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田博士的问题抛出后,全场一片哗然,大家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可想而知,提出这样的论点是大家所没有想到的,同样也引了在座的所有人浓厚的兴趣。
田博士应该早已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因此他没有急着去阻止同学们的讨论,更没有先入为主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淡定的望着大家,面带微笑等待着会有哪位勇敢的学生站起来第一个发言。
就在一片熙熙攘攘,嘈杂无序的环境中,程度注意到在教室的中间位置,有位学生举起来了自己的右臂。
在得到田博士的允许后,这位勇敢的学生站了起来,大家纷纷向他投去好奇的目光。
他看起来个子高高的,身形有些消瘦,在接过话筒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发言:“大家好,我认为人类居住的地球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小小的一份子,不可能只有地球才存在着生物,其他的星球也一定存在着生命体,只是我们还无法通过有限的技术手段探测到它们。但我坚信,我们人类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去实现与外太空生物之间的对话。”
田博士话中带笑的鼓励这位同学说,“嗯,看来这位同学的观点很明确,我希望你以后可以为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话音未落,另一位同学也站了起来,接过话筒说道,“我认为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远的不说,就拿离我们最近的月球举例,1969年7月16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踏入这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通过传送回来的照片,我们人类首次发现,那里是一片没有空气,失重而且荒蛮的土地。如果有外形生物,阿姆斯特朗可能就不回来了。
田博士并没有打断这位学生,而是继续认真地听着。
这位学生继续接着说道,“再比如,最近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洞察号成功的登上了火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让人类第一次亲眼所见他的样子。科学家得出结论——火星基本上是一颗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地质活动不活跃,而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火星两极皆有主要以水和冰组成的极冠,而且上面覆盖的干冰会随季节消长。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生命体存在呢?在人类最熟悉的七大行星中,除了地球,其他星球的环境都是非常恶劣的。由此推断,外星球存在生物的可能性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即便存在,它们可能也不会是什么高级生命体。我的发言完了。”
这位同学的发言已经结束,可全场仍是一片寂静,大家似乎对他的话还意犹未尽,过了有十几秒钟后,教室里才开始掌声雷动,同学们纷纷发出了哇哦的赞叹声。
田博士听完以后,转身走回了讲台。他不紧不慢的评价道,“这位同学论据根精彩,讲的也非常好。思路清晰,所举的例子鲜明而且独特,真是令人叫绝。非常好,希望你
继续努力。”
田博士还想再说些什么,但他看到台上又有一位年轻人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手,示意自己想要发言。
“好,下面我们有请那位举手的同学发言,请把话筒递给他。”田博士伸手示意了一下那位同学举手的学生。
“大家好,田教授好,我是人类与外太空生物研究所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我的名字叫马一轩,对于您提出的这个论题,我平时也有思考。今天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说说我的看法。如果有哪里不对,我希望请大家,还有田教授能为我指出来。”
田教授扶了扶眼镜,注意了一下这位讲话礼貌又谦虚的学生。
“每当我仰望星空的时候,我都会想在宇宙的另一端会是什么样的。人类目前还没有发现外星文明,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除了地球,其他星球上也同样存在着生物。但这并不等于宇宙中就只有人类一种文明,如果宇宙只有人类一个文明的话,那岂不是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人口还不到100亿的星球,却占有着可观测范围直径930亿光年的一块空间,未来岂不是想住哪颗星球就去哪颗星球? ”
这位名叫马一轩的学生在抛出自己的第一个论点后,稍作停顿后,继续说道:“当人类没有进入海洋深处的时候,谁能会想象海底10000米深处还能有鱼类,它们是如何生存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宇宙中外星文明的生存条件可能与人类并不相同,他们或许并不需要呼吸,在多姿多彩的宇宙中一定孕育着各种各样的文明,他们并不一定以地球的生命样式存在,而人类目前连太阳系都没有走出去,登陆最远的星球也只是我们的月球,探测到最远的才是火星。对于浩瀚的宇宙,我们人类是非常渺小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发现并不等于没有存在。”
听到这里,大家都痴痴的看着这位谈吐不凡的学生,静静地等待着他后面的言论。
马一轩没有停下来,他看着台上的田博士,语气坚定的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更大胆猜想——宇宙中不但存在着外星生物,他们极有可能正对其他的星球虎视眈眈,有所企图。这其中可能就包括这我们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曾经发出过警告,称外星生物可能真的存在,但是人类与他们接触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在“探索”频道新近推出的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中,霍金指出外星生物在消耗尽自己星球上的资源后便会乘坐大型飞船到他们能够到达的星球掠夺资源,并将那里开拓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如果有外星生物到访地球,那将会像当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登陆美洲大陆一样,最后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认为外星生物不但存在,而且极有可能存在着危险性和侵略性。谢谢,我的发言结束了。”
哗哗哗,教室里再一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马一轩精彩的发言让教室里瞬间沸腾了起来,也让坐在角落里的程度听得如痴如醉。
“很精彩,真的很精彩,后生可畏。很感谢三位同学的发言。”田博士长长的呼了口气,继续说道,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并
且毫不动摇,这一点让我很欣慰。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遵从自己的内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说完,田博士站了起来,重新又走到了大屏幕前,指着上面的图片说,我还想在补充一点,“大家请看大屏幕。”
程度随着所有人,讲自己的目光一同焦距在了那块大屏幕上。
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浩瀚星海图,明亮的光圈上镶嵌着点点星斑,暗红色的彩光从光圈的中心氤氲开来,在黑色的背景下显得特别漂亮。
田博士开始说话了:“这是银河系,它非常美丽。它已经存在了150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不断的变换着,有爆炸,有消失,有新的星体出现。在这样的不断变化下,太阳系应运而生,它至今存已经存在了40多亿年。我们的地球和其他的七大行星就在这期间出现了。又过了很多年,地球上开始有微生物,有三叶虫,有爬行动物和海洋动物,直至有了人类。大家发现没有,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从无到有,从一种生物到另一种生物。后来我们知道,生物学家达尔文这一过程做了详细研究,并发表了著名的进化论,为人类解开了生物的秘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我最新研究中显示,我们所熟悉的这个银河系,可能存在着3个“同伴”,除了已经知道的大、小麦哲伦星系之外,还有一个“发光星系”,它可能在30-50亿年前被大麦哲伦星系吞并。被“吞并”的恒星以不同方式旋转,从而暴露出了它们的起源。大麦哲伦星系中的多数恒星周围星系中心顺时针旋转。但是不同寻常的是,有些恒星却是逆时针旋转。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这些恒星可能来自其同伴星系。我的观点是,这些恒星可能来自远古时期与另一个星系合并的残骸。换句话说,太空中的强势的星系正在吞并其他弱小的星系。银河系如此,太阳系亦是如此。再换一句简单的话就是,浩瀚的星空中每天都在上演着星球之间的弱肉强食。”
假设一下,月球与火星可能在很久之前的某一段时间内,已经被太阳系中的某一个星球所吞并和占领,并且可能已经改造了上面存在的生物,直到现在我们再去登陆寻找,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生命体了。因此我们可以想一想,当人类的眼睛真正到达那里时,它们或许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那满目疮痍外表可能预示着这个星球早已被掠夺殆尽,原居民被灭绝,资源也已枯竭。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我想星球不会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去干这些事,能干这些事的只有掠夺者,这些掠夺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星生物。”
“哇。。。。。。”
“喔。。。。。。”
教室里顿时炸了锅,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响彻在每一个角落。就连程度也被感染到了,不由得虎躯一震。
田博士的这一番言论真是“心中有丘廊,平地起惊雷”,震惊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可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一惊天的言论时,只有一人却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那个人就是刚才发言的马一轩。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