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狼捉回了两只羊,南天说:“午饭已经做好了,晚饭也吃不了两只吧?”
“我等着用它的皮呢,肉吃不了放到明天吃,反正也放不坏。”
午饭后,一狼吸收完阳气和练了三遍精神力后,就开始杀羊取皮做衣服。
晚上时,一狼就换成了羊皮衣。里面套件布衣,羊毛向内,皮子向外。那笑呵呵的样子,让南天有揍他一顿的冲动。
“师父!羊毛可以做成细线,用来缝衣服。”
南天一看,可不,一狼用了两张羊皮做成的一套皮衣,边缘就是用羊毛线缝的。衣袖裤腿跟正常的衣服一样,这小子咋时候有这手艺儿了?要不,让他也给我弄一套?
“后天,也给你做一套?”
“不了。”南天假意推辞道,让儿子给自己做衣服,咋想都这么别扭!
“师父!我们养羊干嘛?不就是为我们所用吗?您捉回来后,除了喝羊奶,还没杀过呢。新生的十几只羊也长大了。”
南天没言语。
“师父,说定了,后天再杀两只。”
南天笑道:“你是羊肉吃上瘾了吧?”
一狼“嘿嘿”一笑,不言语了,真让师父说对了。
第二天,仍是在空旷处练习了半个时辰,这才又进了树林。
林间飞行,先不能快速,慢飞可以更好地体会飞行技巧。
他慢慢地飞起,升到与树冠相同的高度便停住了。
迈步向前走,仙力从脚底外发,随着脚向后移动,它的方向也逐渐向后上方移去。
待到该收脚时仙力则停止外发,改成另一只脚发力。这只脚前迈,踏空后再向外发力,另一只脚也是如此。
背部的外发都一直沒停。
这样,空中向前漫步就需要在身上布三处点。脚底两个点交替使用,交换的时间点正好一致,一个停,另一个开始。
一心三用,细细地体会。
待到即将接近前方的树枝时背部发力停止,利用惯性向前“移动”少许。
心中计算这“少许”的距离,同时,脚底的外发仍不能停。
这时,身体左侧向外发力,身子就向右飞去。
若想斜着改向,则是背部停发和侧身外发同时进行。身上仍有惯性,突生侧力,轨迹的方向就是斜方向。
前行、后退、转向、转身、上升和下降,他慢慢地进行,仔细地体会它们交替使用的时间点。
空旷处练习对时间点的拿捏掌握得不够精准,在林中才能更好地把握。
惯性和空气阻力也要善于利用,还有重力。
战斗身法为何最多,就是对各种因素处理的方案不同,说白了,就是外发点及发力时间链组合不同。
由此说,自己完全不必去学别人的仙技了,自己将独孤家族的身法绝技改造一下就行了?
飞行了三四刻钟,一狼降了下来。在一个朝阳草坡上躺下,仔细分析着刚才飞行时的状况,尤其是仙力收发时间点的掌控。
又想到,现在只是一个人平静飞行,若是遇到风该怎么做?还有,战斗时自己向外攻击对飞行的影响,敌人攻击对自己的又有何作用?
过几天瞅个机会,跟师父空中对练下,增加些实战经验。
“穿柳分花”就是战斗身法,若搬到空中,该如何组织发力点链?他慢慢地推衍着。
刚才,因为一狼的飞行,惊走了飞鸟。现在,这里平静了,它们又回来了,自由地在空中飞翔,有的在树枝间嬉戏。
它们一下子吸引了一狼的目光,飞机就是受鸟的启发才发明的,我可不可从飞鸟身上学习飞行技巧呢?
细心观察飞鸟的动作,分析鸟与空气之间的种种关系。
不知过了多久,南天来到他的身旁,“你在看什么?”
一狼示意他小声点儿,“我在观察鸟怎么飞的,师父!过几天咱们在空中对练下,让我体会下战斗状态下的飞行。”
“行呀!随时奉陪!现在,该回去吃饭了吧!”
一狼一愣,午时了吗?
南天苦笑道:“你看看天?连到中午都不知道?”
一狼嘿嘿一笑,翻身爬起,与师父一起向外走。
出了树林,一狼说:“师父,我家传的身法可以在空中用,只是与空中飞行技能的融合上,尚有几处不明白。”
“唔?那你演示下,咱们再一起分析分析其中的飞行技巧。”
一狼闻言在空旷处走起了“穿柳分花”,南天仔细观察着,揣摩着。
一狼演示后,与师父边走边聊,南天仔细说了他的看法,一狼边听边想。
隔了两天,一狼果然杀了两只羊,给南天做了套衣服。给师父送去时,南天没有任何表示。
可他第二天就穿上了,一狼心道:默许了?那过几天再杀八只,给两人各做套被褥。这几年,都是将就过的,他真受够了。
不知请示,先宰了再说,等到被子给师父时,他就不反对了。对了,分四次杀,这样,至少大半个月就有肉吃了。
想想口水都直流。
一狼每天上午到林中练三四次飞行,每次两三刻钟,然后就回忆飞行的感受。找出若干个不足之处,然后一一改正。
五六天后,他在林间飞行得越来越快,也愈加自然从容。仍没急着训练家传身法。
又过了四五天,他将时间链掌握着更精准了些,这才在空中施展“穿柳分花”。
先在空旷处丈许高的空中施展,这样,即使摔下来,也不会受重伤。
第一遍施展,极为生涩,有几次差点儿掉下来,好在晃悠悠地完成了。
他落到地面,仔细回想自己飞行的经过,与自己分析的逐一加以对比。果然有许多出入,细心分析下,再次起飞,慢慢地施展“穿柳分花”。
这样,一上午飞行了四次。午饭时,给师父说了试飞的状况,二人一起分析。
每天,都要试飞三四次,回来后再与师父探讨一番。
一连十天,都是在空旷丈许高的地方试飞。
这天,终于在林间试飞了,仍从慢速飞起,仔细体会外发时间和位置的转换。同时,又将重力、阻力和惯性考虑在内。
在空中连续施展了三次才落地,林间与空旷处试飞的感觉就是不同。
在外面,转向自由掌握,在林间却得因地制宜,随树而变。
他的速度不快,就是便于感受飞行变化的细微之处。反复推衍,反复试验。
这样飞行了七八天,仍然不满意。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天,他又观察飞鸟,把自己假设成小鸟,反复分析鸟飞的细微之处。
对了,自已过分关注自身的变化,对外在的环境关注不够,考虑的不多。。
还有,自己新悟的“秋风剑”剑意也要融入其中。
身剑合一,才是剑客的中级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