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很野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少爷又犯病了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古代所谓的盛世,也就是不打仗,大部分老百姓能够温饱罢了。

    要是有人以为鼓吹的盛世就是人人丰衣足食,家家户户米粮吃不完,馒头吃一个丢一个,衣服一年四季都穿新的,赵颀绝对会吐他一年。

    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中国还在打扶贫攻坚战,还在为几千万的农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努力。

    所以在古代,普通百姓穷一直就是常态,不穷的时候很少。

    不过宋朝在中国所有的的封建王朝历时当中,算是一个比较异类的阶段。

    打仗怂到没底线,但国家却一直很富,而且民间也很富有。

    大宋三百年时间,百姓因为穷的活不下去的很少。

    唯一两次算是比较大的农民起义,一是宋江,二是方腊。

    但这两次起义和穷都没啥关系。

    宋江一伙人都算是强匪,杀人放火开黑店,打家劫舍对抗朝廷,梁山泊好汉就没一个是因为穷才上山为寇的,之所以还被后世人津津乐道,讲的就是一个义字,而中华数千年传承,即便是尊为正统的儒家,也一直推崇仁义礼智信,因此梁山泊好汉的行为,才会作为一种正面形象流传下去。

    至于方腊,就更不是因为穷了,方腊本来是一个大漆园主,而且和东南沿海贩卖私盐的组织联系紧密,加上贪官污吏太多,官府为了花石纲的确搜刮的有些厉害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便起义造反,给当时正在和金国打仗的大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而不管是宋江还是方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政治纲领和目标,也并没打算推翻宋王朝的统治,只是想让大宋朝廷受到压力诏安他们,改变不断被盘剥的地位。

    而方腊起义,也的确动摇了大宋的统治,造成东南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让已经将经济中心往东南转移的大宋遭到了重大打击,方腊起义被镇压之后不到十年,金人便攻破开封,点了大宋王室的全家桶。

    要不是外面还漏掉了一个康王赵构,宋朝其实在靖康之耻之后已经灭国了。

    但死而复活的南宋,虽然偏安一隅,只剩下残山剩水的半壁江山,但依旧工商业发达,引进占城稻,利用有限的空间发展农业,使得大宋凭借这半壁江山又坚持了一百多年,而且还生生拖死了金国这个大敌。

    国不强,但民心安稳富足,这就是大宋的奇特状况。

    赵颀靠坐在窑洞墙根下发呆,而那个衣衫破烂瘦弱不堪的小竹则在生火做饭。

    一口黑乎乎的铁锅里面熬着一些看不出来材料的食物,似乎有大米、野菜,还有一些草根样的东西,随着食物慢慢煮熟,散发出来的味道还是让赵颀感觉到一阵抑制不住的饥饿,肚皮里咕咕乱叫的同时,口水也不停的分泌出来。

    “唉~”如同雕塑一般坐了足足半个小时的赵颀终于是叹了一口气站起来。

    无论如何,眼下还是先吃点儿东西填饱肚子再说。

    至于其他的,等以后再慢慢安排。

    (ex){}&/  而数十年的战争,也让大宋这个世界上最繁华富庶的东方国度,从超过一亿的人口锐减到六千余万。

    近半的人口折损加上战争的破坏,历经沧桑的华夏文明,第一次彻底落入北方草原民族的统治之下,由此造成的文明倒退再也无法弥复。

    而华夏从秦始皇一统华夏开始,历经千年的时间虽然分分合合起起伏伏,但文明进程一直呈现的是上升趋势,到了唐宋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演绎出华夏最灿烂辉煌的文明盛世。

    而从元朝开始,历经元明清三代,无论从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文化,一直都在不断走下坡路,特别是明朝重新启用严格的户籍制度和重农抑商的策略,加上禁海和理学盛行,让中国错失了跟上西方现代文明崛起的步伐,渐渐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对于大宋,历史的评价非常极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许多东西方的历史学家对宋朝文明的开放包容极为推崇,不吝赞美之词,认为他是东方文明最辉煌的时代,几乎只需要一步就能迈入现代文明。

    而大部分中国人却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清朝的操蛋时代,吏治腐败软弱可欺,不仅被辽金蒙古这些强大的蛮族揍的鼻青脸肿,甚至还被西夏这种弹丸小国按在地上摩擦,而割地赔款称臣,更是让所有人恨的牙痒痒。

    但无论后世人评价如何,大宋在赵颀这些有过深入了解的人来看,的确算是一个富有人情味而且自由包容的时代。

    百姓的生活相对于其他时代来说要富足安稳的多。

    而且他眼下也略微有些庆幸,自己不是穿越到秦末、汉末、唐末、明末、清末这些农民暴乱风起云涌,国内烽火连天乱糟糟的年代。

    大宋即便是到最后被蒙古人彻底统治,民间都没有大规模的造反和动乱,甚至大量百姓还在不断协助朝廷抵挡蒙古人的进攻。

    即便是到了最后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崖山海战,还有十万百姓军民陪同跳海陪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大宋的尊严,用死来表达对于这个王朝的眷恋和不舍。

    纵观华夏数千年时光烟云,唯独只有宋朝做到了如此凝聚民心的程度。

    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虽然这个观点非常偏激,但却得到了民间极大的认可。

    由此可见大宋的无与伦比的国格魅力。

    而眼下,自己来到了这个特殊的时代,既然能够重活一次,那也不能辜负了老天这场安排。

    这座破窑洞,就是自己的崭新起点!

    赵颀一脚将装满猪食一样草根菜粥的陶碗踢出去。

    对着远处的海港方向跳起来大吼:“大宋,老子来了~”

    “太婆,少爷又犯病了~”

    听着赵颀歇斯底里的吼声,刚刚捧着陶碗走出来的小竹吓的手一抖,陶碗和稀饭跌落扑溅一地,惊恐看着赵颀哭嚷蹲下来嚎啕大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