除掉四大诸侯!

    这是之后会发生的事。

    按时间算,西伯侯姬昌入朝歌,是纣王十一年的事。反推一下,姜皇后被陷害的时间,最早也是在纣王十年,邻近年末的时候。

    而这时,梅伯遭刑不过是纣王九年五月的事,期间有一年多的时间。

    这一年多,他郑道就这么安安静静等着一切发生吗?

    当然不会,已是炼气期真人的郑道,自觉有了些底气,可跟阐截二教的各位大仙比起来,他又能算得上什么人物呢?

    不利用先知的身份,提前做些准备,封神之战正式打响的那一刻,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指望着系统给他个逆天的法宝吗?

    这明显不现实!

    所以,这一年多里,郑道主动拜访了很多人。

    从朝中权臣,到边关守将,从在野的丞相,到当朝的亲王。凡是跟封神之事有关系的,距离朝歌不远的,他都见了个遍!

    不需要专门找什么理由,以他真人境的修为,再配上一副得道之士的卖相,就足以让大多数人主动相迎了。

    一年多的时间,朝歌城附近的大臣权贵,不知道守正真人名号的,已经不多了。

    守正,是郑道给自己取的道号。

    糊里糊涂到了封神世界,在系统指引下走上了修行道路,可为了什么而修行,为了什么而做事?

    他自己一直没有个清晰的答案。于是他给自己取了守正这个道号,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走歪了,走偏了。

    但愿有效吧!

    然后,纣王十年十月,姜皇后的事发了!

    早已在朝歌做足了准备的郑道,在得知方家兄弟背了两位王子出宫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追了上去。

    方弼和方相二兄弟,封神榜上有名,是太岁部的开道神和险路神,此时的官职是镇殿大将军。

    听着很好听,实际上不过跟西游中沙僧的卷帘大将差不多,不过是拿来撑场子的侍卫官名,并无兵权。

    这俩兄弟在原著中,智商是倒着数能数得着的,大概除了巨人邬文化,就这俩最楞了。

    当时,殷洪殷郊两位王子,在朝堂之上,对满朝文武哭诉了皇后被害,兄弟二人被纣王赐死的内情。

    满朝文武啊,没一个说话的,这两个人喊出“反出朝歌,另立明主”的话来,被武成王黄飞虎一句话说得唯唯诺诺,退到了一边。

    然后呢,大臣们说了几句话后,这两位又扛了两位王子反出了朝歌,这次却无人阻拦。

    后面,黄飞虎领了纣王的命令,追上了四人。一通掏心掏肺的感人剧情后,黄飞虎安排方家兄弟,分别护送两位王子去东伯侯、南伯侯处搬兵。

    结果这俩二货,问黄飞虎要了首饰当路费不说,只走了两天功夫,就变了主意,扔下两位王子自己跑了。

    再出场时,先是当强盗劫了散宜生刚借到手的定风珠,想要戴罪立功献给纣王,结果后面就直接死在十绝阵中了。

    死在十绝阵中,绝无仅有的两个凡人!

    那郑道追这两对兄弟干吗?

    要救下殷郊和殷洪?他自问还没那个本事能从阐教手中夺人,再说了,他也没地方安置这哥俩啊!

    那是为什么呢?

    等黄飞虎!

    眼看着黄飞虎追了来,五个人围在一起,这个哭完那个哭,这个跪了那个跪。就在黄飞虎安排好几个人的去处之时,郑道冒了出来!

    “贫道以为不可!”

    这句话把面前的五个人吓了一跳,还以为朝歌的追兵来了!

    方家兄弟看见是个道士,正要动手,被黄飞虎拦下了。他认出了眼前的人,最近在朝歌声名鹊起的人!

    他示意二位殿下,躲在了方家兄弟身后,接着拔出剑来,对着这道人说道:

    “守正真人,你为何在此?又何出此言呢?”

    郑道微微一笑:“黄将军,不要担心,贫道是友非敌,还请借一步说话!”

    黄飞虎狐疑之下,示意方家兄弟和两位王子稍等,带着警惕,和郑道走到了一旁。

    “守正真人,方才我们五人的话,道长都听到了?”

    “听到了!”

    “那道长有何言教我?”

    “黄将军,你的法子虽然不错,但唯恐所托非人呢!”

    黄飞虎变了脸色:“道长是什么意思?方家兄弟一片忠心,今日在九间殿上奋力救出二位王子,难道其中有诈?”

    “有没有诈,贫道不知。但贫道知道,若是黄将军此时便回。不出三日,两位王子就会被擒回朝歌。”

    黄飞虎想了想:“我身为镇国武成王,掌管朝歌兵马,纵然大王派出追兵,本王也能从中做些手段。道长是在担心什么?”

    “黄将军,贫道略通观人之相,能断吉凶未来。这二位方将军只怕是莽撞一时,忠心难久啊!”

    “黄将军麾下的追兵,再是有诸般阻碍,追回两个不谙世事的年少王子,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那依道长的意思,应该怎么办呢?”

    郑道盯住了黄飞虎,慢慢问道:“该怎么办?还请先告知贫道,武成王的原本打算如何?”

    “两位王子若真有幸逃离朝歌,到了东伯候、南伯侯那里。武成王已经打定决心,要里应外合推翻当今的大王了吗?”

    黄飞虎沉思了片刻,吐出几个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今朝歌城内,除了武成王,其他王亲大臣,可有想法?”

    “今日之事,来得突然,诸位大臣哪有什么想法?”

    “那武成王一人,若无人相助,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叛乱之举呢?”

    黄飞虎深吸一口气:“既然道长有心相助,黄某也不再隐瞒。朝中确有几位股肱大臣,曾经试探过本王。”

    “经过今日之事,大王做出如此恶事,群臣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若两位王子,能带来义兵,拨乱反正。朝歌城内诸臣必然群起响应,以求保住成汤社稷!”

    “还请道长,指出一条明路,该如何保得二位王子平安到达两位伯侯处?”

    郑道微微想了想,继续问道:“如今天下四大伯侯,东伯候姜桓楚乃姜皇后之父,王子东投自是无碍。但其他三位伯侯,唯西伯侯姬昌贤名甚广,天下皆知。为何王爷,不让王子西投,而选了南伯侯鄂顺呃?”

    “方才,贫道明明听得二殿子所言,目的地非东即西。为何王爷却让二位殿下一东一南呢?”

    “道长不知,其中原因有二。一则西岐方向关卡甚多,出行不便;二则西伯侯姬昌贤名确是广播天下,但其人过于宽仁。本王担心,西伯侯不会出兵相助,反而会行劝和之举,送殿下回朝歌。”

    “可当今大王无故对姜皇后施于暴行,害得皇后惨死。东伯候必然会起兵造反。到时他兄弟二人,该如何是好呢?”

    “更何况,届时本王在朝歌,与诸位想要起事的大臣,又该怎么办呢?”

    “那西伯侯姬昌,竟会宽厚至此吗?”郑道有些不信。

    “以本王对姬昌的了解,他绝对不会做出起兵反商之事!”

    这回答倒让郑道有些纳闷了,周文王,西伯侯姬昌,他不会反商吗?

    虽然说原著和历史上,都是武王伐纣,可周文王真就一点反心都没有吗?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