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很野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自力更生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孙儿,你是不是想搬到义庄去住?”

    老太婆坐在窑洞门口,一双浑浊的双眼似乎看不见焦点。

    “太婆,这瓦窑太破太旧了,如果刮风下雨我们都没干净的地方睡觉,生活的确不方便,但您不想去我们不去就是了!”赵颀遗憾的摇头安慰说。

    “非是我不让你去,而是义庄的人太多了,而且里面的佃户都是外地人,还不如村里住的安全,而且我也不习惯……”

    老太婆沉默了片刻之后接着说:“昔闻范文正公年轻时家境贫寒,也曾住过窑洞,孙儿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就不能习惯于这种施舍,老婆子这一辈子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范文正公,一个是苏大学士。”

    赵颀愕然许久,就这一句话,就感觉自己这个奶奶果然不是普通农村的老太婆,不然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普通山村老太,如何敢去评价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文豪。

    “太婆,您年轻的时候读过不少书吧?”赵颀回过神来问。

    “光读书有什么用,秦桧蔡京史弥远,还有当今宰相丁大全,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之辈,但这些人一个个都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没一个好东西,咳咳咳咳……我今天和你说这些干什么,说了你也不懂,若是孙儿的确是有福运之人,将来能够大富大贵,老婆子就跟着你享福去住豪宅大屋,若是孙儿没这个福运,老婆子也就陪着你在破窑住着,守着你爹娘的坟墓照看,死了也好埋在一起做个伴……”

    老太婆杵着拐杖站起来颤巍巍走进窑洞,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背影。

    我去,我这奶奶很强悍啊!

    赵颀突然想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大宋士大夫治国,几百年名人辈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千载传颂的诗词,大宋一朝,光是小学生能够背得出来的大诗人就有上百个,因此普通百姓知道范仲淹和苏轼这两个大文豪并不算奇怪,但老太婆竟然一口气说出来四个大宋最著名的奸臣,不得不令赵颀刮目相看。

    看来傻子一家早年不是一般的阔绰,而是可能另有极大的秘密。

    (ex){}&/  像赵颀这种修房子,若是家里有钱,一般都是花钱买建材,竹子木头砖瓦泥灰,甚至是翻修房子,一般也是花钱雇工来做,主人家自己做的很少。

    不过赵颀家实在是穷的叮当响,刘掌柜送的十两银子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昨天去过一趟镇上的他也大致了解,若是只论买粮食衣服,一家三人还能坚持半年,但要是雇人前来帮忙,怕是只够修个窑洞的大门。

    大宋繁华,物价也有些高的离谱。

    因此赵颀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好在这是大宋,又在南方,竹子木头到处都是,修房子也没人管。

    窑洞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竹林,都是胳膊小腿粗细的大竹,赵颀砍了不少拖回来,刘老头儿会一些竹木活儿,因此帮着将竹子都锯成需要的长短,小竹则在进进出出收拾窑洞的同时给两人端茶倒水。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竹子砍了一大堆,赵颀也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早上只吃了一大碗稀饭,完全不扛饿,而傻子这个十五岁的小身板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其实刘老头儿来的时候他就已经饿了,但坚持到中午之后,他再也扛不住了,感觉肠胃都在打架,若是再不吃饭肠胃都要自己从身体里面爬出来想办法解决了。

    “刘太爷,休息一下,等吃完午饭再弄!”

    赵颀汗流浃背的把斧头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窑洞门前浑身都饿的有些打哆嗦,而且傻子似乎也从来不干活儿,砍了两个小时的竹子,感觉胳膊都要脱臼了。

    “大中午的吃啥饭!”刘老头儿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慢条斯理的继续锯竹子。

    “不行,要吃饭,必须要吃午饭,小竹快给我拿一根黄瓜过来!”

    赵颀有气无力的招呼,小竹赶紧拿来一根洗干净的嫩黄瓜,赵颀咔咔擦擦几口就干掉,清爽脆甜的黄瓜下肚,这才感觉造反的五脏六腑好受了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