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爱在旅途结束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巴车离大海越来越远了。车外正是中午阳光旺盛的时候,少了海风的拂撩,温度很高。还好,大家在车上吹着空调,感觉不到热。现在,车上的人们又睡得人仰马翻了——上午大家玩得很尽兴,上车后已经没什么精神了,而且刚吃过饭,又是午后困乏的时候。

    大巴车往卢克索开着,车厢里比较安静,大家都睡着了。没人说话;车外也很安静,因为此时正行驶在炎热的沙漠之中。等游客们都醒来的时候,窗外的景色已经变成了乡间田野了。一眼望去,都是整块整块的绿油油的小麦地和的散落在田间三三两两的椰枣树,远处则是乡村的民居。此时阳光已经不那么强烈了,一些当地的农民正在田间地头劳作,还有一些小孩子在里面玩耍嬉戏。偶尔会看到当地的长角牛慢悠悠地拖着牛车在田间小路上走着,这牛最抢眼的当属它们那大得出奇的牛角了——像是两个又长又尖的圆锥桶焊在了牛头上,直直地向前戳着。

    龙飞看大家都醒得差不多了,拿起麦克风向大家问好,然后开始讲解当地的情况。不愧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导游,凭着自己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舌灿莲花一般的表达技巧和扎实的知识储备,他轻轻松松就把需要讲解的知识清楚具体而又不失幽默地叙述出来。而游客们呢,都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龙飞的嘴里飞出来好多小鸽子,在车厢里欢快地飞翔着,然后钻进了大家的耳朵里一样。

    “我们现在是在埃及中南部的基纳省。我知道在中国,南方的经济比北方发达一些。在我们埃及,则刚好相反,北方比南方更发达。因此,南方比北方显得更保守,这一点从村民们的衣着中就可以看出来。大家现在可以看看窗外,看我说得对不对。”

    龙飞说到这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朝窗外看去。果然,除了孩子们之外,村民们穿得都很传统,大都身着素色的亚麻长袍,头上盘着一张头巾。路边有几位村民正在休息,显然他们注意到了开来的这辆大巴车上装了一车的东方面孔,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于是他们朝车上挥手致意。游客们看到他们这个举动,都觉得很暖心,纷纷向他们几个人挥手回敬。

    龙飞继续说道:“埃及南部的主要产业还是农业,所以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农田。埃及的农业,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你们都应该听过一句话。你们猜我指的是哪一句?”

    “是‘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吗?”徐承欢问道。

    “哎,对了!”龙飞伸出左手指着徐承欢,对大家说道。

    徐承欢的新婚丈夫张笠笑道:“厉害了,我的姐们儿!”逗得徐承欢噗嗤一笑,倒在他的怀里。

    “这小俩口儿,可真恩爱!”丁翠萍阿姨看着他们俩笑闹,对坐在自己旁边的沈艳芳说。沈艳芳笑着附和。

    “我说,小伙子,你可得学精明点儿,别像我一样,一辈子了,都被人管着。”赵宣仁大叔又来逗乐了,冲着张笠说道。正如大家所想的一样,何阿姨开口了:“啧啧啧,我哪儿管得住你啊?”边说边用眼角白了他一眼。每次他们俩一拌嘴,大家就都笑得“不可开交”。

    大家笑过了,龙飞接着介绍道:“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方便埃及的人民种植农作物。数千年来,埃及人民丰衣足食。可惜近年来由于埃及人口激增,加上一些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埃及粮食短缺,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粮食缺口。现在,国家在鼓励农业发展,出台了很多新政策,而且在推进农产品科学研究,希望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希望你们早日走出困境。”李宪大叔说道。

    “谢谢。有没有谁知道,埃及最有名的农作物是什么?”龙飞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我知道!我知道!是长绒棉!”坐在后排的许燕高举着右手,大声喊道,样子活泼可爱,像是一个大孩子。

    “又对啦!”龙飞,龙飞笑着给她鼓掌。

    她的几个伙伴开始开涮了,戴喆煦笑道:“行啊,小燕儿,文化银(人)儿啊!”朱宝峰说:“哎呀!认识那么久了,第一次发现呐!”张晟说:“那可不,你们以为人家的‘家里蹲大学’博士学位是充话费送的?”

    “都去死!讨厌!”许燕本想板着个脸呵斥他们,自己却先绷不住笑场了。旁边的黄芳菲笑着说:“燕儿啊,这就是交友不慎啊!哈哈哈!”整个团的游客们都被他们这几个小年轻给逗乐了,笑成一片。

    虽然总是被打断,但是龙飞一点也不气恼,因为他也被逗乐了。这股劲儿过去之后,龙飞接着之前的内容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有谁知道,长绒棉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埃及种植的吗?”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了,问住了大家。车厢里沉默了几秒钟,突然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十九世纪初。”

    这两个人正是陈唯墨和王黎。这个问题是难不倒他们的,只是他们都不太爱出风头,刚开始就都没说话。但后来发现别人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就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只是没想到两个人竟然同时怀着这样的心思,而且最终同时开口。他们俩说完,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你们两个说的都对,太厉害了!我做导游这么多年,很少遇到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人。”龙飞很高兴,不住地夸赞他们两个人,搞得他们都不太好意思了,游客们也都纷纷投去赞许和钦羡的目光。

    龙飞接着介绍了许多关于埃及长绒棉的知识,让大家对这个品种的农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们这几天要是看到有卖长绒棉制品的,喜欢的话就买一些吧,就当做是支持埃及农业发展和经济复苏了,哈哈哈。”末了,龙飞半开玩笑地跟大家说了这么一句。游客中有心细的,听出了他这句话背后的无奈与心酸,点头表示应允。

    天色渐晚,太阳西沉,大巴车被夕阳镀上了一层红霞,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继续南行。没多久,车就进入了卢克索城区。

    不愧是千年古城,在夕阳余晖的笼罩下,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仿佛空气中都充满了尘封古籍的味道。虽然是城市,但也有一些居民习惯于古朴的衣着,他们在街道上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偶尔也有人朝着车上的游客们挥手致意。这里的街道比开罗的要窄一些,但却比开罗更干净,街道上时有观光马车奔驰而过,留下一串哒哒的马蹄声。街道两旁的房屋低矮而紧促,表面大都刷成了沙漠一样的土黄色,墙上还有经年累月积起来的灰尘,更让人觉得古朴。

    进入城区之后,大家就不住地往车窗外看着,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精彩的景致,手里的相机也没闲着,快门声此起彼伏。的确,卢克索作为一座千年古都,城中最不缺的就是岁月,可能刚才与你擦肩而过的不只是一块石头,而是整整四千年!城市西面的帝王谷、城北的卡纳克神庙、城中的卢克索神庙等等,更是埃及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元老级别的遗迹。

    大巴车终于停了,此处是一家中餐馆——显然大家的肚子又得遭罪了。团餐还是跟埃及一样的菜品,虽然餐品味道不怎么好,但是大家的评价都没有上升到抱怨或者客诉的层面。吃过晚饭,游客们再次上车,前往当晚要入住的酒店。。

    到达酒店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但即便是在晚上,当地的气温还是很高,众人一下车就感觉到扑面的热浪,纷纷拿起行李就快步往酒店大堂里走去。没多少时间,入住手续就办好了。经历了上午的红海狂欢和下午的车马劳顿,大家此时已经很疲惫了,只想快点进入房间美美地洗一个澡然后安然入梦。于是领了房卡之后,大家各自散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