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过去,那衙兵出来恭敬的说道:“府君请李郎君入衙相见。”
李洛道声谢,跟着衙兵入衙,几番穿堂过户,一路戒备森严,来到一间精舍门口。精舍上的门额题着三个汉字:“清庐堂”。
“请启禀府君,来客带到。”衙兵对门口的门郎说道。
那门郎扫了李洛一眼后进入精舍,随即出来:“请随我来。”
李洛又跟了门郎进入,连揭两道门帘,方进入一个檀香缭绕,暖气袭人的内堂。
一个气度雍容的中年男子斜靠书案之后的软榻上,此人一身宽松的锦袍,脱履着袜,左手一个小巧的暖炉,右手一册书籍。
这样子不像是在忙于公务案牍劳形的官员,倒像是个燕居读书的风流士大夫。不过闲适疏散之间,又颇有威严。
此时,他正一脸玩味的看着进来的李洛。这人当然就是江华之主,郡守郑律。
“小子李洛,拜见郑府君。”李洛大袖一甩,不卑不亢的长揖一礼,动作行云流水,潇洒之极。
“李郎君就近坐罢。左右上茶。”郑律淡淡说道。
“谢过府君。”李洛在书案对面跪坐,姿态整肃,而又落落大方。
郑律暗自点头。智海大师不但是他的灌顶佛师,还与他有恩。智海的举荐,他当然是一定要办的。智海信中已将李洛来历说的分明,郑律也对李洛有点好奇。
此时见到李洛风度俨然,气质不俗,举止得体,不禁生出几分好感。
“上师手书,本堂已阅。李郎君心怀百姓安宁,遂立剿匪之志,实乃后辈楷模。”郑律不轻不痒的夸赞道。
“不敢当府君赞誉,惭愧无地。”李洛虽是见过大世面的,可是面对郑律也感到有点压力。
没办法,人家握着他的生死荣辱。
江华岛虽然不过十万人口,但毕竟做过高丽行都。所以江华郡守是“低职高配”,郑律乃是从三品大员,比一般郡守高了整整一品,实打实的堂上官。这就是他为何不自称“本府”,而是自称“本堂”的缘故。
这样的高级政客,心思诡谲难明,喜怒无常,立场莫测,是小人物很难打交道的人。
(ex){}&/ 郑律道:“自今日起,摩尼乡八千百姓就托付给你了,好生做,好生做!”
“是。”李洛肃然道。
“有两件事本堂要嘱咐于你。第一件,不要于柳家交恶。摩北寨虽然也属摩尼乡,但却是柳家领地,你不但插手。”
“小子遵命。”
“第二件。如今海盗肆虐,剿不胜剿,防不胜防。对于剿匪之事,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贪功心切。搞得不好,就是坏了身家性命。”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让李洛不要太认真,不相信乡勇真能剿匪。
李洛自然还是口说遵命。心中却道:就是你们这些混蛋贪官才使得海盗嚣张。
“另外,都寨所每年只能截留四百贯税收,是以乡勇缺额太多。不过向来如此,你不必勉强满员,不出大错便是有功。”郑律说道,一边挥笔写下委任文书,盖上郡守官印。
接过委任文书,李洛这才松了口气。九品都寨官位终于是到手了。
“十万百姓俱受府君慈恩,府君大人日理万机,还请劳逸结合,保重贵体。下官不敢再多打扰,就此告退了。”李洛适时的提出告退,顺理成章的就把“小子”换成“下官”。
“且慢。待本堂再写份手令,教你到武库取弓五张,羽箭百支,直刀二十柄,长枪三十杆。”郑律刷刷写下一份手令,递给李洛。
这点武器看似很少,只够装备几十人。可郑律已经够大方了,其他都寨官一点都没有,全靠自筹武器。
当然,这些武器是公物,也不是郑律私有,他拿出来做个人情也不吃亏。因为他很清楚,以后李洛还会有好处孝敬,而且,李洛也算是他的人了。
“下官谢过府君栽培!”李洛倒是没想到郑律还批了一批武器给他,真是意外之喜。
李洛辞别郑律,跟一个文书先去吏事房办理任职手续,领取官服官印。
接着,李洛回到崔秀宁等人歇脚的面馆,把事情说了一遍,让众人一起去武库领取武器。
听到还有武器可领,都烈乌图等人顿时有些激动。
有多久没碰武器了?快十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