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凉风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之雄,一朝当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是叶凉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叶凉喜欢诸葛亮,喜欢他的足智多谋。

    时隔几年,再次翻开《三国演义》,叶凉开始欣赏曹操的英雄本色,不拘一格。

    当年天下三分,硝烟四起,乱世之中,东汉末年就像是一盘棋局的开始,那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入局,要么控局。孟德选择控局。

    后来的他,即善即恶。善良时的他可以原谅杀爱子杀爱将的仇恨,宽宏大度,重新接纳他人;恶恨起来的曹操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杀人如麻,轻易将恩情抛至于脑后的人。他的身上充满着矛盾,但叶凉又觉得他是三国中唯一活成了自己的人。

    阿瞒有野心,所以以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道出了他的磊落。他有野心,他想要天下,他从来都没有隐瞒天下人,他要的从来是光明正大的。

    叶凉以前喜欢过刘备,欣赏他的宅心仁厚,手下将军也是忠肝义胆。长大一点后,就逐渐觉得刘备太过于阴暗。他也想要那个天下,但他总以那个天下为借口,不讲透,不说破,到处彰显他的不喜权势,不慕天下。

    读《三国》,有时候让叶凉觉得在看一本“脑残小说”,刘备是白莲花的女主,孔明是忠心不二男二,而曹操是那不遮不掩的恶毒女配。但叶凉现在很是喜欢恶毒女配,喜欢她的光明正大,喜欢他的正直磊落。

    孟德精于兵法,何去非在他的《何博士备论》以“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赞赏他的兵法韬略。

    他为人骄傲豪迈,但他的诗词却多写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范文澜解释了他的矛盾:“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一首《观沧海》,使他“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一篇《短歌行》,尽显他的求贤若渴,唯才是举;一句《龟虽寿》,让他不甘衰老,不由天命。

    人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时期对于曹操的评价一直是奸雄,而不是奸贼,亦不是枭雄。

    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严嵩、秦桧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则奸贼就是“奸滑而有贼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诈而又豪雄也。

    但是其实曹操本人给到自己的定位一定是救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能于乱世之中救世,也能在安定之时治世,亦可以于硝烟之后乱世。

    鲁迅曾经评论他:“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很多人不喜欢他,但是却总是不妨碍很多人佩服他!

    叶凉觉得,他是“乱世之雄”,可以“一朝当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