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半日,李三将京中大家闺秀的画像尽数摆在了皇后的寝宫。
穆昀萧听到消息,怒气冲冲的来到了椒房殿。
采凝正看的画像起劲,蓦然间,光被遮住了。她回头,瞧见穆昀萧黑沉着脸站在自己身后。
“裴采凝,你什么意思?”穆昀萧怒气冲冲的将满桌子的画像扫落在地。
“穆昀萧,你发什么疯,我好不容易的收集来的。”采凝俯身去捡。
穆昀萧猛然将采凝拉入怀中,命令道:“不许捡。”
宫女太监们第一次见陛下和皇后吵架,都躲得远远的。
采凝哎呦一声,“疼…”
穆昀萧猛然松开了手,但面色还是阴沉的,冷着脸不去看喊疼的人。
采凝冲他笑笑,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按他坐了下去,然后拿起放在榻上,唯一幸免的画像,展开在他面前问:“你觉得这个姑娘好看吗?”
穆昀萧火气更大了,别过脸,不说话。
采凝看他生气的样子,觉得甚是可爱,突然俯身亲了他一口,撒娇道:“到底好不好看?”
穆昀萧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道:“你就是色诱,朕也不会同意的。”
“哦,这样呀!”采凝自己坐了下来,淡淡道:“那你以后都睡在勤政殿吧。”
“裴采凝,你休要得寸进尺。”
“那你说好看不好看?”
穆昀萧蔫蔫的坐在了采凝身边,怨念的吐了一个字:“丑”。
“丑?穆昀萧你什么眼神。”采凝展着画卷,越看越觉的淡雅清丽。为了让话题继续下去,她决定不逗他了,继续道:“你觉得和阿昭相配吗?”
“阿昭?”穆昀萧转头看向采凝。
“对呀,你自己孩子都有了,阿昭可是连婚都没成呢。”采凝揶揄他:“这么不知道体恤兄弟,真不知道阿昭怎么那么死心塌地的为你卖命。”
“我有这么差劲吗?”穆昀萧知道那些画像不是给自己选妃用的,顿时心情大好,又听采凝数落自己,乖乖的向那副画像看去。
画卷左上侧写着:年二十一。
为了表现的自己不是那么的随意,也是体恤兄弟的,穆昀萧开始挑毛病:“二十一,太老了。”
“老?她可比我还小一岁呢!”采凝一个眼神瞪了过去,质问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我老了?”
糟了!
穆昀萧急忙解释,“凝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以应当成婚的年岁有些大,你当初嫁给我的时候可才十七。你看她年岁这么大还没有成婚,是不是有什么隐疾?”
“才没有!”采凝放下画卷,握住了穆昀萧的手,“这些年,好多媒婆去提亲,都被她给回绝了。我还听闻,当年你们在匈奴失踪,她日日去寺中祈福,有和尚听到她诵经的时候,口中念的是杨昭的名字。”
“她喜欢阿昭?”穆昀萧看了一眼画卷的落款,“苏家次女。苏家也算是文豪世家,想来家教不错。”
说到这里,穆昀萧疑惑道:“她既然喜欢阿昭,父母为何不差人去说亲。”
“苏家虽是文豪世家,但朝中并无人任职。”说到这里,采凝压低了声音:她的父亲当年与母妃有同师之宜。当年母妃出事之后,苏家也被免了职,多年来,不曾与朝中大臣有过来往,更不用说去高攀杨国公家了。现在当年之事已经平反,她的画像才能被送入宫中。而且,这等女儿家心事,她也未必会让父母知道。”
没想到这些自己都不曾知道的事,凝儿都在替自己想着。穆昀萧抱住了采凝道:“那就她吧,我明日给他们赐婚。”
“什么赐婚。婚约最重两情相悦,你再给我弄砸了。”采凝推了他一下,不满道:“这些时日,杨夫人给杨昭寻了多少门亲事,都被他给回绝了,你知不知道?他根本就不想成婚。”
“那你还给他张罗这事。”穆昀萧被采凝弄糊涂了。
“他不想成婚,你就不管他了?”采凝瞪了他一眼,解释:“他不想成婚是心结。他觉得自己断了一条臂膀,不好耽误任何一名女子。”
穆昀萧沉默了,那条臂膀是杨昭为了救自己断掉的。
采凝并不知道其中原因,继续道:“所以,得消了他的心结才行,心甘情愿的娶才行。我打算过几日将画像中的姑娘都约到宫中来见见,你帮我把阿昭约来好不好?”
穆昀萧搂紧了采凝,温柔道:“好。”
采凝也搂紧了穆昀萧,突然,她想到了刚刚谈到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闷声道:“穆昀萧,我现在老吗?”
穆昀萧还在想杨昭,愣了一下,道:“怎么会,凝儿是最漂亮的。天下女子,无一人及得上你半分。”
采凝对他愣了一下的表情有些不满,悠悠道:“可总有一天我会变老,到那时候,你是不是就想要年轻漂亮的姑娘了?”
穆昀萧笑了,附在妻子耳边,柔声道:“凝儿,你在变老的同时,我也会慢慢变老,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是最相配的。”
……
皇后要大宴京中女子的消息,一时之间传播长安。朝中大臣各个精神抖擞起来,他们暗悔自己糊涂,不只有陛下这一条路可走,还有皇后娘娘那一条路。
朝中终于平静了下来。
这场宴会是采凝思虑良久的,她不只想为杨昭寻一门好姻缘,还想好好利用一下,让想入宫的女子统统杜绝当妃子的念头。
后宫宫宴那一日,一个个精心打扮的大家闺秀,全部脸色苍白的跑了出去。有胆小的小姐,还是被丫鬟搀着走出去的。
那一日,京中各个豪宅府邸,尽是女子的哭泣哀嚎之声。
天下哪个母亲不心疼女儿,哭泣声后,响彻在各个府邸的声音便是妻子怒骂丈夫的声音。吵因:不许女儿入宫。
一时之间,皇后善妒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连陷害当年还是定北王的皇上造反一事都被挖了出来,加之酒楼茶肆说书人的演义,皇后俨然成为了母夜叉的最佳代指。
家中若是有哪位女儿不听话,父母就会用“再不听管教,把你送到宫里当娘娘去”来吓唬,百试百灵。
天下男子,无论是朝臣、学子、贩夫走卒,都对皇上致以崇高的同情。可皇上却愈发的精神抖擞起来。
仿佛是一瞬间,让陛下选妃的动作烟消散。
丞相任命一事,三月之期将近。
(ps:宫宴的事情在杨昭篇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