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道符文消失的瞬间,大风立刻开始缓缓变小,接着,乌云密布,刹那间便将这整个凤仙郡的天空都笼罩了起来。
接着,悟空再次打出了几道符文,射向了天空,不一会儿,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便直接从天而降,刹那间,天地之间便已经悬挂起了一道雨帘。
那其间风云际会,甘雨滂沱,好雨: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流洪。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槁苗得润,枯木回生。田畴麻麦盛,村堡豆粮升。客旅喜通贩卖,农夫爱尔耘耕。从今黍稷多条畅,自然稼穑得丰登。风调雨顺民安乐,海晏河清享太平。一日雨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
整个凤仙郡在大雨中欢呼鼓舞,只有悟空直接用法力笼罩了自己和玄奘,免得和他们一样成了落汤鸡,毕竟这凤仙郡的人许久都没有见过大雨了,那个样子很正常,悟空他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经常见大雨的,根本没有那么激动。
一行四人看着那整个凤仙郡上到郡侯,下到普通百姓,全都欢欣鼓舞,四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也颇为唏嘘,看得出来,这个郡候还是一个挺不错的人。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那整个凤仙郡才差不多安静了下来,那郡候也终于注意到了悟空他们,见到几乎所有人都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可是玄奘他们依旧一身干爽,更加惊为天人。
只听那郡候道:“多谢长老为我凤仙郡求雨,下官感激不尽!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上仙跟下官前来,下官为您安排一个住处!”
玄奘当即对着那郡候施了一礼,道:“郡候客气了,给我等找个寺院就好,也方便行事!”
那郡候却道:“这如何能行?老师同到小衙,自有洁净之处!”悟空他们推辞不过,师徒们遂牵马挑担,径至府中,一一相见。郡侯即命看茶摆斋。少顷斋至,那八戒放量吞餐,如同饿虎,唬得那些捧盘的心惊胆战,一往一来添汤添饭,就如走马灯儿一般刚刚供上,直吃得饱满方休。
吃过饭后,悟空当即开口说道:“郡候,俺老孙虽然给你求来了一次雨,但是也只是暂时解了你们的燃眉之急罢了,只是治标,并没有治本,你们的情况,俺老孙差不多清楚了,你们这里三年没有降雨,玉帝的性子,就算是大旱,也最多不过一年。”
说到这里,悟空顿了顿,继续开口道:“玉帝的性子,俺老孙也颇为了解,虽然那家伙有点小家子气,但是也算是一个负责任的三界至尊,就算哪个地方注定应该有大旱,也不可能像你这里一样,连续三年大旱,定是你们这里得罪了上天,若是不解决了这个问题,俺老孙也不可能长久的住在这里,所以,俺老孙离开以后,你们的大旱依旧还需要继续!”
(ex){}&/ 悟空当即开口道:“这就对了,每年十二月二十五可是玉帝出巡的日子,你给玉帝祭祀了,玉帝当然要尝尝你的贡品,可是你想想啊,你正要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人把饭桌给推倒了,还把狗叫过来,当着你的面喂狗吃了,你气不气?”
那郡候当即大惊道:“那怎么办啊?”
悟空笑道:“不难不难,但只作善可解。”
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凭老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也。”
悟空道:“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作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释,不久天即诛之,性命不能保矣。”
那郡侯磕头礼拜,誓愿皈依。当时召请本处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玄奘也与他念经。一壁厢又出飞报,教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善声盈耳。
悟空却才欢喜,对八戒沙僧道:“你两个好生护持和尚,等老孙再与他去去来。”
八戒道:“猴哥儿,又往那里去?”
悟空道:“这郡侯听信老孙之言,果然受教,恭敬善慈,诚心念佛,我这去奏玉帝,消了这郡候的罪孽!”说完,悟空直接腾空而起,向着南天门飞去。
却说悟空一路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早见护国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圣,取经之事完乎?”
悟空道:“也差不远矣。今行至天竺国界,有一外郡,名凤仙郡。彼处三年不雨,民甚艰苦,老孙欲做个好事,看看那郡候犯了什么罪过,居然惩罚那凤仙郡三年不得下雨!”
天王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悟空嘿嘿一笑,道:“天王放心,老孙自有自己的计较!”说着,径直向着南天门内闯去。
天王不敢拦阻,让他进去,径至通明殿外,又见四大天师迎道:“大圣到此何干?”
悟空道:“因保唐僧,路至天竺国界,凤仙郡无雨,郡侯召师祈雨。老孙欲做个好事,看看那郡候犯了什么罪过,居然惩罚那凤仙郡三年不得下雨!”
四大天师道:“那方不该下雨。”
悟空笑道:“该与不该,烦为引奏引奏,看老孙的人情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