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游之传奇大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五章 儒!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到鸿钧道人怀疑的话,也看到众人质疑的眼神,菩提祖师却是没有再次争辩,而是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诸位不相信贫道,贫道便将我那徒儿叫出来给诸位见一见,正好他的积累也到达极限,无法在进一步,需要外出寻找契机突破成圣了,也没有必要再藏在贫道的小千世界中,还请诸位道友见一见贫道的徒弟!”

    说着,菩提祖师一挥手,身前瞬间出现了一道空间通道,接着,便听到菩提祖师道:“仲尼,出来见一见诸位道友吧!”

    菩提祖师话音刚落,便立马见到一个身穿粗木麻衣,头戴纶巾,看起来大约六十来岁,一手拿着一本书,一手拿着一支笔,一副读书人打扮的男子走了出来,一听到这个名字,悟空便心中一动,难道是他?

    果然,一看到那个人,太上老君便首先说道:“原来是仲尼啊,当年,你过世以后,贫道立马派出门下弟子在地府守着,想要接引你入我人教,可惜,门下弟子在地府门口守了数日,却始终不见你到来,就连贫道亲手掐算,也无法找到你的灵魂去了哪里,却不曾想,你竟然是拜入了这位前辈的门下,难怪啊!”

    却见那男子只是对着太上老君微微一笑,然后先是走到菩提祖师面前,恭恭敬敬的一拜,接着才对着太上老君行礼,道:“当年,多谢李道兄传道之恩了,虽然无缘拜入李道兄门下,但是李道兄之恩,在下一日不敢忘!”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道:“仲尼客气了,当初,贫道虽然传授了你一些东西,但是你却也帮助贫道明悟了自己的道,你我之间,不存在谁欠谁的说法,仲尼不要在意!”说着,太上老君对着众人解释道,“诸位也都知道,大约三千多年前,贫道曾化名李耳,进入凡间,一来感悟自己的道,二来传下道统,那段时间,也是凡间各种学说诞生最多的时候,号称百家争鸣!不过,就算是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仲尼的儒家学说也是最耀眼的几朵花之一!”

    却见仲尼对着太上老君一拱手,道:“李道兄过奖了,道兄的道家学说才厉害,纵观百家,再也找不出一门能够和李道兄的道家学说相媲美的存在,和道兄的道家学说比起来,在下的儒家学说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却见太上老君哈哈一笑,道:“这如何能比?你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创立出一门学说,并将其完善,推出,贫道却是用亿万年的时间来推演自己的道,若是轻而易举的便被你们的学说赶上,那贫道那亿万年的时间岂不是都活在狗身上了?哈哈哈哈!不过,真不要说,若是贫道当初能够将仲尼找到,那他必定能成为本体的亲传弟子,可惜,错过了啊!不过,如果是仲尼的话,贫道倒是大概知道仲尼所走的道了!”

    仲尼笑道:“道兄没有猜错,在下走的正是儒道,与道家修元神,佛门修舍利不同,在下的儒道,修的乃是胸中的一口浩然正气,以胸中正气书锦绣文章!儒以文载道!”

    (ex){}&/  就在悟空想要继续询问什么的时候,突然眼前光芒一闪,却见刚刚消失不见的元始天尊和仲尼二人再次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可惜,从二人的表面上来看,根本看不出胜负,都和离开的时候一样!

    却听到鸿钧祖师说道:“不愧是道友推崇备至的儒道,果然厉害,而且,单论力量属性,虽然和佛门力量截然不同,但是一样克制那个世界的力量,可是,儒道也不过才刚刚出现,甚至就连攻击和防御的法门也少得可怜,哪怕是现在开始传道,万年之后,能起到的作用只怕也极其有限,道友如此推崇儒道,只怕到时候,儒道未必能达到道友的期待啊!”

    却听到菩提祖师哈哈一笑,道:“道友多虑了,老道既然在这个时候将仲尼推荐出来,自然是因为儒道虽然稚嫩,却一样有他的可取之处,虽然缺少攻击和防御的法门,但是人间却本就是以儒为尊,只要我等将儒道浩然正气的法门传播出去,凡间便会诞生一大批拥有浩然正气的儒生,虽然只有万年的时间,新生的儒生未必能出现多少高手,甚至能够达到仙人级别的也未必能有多少,但是儒家在某些方面却比佛家,甚至道家更有优势!”

    说着,只见菩提祖师袖袍一挥,身前瞬间出现了是个儒生打扮的年轻男子,这十个男子一出现,立马对着菩提祖师和仲尼拜下,道:“学生拜见师祖,拜见老师!”

    众人看去,却见这十个儒生的修为参差不齐,高的已经达到了天仙巅峰,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到玄仙级别,低的却堪堪达到地仙级别,分明甚至就连最简单的三灾都没有度过一次!在座的所有人中,随便一个出手,都能轻而易举的将这十个人团灭,顿时不由得看向了将这十个人召唤出来的菩提祖师,等着他解释!

    却听菩提祖师说道:“他们十个,乃是仲尼在老道的小千世界中所开的学院中的三千弟子里随机选择出来的十位,接下来,就让他们十个给诸位见识一下儒道,相比佛门和道门而言,最大的优势!”说着,扭头看向了仲尼,道,“仲尼,开始吧!”

    仲尼点头道:“是,老师!”

    说完,仲尼扭头看向了那十个弟子,道:“运起你们的浩然正气,齐声阅读《大学》!”

    那十个儒生齐声说道:“谨遵师命!”接着便开始齐声朗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