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荣耀之英雄长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意剑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是剑招?”

    耀喃喃出声,接着又猛地甩头。

    这算哪门子剑招!

    “嘿。”

    楚朝撮了撮鼻子,笑道:“好用就行!”

    耀将疑惑的目光看向李白,李白仰头饮了口酒,朝耀笑道:“有剑在手,怎么就不算剑招了?”

    耀细细地琢磨着李白这句话,觉得话里大有意味。

    李白扭头和楚朝对视了一眼,后者双眼是一片恍然之色。

    李白刚刚传给楚朝的是一些剑招的防守之法,但这几式剑招内可没有楚朝刚刚做出的倒插剑的动作。

    这个动作,完全是楚朝刚刚在情急之时,临时想出的防御动作。

    但这个不像剑招的动作,在李白看来,却是有些感觉了。

    “懂了?”

    李白突然问道,楚朝沉吟了片刻,回应道。

    “应该?”

    李白了然地笑了笑,而一旁一头雾水的耀实在是忍不住了,他朝两人问道:“你们这是在打哑谜吗?急死我了!”

    楚朝嘿嘿一笑,朝耀问道:“我是不是剑道小白?”

    “是啊!”

    耀无比确定地点头,而楚朝再问:“那我刚刚的一些动作和你印象中的小白有什么不同?”

    耀闻言想了想,将楚朝和自己一开始练剑时候的模样对应起来。

    “一开始手忙脚乱,但慢慢地开始熟练起来。”

    “只守不攻,但最后却有无理手”

    耀想到这里愣了一下,嘴里开始不断地念叨无理手三个字。

    自己当初学剑的时候,按照老师的吩咐按部就班,一式一招都力求标准,哪会想出什么无理手来。

    李白看耀陷入思考之中,也不再打马虎眼了,笑道:“说是无理手,但从握住剑的第一刻起,只要是用剑做出的动作,不都是剑招的一种吗?”

    “自古以来,我辈剑士,从握住剑的那一刻起就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基础夯实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怎能够施展出让世人惊艳的种种剑招来?”

    耀听到这猛然抬头,双眼发亮,问道:“您是说”

    “对。”

    李白点点头,接着说道:“楚朝学剑太晚,若是按部就班地练剑,没个几年时光肯定入不了门,但他的境界修为、还有反应能力摆在那里,大可以走一个速成之路。”

    “我将学剑的路子分成两种,一种是世上千万剑士包括我在内都在修炼的“术剑”,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从一式式基础剑招开始学起,在剑道山林上不断攀登。”

    “而另一种,就是,楚朝要学的‘意剑’!’”

    “为什么只守不攻?因为在防守的时候,除了对自身的剑招不断熟练外,更可以准确地把握对手的招数,加入到自己的剑道理解中去。”

    “不拘泥于剑招本身,而是直直地用手中剑开出一条新路来,现在只是防守,但练到最后,就能反击了。”

    说到这,李白顿了顿,看向楚朝说道:“不过说是速成,但最后成就如何,还是看自己的领会,这条路,不看天赋,不看基础,更多是看那虚无缥缈的‘意’,你可能会领会得很快,甚至可以在短短时间内便赶上别人数年修炼的时光,但也有可能久久停滞不前。”

    “而且,让你练这种‘意剑’,更多的还是想让你多掌握种对敌手段,照我看,你入宗师后选的肯定不是剑道中的一种,不过若是能够学出点东西来,还是挺好的。”

    楚朝重重点头,面对李白口中的关切之意,他也不会刻意地表露在面上。

    但会铭记!

    一旁的耀看看这再看看那,心中有些羡慕情绪,但随即又被他甩在脑后。

    这一趟有机会跟在李白大人身后学习,真本身就是足以让世上无数剑客羡慕的事情了,自己若再不好好把握,那可真是不知好歹了。

    “来吧楚朝,就让我们一起走向剑道巅峰吧!”

    耀朝楚朝连连招呼,眼中战意和身上的那股中二之气愈烧愈旺。

    我甘心当你剑道的磨刀石,不过谁的剑能够磨得更锋利些,那可是说不准呢!

    “那就来吧!”

    楚朝哈哈一笑,受到这厮的影响,他都有些控制不住的自己的中二之气了。

    那旁的李白躺在剑上凌空漂浮,一手倒酒一手枕头,这位已经走在天下剑道最前列的剑客,看着开始碰撞的两道身影,眼中笑意一丝未减。

    这一日,程咬金的修炼秘境内,楚朝入剑!

    七日时光一晃而过,七日前在大陆轰动一时的堕世之主西域之战,热度也在这几天内逐渐地平息下去。

    对远在万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唐百姓们来说,这堕世之主曾经在长安城内落荒而逃,也没那么可怕嘛,值得这样瞎咋呼大惊小怪吗?

    当然,百姓们能有这样的想法,也有官方舆论一些导控因素在内,毕竟女帝也不想看到自己的臣民们天天在那杞人忧天而懈怠了日常之事。

    而像更远的东域和东瀛岛,那儿的百姓们就更加淡定了。

    毕竟他们现在连堕世之主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则新闻对他们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他们关注的重点更多地反而放在极道圣兽这件事上。

    自己国度有圣兽吗?是什么圣兽呢?有几只呢?长什么样呢?

    一时间在这些势力内,舆论们都开始为自己国度的圣兽是何物而争执不休,吵得面红耳赤,好不热闹。

    而在大唐,百姓们讨论最多的事情不是堕世之主,不是圣兽,也不是即将到来的女帝登基大庆。

    整个大唐都将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国都长安城内。

    在这里,十年一次轮换的东援军将接受女帝的检阅,承载着大唐的荣誉和光辉,向邻居东瀛岛进发,与那群祸乱天下的血族厮杀。

    而这次东援军之所以能够受到这么多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带兵将军。

    曾经和太宗皇帝一起转战千里开疆扩土,成为那座万民敬仰的凌烟阁内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之二。

    被大唐百姓们捧上神坛,家家户户门前必会张贴其画像。。

    被誉为大唐双壁,一生戎马无数的两位国公。

    秦琼尉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