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在《》中形容“生活是一篇赋,萧索的由绚丽而下跌的令人悯然的长门赋”。生活有着稚拙的美,亦有着一些惊人的丑,每走一步都暗藏着生机和杀机。叶凉的生活不存在杀机,而生机在一七年便逐渐消失。
叶凉的父亲y先生总是带着一壶浊酒,在一场不归路上,慰藉风尘。叶凉从来都没有饮过那一壶浊酒,也从来都没有见过y先生以茶代酒。后来,叶凉想也许是青灯下日子太过于清苦,那微弱的灯火燃不了他的红尘,y先生可能不需要原地的等待。一七年,y先生带着他的那半壶浊酒,走出了叶凉的生活,在星光下继续风尘仆仆。
叶凉的母亲小姐总是读着一首贫诗,在半扇阳光中,安宁度日。她没有悲悯的情怀之歌,也不存在深邃的时光之旅。和y先生一样,小姐把她的诗藏的很好,叶凉窥不得一词半句。一七年,小姐饮下那半壶y先生留下的浊酒,把那种天长地久栖居于深深地心底。
人说“诗酒趁年华”,可叶凉觉得诗和酒一点也不配,至少在生活中是这样的。
y先生和小姐和所有的恋人一样在开始的时候许得“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到最后却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下场。
“酒”让他们贪得了一场的镜花水月,“诗”却让他们得了一首的曲终人散。
太阳每天都在照常升起,也许在某个烂醉的早晨,他们会想起早前天真的梦想,然后让它灰飞烟灭。因为不知道日后的这一场离别,所以没有预先储存好整个一生需要的回忆。
叶凉想,y先生留下的那半壶浊酒还是醉不了小姐那颗破碎的心。小姐那首贫诗终是打动不了y先生那缕放肆的魂。
后来的一九年,y先生身边有了l小姐,l小姐却陪他一起在星光下品茶。小姐也有着先生,先生也陪着她白昼黑夜。后来的后来到最后也到了现在,剩下的还是叶凉,好在叶凉早已学会了孤独和苍凉。
记得《涉川》中唱到:“我行过草木,山高水远岁月柔长,折花别襟上,秀坊夜雨……”
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之后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