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逐云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二幕 天元浑象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二幕

    十天前。

    蓟国,不咸山,玉衡宫。

    数百颗大大的明珠组成星图,在玉衡宫大殿的穹顶上缓缓盘旋,洒下清冷的辉光。

    李青愿的门生清一色的浅青色深衣,恭敬地跪坐在大殿两侧,大殿上李青愿抓着一卷竹简,脸色阴晴不定。

    蓟侯的使者低着头,双手拢在腹前,拘谨地站在大殿中间,心里惴惴不安。一层层的冷汗沿着他的背脊滑下,将衣服和他的背脊粘在一起。宽袍博带很好地遮掩了他的紧张不安,没人看见他的十根手指在袖子里已经纠结成一团,骨节泛白,指甲几乎嵌进了肉里。

    大殿寂静无声,每个人都把呼吸压得很轻。使者有些焦虑地等待李青愿开口,但是他不敢抬眼看李青愿,生怕把这一丝焦虑显露在脸上,为自己招来不测之祸。

    不知道过了多久,“啪”的一声脆响,竹简摔在使者脚边。使者慌张地弯腰拾起竹简,有些害怕地看向李青愿:“星君……”

    “哼,”李青愿冷笑,“该说的话,我已经说过很多,可是蓟侯从未听取,仍然一意孤行。现在他又来找我卜问吉凶,我就是告诉他,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去问他自己的司星监吧!我,无话可说。”

    “星、星君,臣……就是蓟国的司星监,”使者哭丧着脸,“君上之卜,事关蓟国乃至天下的命数,臣才疏智浅,不敢妄言,因此君上命臣问于星君,求星君示下。”

    看李青愿没有继续开口的打算,司星监扑通一声跪下,以头抢地:“君上命臣必须带回星君卜星的结果,否则臣命休矣!还求星君示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你的命有多贵,值得我为了救你,而受晏长安驱策,帮他卜星”李青愿冷哼一声,“你要是不想死,别回去就行了,留在这里做个杂役,饿不死你。”

    “臣的家眷都在燕京,臣要是不回去,恐怕……”使者涕泪俱下。

    “先生,”跪坐在下首的桑茗向李青愿行礼,“学生愿为蓟侯卜星。”

    李青愿斜睨了桑茗一眼,忽然拂袖而起,转身离开。

    “星君!星君!”使者顾不上礼仪和面子,跪着往前爬了几步,想留住李青愿。

    “司星监大人勿躁,”桑茗离席拉住使者,“先生面冷心热,已是默许了,就请让在下为蓟侯观星一卜。”

    “可是……”使者迷惑地看向桑茗。

    “桑茗是星主座下最有天赋的门生,观星卜命深得星主真传,司星监大人可以放心,”桑茗身边另一个门生开口,“放心将桑茗的卜辞交予蓟侯就好。”

    使者沉默不语。

    天象命理,精微幽深,窥探天道命数有多困难,使者作为司星监,对此有最深切的体会,眼前这个少年居然想代替玉衡君为蓟侯卜星,即使他是玉衡君最得意的门生,而且是出于好意,未免也太过大言不惭。如今他接受也不妥,拒绝也不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司星监大人不必多虑,”桑茗看出了使者的为难,倒是没有介意,“桑茗并不会真正为蓟侯卜星,又怎么会出错”

    “什么”使者一愣。

    桑茗露出苦笑:“先生说不会再多言,是因为先生之前已经多次说过了。卜星的结果早就出来了,桑茗只是代先生再转达一次而已。”

    “还请明示。”使者慌忙施礼。

    “章愍王七年,天象异动,大章王廷和蓟侯都曾遣使者来玉衡宫问星,此后蓟侯多次遣使再问,玉衡君都是同一个回复。”桑茗提醒。

    “同一个回复,难道是……守静安常,潜龙勿用”使者想起了什么。

    “司星监大人记得不错,先生指点桑茗时曾言,如今天下大乱,北蓟虽处北方苦寒之地,却因此能独善其身,自安一隅,已是极为不易,最宜保境安民,切忌插足乱世,以免殃及自身。”

    “可是……”使者的脸色更难看了,“君上已经决意出兵中原,以争天下,特来向星君卜问吉凶……”

    停顿了片刻,使者有声嘟哝了一句:“……最好能问到,何日动兵最吉”

    “蓟侯真想知道”桑茗突然问。

    “啊?”使者又是一愣,“是……是……”

    “那大人就回报蓟侯,玉衡君的卜星结果吧。”桑茗的表情开始转冷,“大凶,忌动刀兵。”

    使者如遭霹雳,颓然瘫坐在地上:“我将这结果回报君上,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蓟侯一意孤行,来玉衡宫问星,只想打一个顺应天命的幌子,”桑茗轻叹一声,“卜星结果如何,根本改变不了蓟侯的想法。先生和桑茗当然可以胡诌一个大吉的日子让大人回报蓟侯,只是到时大吉变大凶,蓟侯铩羽折锋之时,大人作为问星的使节,恐怕还是不能免祸,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那我……怎么办”使者黯然神伤地问。

    桑茗默默地摇头,不知道如何回答。

    “桑茗师兄!”

    李青愿身边的厮从大殿的偏门外急急忙忙跑来。

    “星主叫你过去。”

    “失陪了。”桑茗向使者拱手,转身跟着厮离开。大殿里其他的门生也纷纷退席,大殿为之一空。

    桑茗跟着厮走出大殿偏门,大殿后是一座巍峨矗立的高台,厮领着桑茗沿石阶拾级而上,李青愿已经在观星台上等候。

    他的身边是一台巨大的观星仪器,作为撑脚的九头青铜异兽环绕在它周围。这种被称作天元浑象的水力驱动仪器,和玉衡宫的观星秘术一道,据说都传承自久远的上古,但是精密程度远胜现世的机械。

    “先生。”桑茗躬身施礼。

    李青愿背对着他,指了指天,又指了指身边的:“看一看,说重点。”

    “是。”桑茗走近天元浑象仪,参照着一旁漏刻仪上的时辰,心翼翼地拨动起仪器上的构件。

    观星台地下深处的隐藏的水闸缓缓打开,地下河汹涌的水流带动起传动的主齿轮,大大的青铜齿轮精确地咬合在一起。天元浑象仪像从沉睡中苏醒的巨人,轰隆隆地运转起来。黄道、赤道,二分、二至,子午、地平……十几道青铜的圆环环绕着天元浑象仪中央的天球,随着圆环的转动,三垣经天、四象横空,上千颗星辰的轨迹被井然有序地刻画,昼夜交替、星辰位移、节气变迁被细致入微地精确模拟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