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敬殿外的雨势渐渐弱了下去。
整片夜空开始变得澄澈如洗了起来。
殿内,萧湛锐目中的杀机不过一闪而逝,被他很好地给掩饰了起来。
在座的权贵们只看到萧湛棱角分明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极为爽朗地对白夜笑道: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本王将这五千战马赠与少阁主,也算是宝马赠英雄,想来在这洛阳城中,除了少阁主之外,也没有哪个年轻才俊能配得上本王的宝马。”
萧湛所言看似耿直,但不动声色之间却对白夜进行了捧杀,将其推到了大周年轻一代的对立面上去。
站在一旁,沉默了许久的上官青云闻言,狭长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尽管先前是白夜替他解了围,使他免于沦落到被韩让逼问到出丑的境地。
可是,对于上官青云这种身处高位已久的权臣来说,白夜的做法非但不会使他产生些许的感激,反而会令他产生怨恨。
于是,他很自然地便向前踏出了一步,打算开口应和萧湛之言。
可他正欲出言之时,却听白夜语气平静地对萧湛回答道:
“南平王殿下实在是高抬小子了…我大周人杰地灵,比小子优秀的年轻俊才犹如过江之鲫,单说这洛阳城内,才学品行上胜过小子之人便不计其数。”
“哦?少阁主不必过分谦虚。本王实在是想不出,这洛阳城内还有哪位年轻俊杰,竟是比少阁主还要优秀?”
萧湛仿佛是打定了主意一般,一定要对白夜捧杀到底。
高坐在御座上的皇帝听到萧湛的追问,正欲打断两人间的对话,却见白夜忽然转身,目光炯炯地直视着挪了位置的上官青云。
如此一来,萧湛与在座权贵们的目光,也随之齐齐地落在了上官青云的绯红色官服之上。
刹那间,上官青云忽然生出一种不太妙的预感。
而就在下一刻,他便听到白夜提高了音量说道:
“想来南平王殿下久居北地,应是不知我洛阳城中有一举世无双的大才子,其人名曰上官言,正是这位上官大人的嫡长孙…”
上官青云听到白夜所言,忽然生出一种掐死对方的冲动。
但白夜的话却并没说完——
“…虽然小子不
曾见过上官言世兄,但在这宫里却常常听闻世兄的才名…
本来这次比试定的是上官言世兄代表我大周出战,但由于某些缘故,才不得已换了小子…但论起才学来,上官言世兄不知要胜过小子多少……”
白夜的语气很诚恳,好像发自肺腑地佩服那上官言一般。
而萧湛闻言,看了看白夜,又看了看欲言又止的上官青云,便颇几分玩味地说道:
“少阁主所说的上官言,本王倒还真没听说过……”
他边说着,边转过了头,对北魏使团中的一个三角眼男人开口问道:
“子和,莫非是本王孤陋寡闻,才会不知上官言这般,连少阁主都推崇至极的俊才?”
被萧湛唤作子和之人,乃是北魏派遣在大周的常驻使臣,在这洛阳城中已生活了十五年之久。
三角眼男人闻言起身,对萧湛直言不讳地回答道:
“王爷,这上官言是上官大人的嫡长孙倒是不假,不过,却未必是素有才名…
起码下官在这洛阳城待了十几年,却从没听说过上官言公子的一诗半词,不过,诸如一掷千金买下玉音院头牌之类的风流趣事,下官倒是听闻过不少……”
“咳咳!!”
三角眼男人的话语被骤然而起的咳嗽声给打断。
萧湛饶有兴趣地看了看猛咳不止的上官青云,突然对眼观鼻鼻观心的七位大儒发问道:
“不知七位先生以为,我大魏的柳通先生,与这上官言公子相比,谁人才学更高?”
七位大儒闻言,先后回答道:
“哼!萤火岂敢与皓月争辉!”
“这上官言差柳耆卿远矣……”
“若是上官言公子能够用心钻研学问,二十年后,或可赶上柳通。”
……
七位大儒或直言不讳,或语气委婉,但答案却都是一样的——
通俗点来说:以才华来论,这上官言在柳通面前连屁都不是!
萧湛很满意七位大儒的回答,也没去管脸色变得很难看的上官青云,对白夜笑道:
“看来并非是本王孤陋寡闻,而是少阁主被人蒙蔽,误信了些虚假之言了吧。”
白夜此时已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成功让这上官言替他挡枪,于是,
便也笑着回道:
“或许是如此吧……”
两人相视而笑,眼神中包含着诸多难以言明的内容。
上官青云在旁看着这萧湛白夜二人,一唱一和之间便将自己最器重的嫡长孙贬的一名不值,心中不由感到怒火中烧。
而那三角眼男人却也突然插嘴道:
“王爷,依下官之见,这上官言公子可能在诗词之道涉猎不多,故而才极有自知之明地没来这庄敬殿与柳先生比试……”
上官青云听到这话,再难保持平和之色,狭长的双眼闪烁着怒火。
萧湛与白夜二人的身份都极为特殊,因此他即使身为大周朝的左相,也奈何不得这两人。
但你一个小小的五品驻使算是哪根葱?老夫的嫡长孙也是你能蔑视地了的?
但他正要发作之际,却听皇帝突然开口说道:
“既然赠礼之事已定,那便开始正式的诗词比试吧。”
皇帝所说的乃是肯定句,自然便是金口玉言,不容置喙。
上官青云强忍着怒意,恨恨地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萧湛和失魂落魄的韩让,也一同坐回到了北魏使团之中。
庄敬殿上,此刻便只站着柳通与白夜二人。
不多时,便有四个身壮如牛的太监,合力抬着一个一人多高的大木箱子,进入了这庄敬殿内。
白夜打眼一看,却发现这木箱子内部乃是被几块纵横交错的木板隔开,形成了规规矩矩的九宫格,每个格子外都挂着金色的锁头,让人看不到格子内的东西。
而当这大木箱被放到了殿中央之后,端坐着的萧湛从袖中掏出了一块明黄色的绢布,交给了太监,使其将绢布上的大字展示在了殿内众人的眼前。
白夜看着绢布上那个霸气外露的‘三’字,心中知晓这便是北魏皇帝的手书。
而皇帝白恒也顺手写下了个‘一’字,交给了宫长秋。
七位大儒随之一同起身,站在了大木箱前,互相确认了格子外的金锁并无问题后,开锁取出了格子中的蜡丸,将蜡丸里密封的一张绢布拿了出来。
七人中的为首者看了一眼绢布上的字迹,而后对白夜与柳通说道:
“我宣布,此次诗词比试的题目,是‘梅兰竹菊’。”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