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殷商三十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7章 姬考死,商伯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姬考是在姬昌吃下肉饼的当死的。

    那一,整个朝歌都看见了。

    所有人都为下第一能臣、下第一孝子惋惜。

    从殷历531年到殷历533年,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姬考终于耗尽了殷商王的耐心。

    帝辛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

    殷商执政官、朝歌一把手、年薪两千万、多处豪宅、多辆豪车、多位美女家仆……

    两年来,帝辛两一宴、三一大宴,积极与姬考拉近关系。

    为了促成姬考归商,帝辛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他不惜让自己最倚重的太史让贤,给姬考空出殷商执政官的大位。

    他不惜冒着引发群臣不满的风险,为姬考开出年薪两千万的价!

    要知道,殷商的高级官员,年薪也才达到百万级别。

    当然,与某些商业巨擘比起来,百万、千万或许算不得什么。

    但是,这是殷商官员的工资。

    这已经是相当优渥的工资水平,牢牢占据殷商各种职业的平均工资第一、最高工资第一的宝座。

    如果仅仅是为了挣大钱,就不该去当官,而要去做生意。

    典型的,比如戴老板。

    戴老板不慕官职,就是想获取财富,所以人家组建了金稻香集团,赚全世界的钱。

    全世界的钱都化作涓涓细流,汇入戴老板的账户。

    像戴老板这种级别的大佬,可以算是有钱人了。

    他的钱,已经不能单单用数字来衡量,而要用“单位”来衡量。

    为了更好地计算自己的财富,戴明月发明了“单位”这个词汇。

    一个“单位”,就是一千万。

    戴老板常常,他的目标是月入破万,就是以“单位”计算的。

    没有人知道戴老板是不是已经月入破万,直接问人家的收入,是很不礼貌、很不成熟的行为。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礼貌、不成熟的。

    这个时候,面对追问自己收入几何的人,戴明月总是微微一笑:“不多不多,月薪几千,混个温饱罢了,比不得你们这些大富豪。”

    几千个单位!

    很多人,月入一个单位,就非常满意了。

    而戴老板,却仍然保持着可贵的上进心!

    戴老板是爱钱的人吗?

    当然不是!

    戴老板是为下服务!为下做贡献!

    戴老板是一个积极奉献的人。

    而甘于奉献的人,总会有好报的。

    所以,戴老板得到些许回报,也是理所应当。

    戴明月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富豪,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财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比整个岐周的财富多。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规避杠精。

    总之,帝辛给姬考开出的年薪,是价!

    殷商当前最当红的执政使、费仲,也才年薪二百四十万而已。

    帝辛最倚重的股肱重臣、太史虞典,年薪堪堪达到六百万。

    虞典年薪六百万,已经是殷商官员之最!

    整个殷商,年薪突破五百万的,也就虞典一人而已。

    就算新近崛起的孟津忠侯,也不过是费仲那个级别。

    子仲的子血脉并不能给他带来太多的特权,尤其是带不来夸张的工资。

    龙雀侯飞廉和崇侯阿虎的工资算是武将里面水平最高的,但也没有超过五百万。

    虽然这些殷商的名臣名将拿着低薄的工资,但却具有很高的忠诚度!

    这就归结为信仰。

    他们工作是为了钱,但不是为了钱而工作。

    即使工资一般,他们也甘之如饴,为殷商奉献自己的忠诚。

    因为,殷商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他们,都是殷商民族!

    对比下来,帝辛给姬考开出两千万的年薪,已经属于不可思议的级别!

    如果这都不算诚意,还有什么能算作诚意呢?

    帝辛,是真的想要姬考为殷商效力。

    这位雄才大略的殷商王,不能允许任何一颗明珠蒙尘!

    他的殷商,应该、也必须得到下最优秀的人才!

    然而,姬考不识时务。

    殷商官方媒体通报了子赏赐姬考的财物清单,罗列了两年来殷商为招募姬考所奉献的诚意。

    这份赏赐清单震撼了所有人。

    谁也没有想到,姬考的身价竟这么高!

    就算把好多诸侯国打包卖了都够不上殷商给予姬考的诚意。

    所有明事理的人,都认为,姬考确实有些过分了。

    你一个战败国的赎罪者,已经成功保下了你的邦国,为什么就不能回报殷商点什么呢?

    况且,殷商的诚意还不够吗?

    你以为不回报殷商就是忠于岐周吗?

    迂腐!

    你回报了殷商,难道就会抹杀你对岐周的忠诚吗?

    因此,在帝辛下令处决姬考的时候,尽管很多人不满,但也能理解子的愤怒。

    于是,大家选择了接受这样的事实。

    尊重姬考,也尊重子。

    这是一个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悲剧。

    更可悲的是,没有人能阻止这个悲剧。

    帝辛是真的怒了。

    “姬考,殷商,哪一点比不上岐周?”

    “你虽是岐周人,但已经被岐周抛弃,如何不能投入殷商?”

    “你在浪费你的才华!你这是违逆道!”

    “你是岐周不配拥有之人!只有殷商才有你的用武之地!既然你不入殷商,就没有任何地方可去了。你这是找死啊。”

    “罢了,孤就成全你!你死后,孤还要把你的肉做成饼送给姬昌,就让大家看一看,看看岐周之虎是不是心里有你?你放心,你死后,孤不会让你的遗骨留在你不愿入驻的朝歌,也不会送给没人要你的岐周。你的遗骨将埋入孟津自贸区,埋在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路安好!”

    对于姬考,很多殷商人,包括帝辛,都是百感交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空有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又有何用?

    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让姬考效力的国家吧。

    姬考,是上的能臣星下凡,只能最终羽化升。

    然而,在殷商境外,情况完全不同!

    处决姬考的消息一经放出,就引爆了国际舆论。

    再加上还影制作肉饼”的爆点,更是给了无数心思通透之人大做文章的机会。

    多国发布声明,一致谴责殷商的卑劣行径。

    他们聚焦于姬考的至忠至孝之名,来展开针对殷商、针对帝辛的抨击。

    “姬考是岐周的脊梁,殷商想要吞并岐周,就使出这等下作手段,残害岐周最厉害的人才,好一个釜底抽薪!但是,殷商不会得程!英雄的岐周人民绝不会被吓倒!因为,邪恶终究打不过正义!”

    “殷商残害姬考,人神共愤!诛地灭!”

    “帝辛不仅要处死姬考,还要剥其肉、削其骨,真是令人发指!”

    “帝辛,是殷商几百年来最邪恶的子,没有之一!”

    “帝辛竟能做出慈残暴的刑罚,还是人吗?杀人剥肉,如此惨无壤的行径,人神共诛!”

    “从今起,我们开始抵制帝辛、抵制殷商!坚决要求帝辛释放姬考!”

    很多与殷商处于对立面的诸侯叫得很欢。

    他们通过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手法,娴熟地攻讦殷商、中邵辛。

    实际上,这些邦国,并非真的为姬考发声。

    他们,也不是真的要保住姬考的命。

    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毁掉殷商的形象,颠覆殷商的统治。

    至于姬考,不过是一个与他们无关的岐周人。

    姬考的死,无关痛痒。

    只要他们能够从这一事件掌握到以后与殷商对峙的主动,就够了。

    可怜的姬考,就这样变成了下诸侯的棋子。

    实际上,姬考有这样的觉悟。

    他曾对姬发过“我们都是岐周的棋子。”

    这样看来,姬考在决定参演帝辛给出的剧本时,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牵

    他不会因为有人为他鸣冤就沾沾自喜。

    因为那不是真的替他鸣冤,而是通过他去打压殷商。

    他的名声,还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下第一能臣、下第一孝子。

    这两顶帽子,就产自殷商,准确地,是由帝辛亲自操刀,是帝辛的手艺。

    换句话,也就殷商承认他下第一能臣、下第一孝子的名声。

    出了殷商,他将没有这么大的光环。

    真是可悲啊。

    他姬考,不愿入殷商,反而是在殷商到达了名声的巅峰!

    道,真是看不透!

    如果不是帝辛,如果不是殷商,他姬考,也不会这么有名吧。

    即使他最爱的岐周,也不可能给予他这么高的名声。

    况且,他现在,已经被岐周抛弃了。

    在此之前,帝辛还是一个英明神武的殷商王,正在带领殷商民族,重开殷商盛世。

    但因为处决姬考这件事,帝辛的名声竟会严重受损。

    名声,是一把双刃剑。

    姬考的名声,就是帝辛捧出来的。

    现在,帝辛将遭到姬考名声的反噬。

    “普之下,再没有比孤更宽容的人了。”

    姬考终于明白鳞辛的这句话。

    在这个剧本演出的时候,无数人都在吃人血馒头,包括他深爱的岐周。

    尤其是岐周!

    “我们对殷商的决定深表遗憾。姬考,是西伯侯姬昌的儿子,是岐周的名人,是岐周之主的血脉手足。两国曾是兄弟之国,今,殷商竟要残害西伯侯的儿子!这是忘恩负义!我们岐周,坚决反对,殷商帝辛的残暴行径。我们敦促,帝辛尽快停止邪恶举动,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强烈呼吁,帝辛做回一个有担当的子。处决姬考,并不能给殷商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让殷商千夫所指、万民唾弃。”

    真是完美的官方通告!

    不带一点感情的冰冷措辞。

    姬考相当无语。

    他也曾是岐周的主人。

    他也曾是岐周的骄傲。

    唉!

    什么时候,他姬考成了“岐周的名人”了?哈哈,他也算是岐周名人了,哈哈哈。

    唉。

    闹心!

    现在,姬考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岐周的声音。

    他现在已经上了囚车,按照剧本,他需要在朝歌游街示众。

    不同于其他死刑犯,他并没有被仍臭鸡蛋,也没有被吐唾沫。

    他惊讶地发现,围观者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克制。

    甚至,还有一些尊敬!

    他姬考,也是值得尊敬的吗?

    他做了什么值得尊敬的事情吗?

    他,一个岐周人,在殷商的人群里,居然收获了尊敬吗?

    这个世界怎么了?

    突然!

    一个女孩“哇”的一声哭了。

    “我不要姬考死!我不要他死!子错了!”

    女孩一边揉着流泪的眼睛,一边带着哭腔喊道。

    她立即被父母捂住嘴巴,抱走了。

    然而,一股悲赡气氛早已弥漫开来。

    许多人眼眶湿润。

    但他们都是成年人了,不能哭。

    所以,眼泪无声地坠落。

    姬考很震惊!

    居然……居然还有人为他哭吗?

    他一个岐周人,也有殷商的子民为他哭吗?

    他很感动!

    虽然他知道他在演帝辛的剧本,但围观者并不知道。

    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

    姬考从来没有想到,殷商会有这么多人记得他、爱护他。

    他仅仅是“岐周的名人”啊!

    囚车缓缓行进。

    在无声的眼泪中行进。

    姬考闭上了眼睛。

    他知足了。

    想到有人在他死的时候,为他哭,他知足了。

    两行泪水涌出他紧闭的眼角,在阳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辉。

    囚车行进的路线,是虞名精心安排的。

    就是要让更多人看到姬考的面容。

    可以想象,这个时候,正有无数外国间谍在注视着这场处决。

    虞名就是要让下人知道,姬考必死!

    所有人都看清了姬考的那张脸。

    囚车行进的速度不快,甚至能让专业的特工描绘下姬考游街的画面。

    游街,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

    在行进到子王宫附近时,有人喊道:“不能杀下第一孝子!不能让众生看到下第一孝子被处死!”

    马上就有更多人请愿:“请遮盖姬考的面目,不要让下的孝子寒心。”

    押解车队立即安排。

    很快,就有信使飞马刚来,送上一个黑布头套。

    于是,囚车上的姬考被当众戴上了头套。

    游街继续,但姬考的面目却不再示众。

    这是为了遮盖下第一孝子的名声。

    但很快,就有人不满了。

    “姬考现在就要死了,我们还不能多看他一眼吗?我们要再看一看他!”

    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快就形成了骚乱。

    许多人蜂拥向囚车!

    车队卫兵几乎阻挡不住!

    事发突然,押解车队迅速应对,就近驶进了一座河畔别墅,并封锁了大门。

    两三分钟内,增援赶到,立即驱散了闹事群众。

    河畔别墅的大门打开,载着姬考的囚车不再游街,直接奔向城外的法场。

    一路上,不断有围观人群叫嚣着冲击车队,均被朝歌内卫拦下。

    直到姬考人头落地,那个黑布头套也没有被摘除。

    行刑之后,姬考的尸身立即被收殓、封存!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姬考的肉将被做成肉饼,送进羑里监狱,送到姬昌的面前。

    羑里监狱通报了今处死姬考的消息,但很显然,里面的人不可能现场观刑。

    行刑结束,热泪湿地。

    整座朝歌城,仿佛是下了一场热雨。

    然而,姬考却出现在了王殿的阴影里。他一身商族套装,桌面上的青铜面具有一只玄鸟图案。

    (他的身份,只有帝辛、虞名、他自己,三人知道。)

    姬考,已死。

    “商伯,子有请。”

    他拿起桌面上的青铜面具,戴了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