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唐开始的西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10章甲库谍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间谍在古时有什么称谓?叫细作。

    唐代的间谍机构,其实就是不良人。而唐代官府负责探案缉捕的,实际上就由县尉这类官员去实施。当时大县县尉下有大批专门实施探案与缉捕的衙役,小县则直接由县尉通过耆老、坊正(城市)、理正(乡村)、村正、保长、邻长来实施探案与缉拿。武成是小县,其县尉当然凡事得亲自出马,带着县衙衙役去办案。

    吕和昶在去武成前与其两个信亲胡原与姚明扬精心策划了一番,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行动方案。

    首先是想办法甩掉了那个惹事生非的尚九卿,为此他也费了点心思,照顾刑部尚书的面子,避免他与来俊臣间的关系闹僵。吕和昶明白,从利害关系的角度而言,刑部尚书对他们这些下边的人来讲,很重要。如他与酷吏来俊臣闹僵关系而被贬被杀,那他们这些手下人的下场也一样悲惨。所以,吕和昶自然对此也煞费心机。

    吕和昶采取都事姚明扬的意见,先让府里的伙夫做了一道用玉米面与婆婆丁搅伴,加醋填酸地蒸出几只窝头,再加一碗用烂白菜,冻萝卜之类炖制的汤。然后摆到自己的客厅里。

    完了,他就让府内人员请了尚九卿,让他在自己的对面坐下。

    “尚员外,”吕和昶毕恭毕敬地笑着:“刑部尚书让你带着一支人马去武成县办案,让我去协助你。”

    员外,应为员外郎,是唐代的一个官职,但尚九卿不是在册官员,也无力通过科举考试争取。这一点,刑部尚书实在无能为力。但为了讨好来俊臣,他也不顾下属的反对,硬是给这位街头流氓加了一个员外的尊称。

    “这是什么?”尚九卿奇怪地指着桌上的玉米窝头与烂菜汤问。

    “我们去乡下,得像乡下人一样过上十天半月,甚至几个月。但乡下人吃的多为这样的饭菜。”吕和昶笑着说:“我特地让人从那里弄一点来,你先尝尝,如觉得没什么,我们明天就出发。”

    “哦,”尚九卿端起盛窝头的盘子,嗅了嗅说:“吃这个?我总来没吃过,也不会吃这样的连狗都不愿吃的东西。”

    “可我们到了那里,就得吃这种饭菜呀。”吕和昶摆出了一脸苦相:“我也不想去啊,可尚书非让我去不可呀。没办法。”

    “那你难道不带着这里的米面肉菜去么?”尚九卿不以为然的说。

    “这样怎么行?我们去了,得住在农户家吧?农户的锅里全是这样的饭菜,我们能当着他们再做好吃的么?同时,我们也带不了那么多东西呀。”

    “那我不去了。”尚九卿愤愤地说。

    “可刑部尚书不准哪。”吕和昶摆出一副无奈的样子,说。

    “反正我不去了,我可以通过我姐夫跟尚书说一声。”

    “那行。”吕和昶暗喜。

    就这样,他们如愿甩掉了尚九卿,也免去了来俊臣找刑部尚书的麻烦。

    刑部尚书听了来俊臣的话,明白这些都是吕和昶设的套路,心里虽有气,但也不好发作。

    反正,他自己也觉得让尚九卿去,只是为了装装门面,让来俊臣欣赏而已。吕和昶说得很有道理,万一这个惹事生非的尚九卿闹出事,让崔剑锋抓住把柄的话,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不,来俊臣一替其妹夫说情,刑部尚书也来个顺水推舟,立即接受。结果,来俊臣也满面推笑地说了一大堆客套话,走了。

    就这样,吕和昶带着其人马,直奔怀南乡六合村而去。

    自然,他们被六合村最高长官陆桐接待,因六合村是大村,不像普通小村那样只设村正。而是依照唐代的村里的组织(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一个自然村为一村。),村正上面还设了一个理正,主要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

    听吕和昶的自我介绍,看他们亮出的鱼符,陆桐心里犯起嘀咕来。自从其村里发生命案后他心里一直坐立不安,大有大祸临头的感觉。

    现在来了刑部人员,他更不敢怠慢,忙让里内的公务人员,请一名厨师办一桌丰盛的晚宴接待。

    “你别紧张,”吕和昶看出了陆桐的心态,在宴席上拍了一下敬酒的陆桐,眯着眼笑道:“我们是来查天神下凡案的,与你村发生的奸杀案没什么关系。”

    “是为这事来的呀?”陆桐一直悬着的心才稍平息下来。笑着说:“这案不是崔公来查办的么?”

    陆桐只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小理正,当然不懂唐朝京师官场套路。见他们也是从洛阳来的朝庭高官,就当是一路人。

    “我们与崔公不是同一官府的。”吕和昶扫视一下桌上落座的随从与村里来陪酒的公务人员,压你声音说:“我们来这儿的事,你们得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崔公及其带来的官员。”

    “遵命。”落座的村官齐声回应。

    “你给我们找一户生活条件较好的大户,让我们悄悄住进去,不要声张。”吕和昶边喝酒夹菜,边把嘴挨近来给他敬酒的陆桐耳边,低声说。

    “行,我一会就派人去安排。”陆桐点点头,悄声应答。

    “不,不,”吕和昶摇摇头:“这类事,还是你亲自去布置吧,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好,我现在就去。”陆桐会意地点着头说。

    “别忙,等宴席散了,你才去。”吕和昶笑着摇摇头,耳语道:“散了宴,我们二人也好好聊一聊。”

    “好。”陆桐受lng若惊。

    此时,崔剑锋则仍在县衙前面的那家春来客栈里。此时朱广财已回洛阳揄相关不良人案卷去了。

    至于朱广财去偷案卷的事,崔剑锋并未反对。虽然都是从事探案与缉捕的机构,但内外有别,互相束缚。为了办案,他也不得不这样做。

    而吕和昶悄悄进住六合村的事,崔剑锋则浑然不知,仍蒙在鼓里。

    崔剑锋不知吕和昶悄悄进住案发地,吕和昶却早已得知崔剑锋的手下朱广财通过八百里加急通道飞速返京的消息。

    只因摧剑锋想了解的不良人结构与人员的文案,恰恰是唐朝刑部所管理的机密。而不良人本身就是刑部管辖下的一个分支机构。相当于今天的从事谍报工作的部门。

    当然,吕和昶还未把朱广财的急急返回洛阳的原因与崔剑锋想偷他们的机要部门及人员文案联系到一起。

    自从朱广财回洛阳搞不良人机构文案后,崔剑锋一直担心他出事,坐立不安。

    而朱广财刚过八百里加急江南东道北部一个接力驿站,就被那里的不良人盯上了。

    刚到洛阳皇城,在客栈,其马匹也被人偷去。这事与刑部是否有关,不得而知。

    不过,狄仁杰对此只以笑来报之。

    “我看,偷我们的马的事,肯定是刑部不良人搞的。”朱广财当时愤愤地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狄仁杰问。

    “为了不让我们与他们对着干吧。”朱广财没好气地说。

    “有这个必要吗?”

    “有,没了马匹,我们回不去了。这不是一般的马,而是八百里加急接力用的备用马。”

    “象我们这样的机关,难道连两匹马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么?”狄仁杰反问。

    “这,”朱广财被问住了。

    “如他们想阻止你,不让你们与他们对着干,那还等你到京师才下手偷马么?完全可以在你途中急奔时用箭射死你的马。”

    “哦,”朱广财似乎悟出了什么,点点头,说:“狄公说得有道理。”

    “凡事应多动脑子才行。”狄仁杰严肃地说。

    “那行,到时你只要帮我们解决两匹马,不耽误我们回去就行。”

    “这不成问题,问题就是你能偷出他们的不良人文案么?”

    “现在不好说,一会我去找我的老乡,让他帮我弄出来。”

    “你不认为这样风险太大么?万一被捉,你不但弄不到机密文案,甚至有可能立即被问斩。”

    “那什么办才好?”

    “你那老乡可靠么?如不可靠,我劝你尽快终止这种冒险的事。万一你的老乡不敢给你弄出朝庭机密文案,甚至向其上司报告的话,你有立即被捕斩首的风险。明白么?”

    “那狄公有什么高见?”

    “高见倒谈不上,但可以另想办法,设套。”

    “设套?”

    “对。”

    “设什么套?”

    “你就宴请他,然后找一个青楼女陪他。等完事了,就让青楼女挑事诬陷他,让他束手就范。”狄仁杰面落凶光,说。

    “可他是我的老乡呀。我怎能下得了如此狠心?”

    “不下狠心,那不是你死,就是他活。”

    “为什么?”

    “依我经历,你想让他偷大唐机要文案,完全没希望,结果只能是你被他们捉拿,立地问斩。”

    “这么严重?”

    “不严重,我还帮你出谋干什么?”

    “那我设计逼他弄出文案,他会不会因此而被问斩?”

    “只要他小心,这种可能性不大。”

    “那好吧。”

    “注意,千万不要逼他把文案带出刑部甲历库。”

    “为什么?”

    “朝庭各部门甲历库可不是一般人随便出入的地方,有严格的规矩,根本无法带出。”

    “那什么办?”

    “你那老乡在甲历库当什么差?”

    “也就是整理与归档存放各时期的人事与刑事文案的人员。”

    “他有调出查阅人事文案的机会么?”

    “这,我还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在甲历库搞文案整理与保存的差事。”

    “你得明白,如他无调用人事文案的能力,你千万别冒险行事,立即终止行动。”

    “明白。”

    “如有调用人事文案的能力,那就让他悄悄记住江南东道及各县的不良帅的姓名及住所。不要太详细,只记住大体位置就行。”

    “这什么行?崔都事要的是江南道各州县不良人详细名单的。”

    “我劝你们别贪大。”

    “让他只记少量不良帅名单,有用吗?”

    “很有用。”

    “为什么?”

    “因为,刑部甲历库的人员名单更新慢,难如实地说明实际人员变动。所以,只要把那些江南东道分管不良人的人员的名单搞清了,你们就可以从州县府偷真实的不良人名单。这样风险相对少。对你的老乡更安全。只要你不说,别人也不知。明白么?”

    “还是狄公高明。”

    “说实在的,我本不赞成你们偷文案,但考虑你们的办案难,我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地不问不闻了。给你想点子,我心里也感到很不是滋味。”

    “那好,”朱广财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压在其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这就去布置。”

    朱广财的这个老乡,叫杨六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人关系特别好。朱广财本想直说,但一想狄国老的提醒,就把提到嗓子眼的话咽回去了。

    他想按狄公的话,问他在甲历库干什么具体活儿,谁料,自己的发小却一脸严肃,说这是机密事,无可逢告。

    朱广财这才明白,自己原来的打算行不通,还是狄国老有远见。他也就下了狠心,设圈套,逼其就范。

    狄府派两个人来帮助他行事,这倒让朱广财更有信心了。

    他们先到城中一家有名的青楼找老鸨,以每天二吊半钱(2500文,相当于今天的500元)的方式请一个名为柳如眉的青楼女,让其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

    他们又对青楼女许下保证,成功后给其一两黄金(相当于今天2000元)。

    布置完毕,朱广财就事先约定的时间,在皇城一家豪华的酒店里摆了一桌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他的发小。

    杨六兴倒是按时如约来到,见朱广财摆了如此豪华的宴席,心里虽高兴,但多少有点过意不去。他明白朱广财的身份,是狄仁杰心腹,搞侦缉的。自己虽然在刑部甲历库视事,但相当于今天的内勤,比朱广财差一大截。

    因为是发小,虽然朱广财的身份令他畏惧,但作为发小,他也没想得太多,更不用说起疑心了。

    朱广财对自己的发小下套,心里总是有点过意不去。但一想自己的工作需要,也就下了狠心,热情地笑着给自己的发小端酒夹菜,尽量让其多钦酒。

    狄仁杰派来的两个手下,本提议让柳如眉来敬酒献歌,但朱广财怕其发小起疑心,也担心青楼女知道的太多,对自己与自己的发小不利。所以没答应。

    他们一直吃喝到夜三更(相当于夜十一点),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特别是朱广财,抵不住烈酒酒劲,刚过二更,他就显得昏昏欲睡,使得杨六兴不由地笑了。

    不过,朱广财仍一个劲地让杨六兴饮酒,直到杨六兴也东倒西歪为止。二人也就昏睡过去。

    其实呢?这些都是狄仁杰给朱广财点明的套路,目的就是让杨六兴在醉倒前看到朱广财酒量不行。以此避免杨六兴事后对朱广财怀恨在心。

    两人一醉倒,不不省人事,狄府伙计就把杨六兴抬到柳如眉的住处,让柳如眉按两伙计事先的交待,如此这般地应付去了。

    当然,狄仁杰也事先没让两伙计知道窃密之类事。只是让柳如眉事后对杨六兴提出过高的要求,不答应就扬言告到官府。

    到时才让朱广财出面解救其发小,以这个青楼女背景复杂,要让他弄到江南东道各州县不良帅名单为条件,逼杨六兴就范。

    因朱广财所提出的,不过是五六个人的姓名与住所而已,没多大风险。估计杨六兴遇到麻烦时为了保住官位,摆脱困境而不会拒绝此青楼女“背后人”(杨六兴只迷迷糊糊地记得那两位自称住在那家客栈的官客,而丝毫也不怀疑陷害自己的这“背后人”竟是自己的发小。)所提出的要求。

    朱广财虽然难为情,但一想到狄公的警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设圈套让自己的发小交出自己所需要的江南东道各州县不良人名单。这对崔剑锋他们来说,极其重要。

    崔剑锋他们差点遭天外来客覆灭,事后强烈地认识到不掌握自己所在地不良人,自己的办案工作也无法展开,弄不好再遭灭dg之灾。

    这也驱使他们不得不采取如此手段对付正欲自己唱对台戏,让自己陷入危境的刑部尚书。

    有狄国老这样神探指点,朱广财被指点迷津而未按自己原来的计划冒险去偷刑部甲历库文案。而是巧妙地通过青楼女逼自己的发小提供自己需要的机密文案,结果似乎一帆风顺。

    反正,事后,朱广财也被那两位狄府伙计送回家,迷迷糊糊地睡到第二天天亮。而其发小则被送到青楼女怀里,身不由已地接收特殊服务了。

    这是后事,至于柳如眉如何应付这位大唐刑部官员,不得而知,这里不再累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