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卷204章 诗会庆功(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见到高密这个窘相,大伙儿不约而同地“扑嗤”一下笑了起来,这让高密更加无地自容了。

    平阳见状,走到高密身边坐下,捧起她的小脸,说道:“好!改得好!你这么一改,将梨花和雨的情侣关系描写的更加细腻和紧密了。我喜欢!”高密听了这赞扬,反而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

    人说“字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

    就说在座的三个女子,平阳是那种格局大,但对细节稍欠关注的人;而高密则恰恰相反,她天性注重细节,她的情怀往往是从一些人们时常不太注意到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相应地,高密的诗作也比较注重从细微处见方圆,而平阳的诗作则显得大气一些。

    观音婢应该说是处于平阳和高密之间的一种性格,她的格局或许没有平阳大、细节没有高密微,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大气中见细微,细微中显大气。

    这时候,观音婢也走过来,她张开双臂把高密揽入怀中,两掌自然的莲花指在高密背后拍了几下,说道:

    “三姐说得没错,你改得真真好!我喜欢!这首诗算是你我合作的。四妹,你知道吗?因为你平常从来不会主动指出他人的不足,大家习惯了不做声的你,方才你第一个在众人面前表态,大家被惊着了。我觉得你改得高明,也相信在座的都赞同你的改动,而且,你方才的几首诗作都很棒呀!只是如果我们当面夸你呢,你就脸红耳热的不好意思,所以我们就尽量少夸你啦。”

    说完,观音婢也环顾一下大伙儿,像是在征询大家的认同。

    大伙儿报以热烈的掌声……一致赞扬观音婢诗作的好,高密改得妙!

    李世民接过话说道:“四妹,你三姐和观音婢所言一点不假,你二兄我不折不扣的赞同!你们前面出了这些好诗,我还得跟上啊!”

    他于是没有磨叽,紧接上就吟出了一首咏雨: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李世民这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卷1—59)

    接下来,李世民极力要求三姐夫开个新诗题,柴绍略微想了一下,就吟出一首醉秋:

    新醅老酿举鳌卮,雪肉黄膏嚐美炊。斗酒赋诗风韵事,观花赏月醉秋时。

    李世民戏谑柴绍:“三姐夫,今日可是对你刮目相看了,你平日里总是正人君子、不苟言笑的,虽然都知道你豪侠义气,却也都觉得你不善言辞,也不喜欢行文作赋的,可从你今天的表现看来,你实际上也是满腹诗书的。瞧你的诗歌,每一首都那般挥洒和飘逸,以后再有机会吟诗唱曲

    、谈词论赋的,你一定得多多显摆,让众人欣赏,也叫我三姐骄傲啊!你刚刚出了吟秋诗题,那我下面就以一首度秋接上吧。”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李世民这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卷1—27)

    观音婢这回不等夫君暗示她,便直接吟了一首秋日桂花香:

    此花应只桂宫栽,山野缘何遍地皑?一簇素颜芳百里,嫦娥淡粉散香来。

    高密接上一首桂魄幽梦:

    一缕秋香几串诗,一秋黄白两心思。一弯桂魄一幽梦,约会婵娟折桂枝。

    平阳现下脑子里没有关于“秋”的好诗句,便来了一首乌云上面是晴空:

    浮云暗渡半山穹,晦寂丛林难辨东。履险攀缘登顶眺,乌云上面是晴空。

    “有气派!有哲理!身处黑暗,更要激励向上,这样才能够拨开云雾见太阳。一个人心中晦暗,是因为没有信心凌驾于乌云之上。三姐这首诗太励志了,跟姐夫的雨过现彩虹颇有异曲同工、异诗同志的趣味,我续不上来,就换一个话题吧!”观音婢说完便咏了一首她本人最喜欢的咏松诗咏松:

    独步寒渊峙峭巅,势如腾虎气如仙。弓腰胯腿磐岩土,展臂舒肩托昊天。

    落木前头青不竭,凋花侧上翠常悬。斜观世事情温冷,冷看乾穹月缺圆。

    李世民拍掌赞赏,他带着甜甜的爱意瞧着王妃,他一向知道观音婢的才德,但从未亲耳听过爱妻吟咏诗歌,今天算是第一回,这不仅令他对爱妻的才气高看一筹,而且对爱妻的爱意也是更上一层楼。李世民显然非常喜欢这首诗,他建议将这首诗最后两句即尾联中的“观”和“看”字改为“眉”和“眼”字。

    大家也都觉得李世民改得甚好,虽然尾联中原来的动词被改成了名词,会有使得这两句缺乏生动之嫌,但却让原本过于直白的意思变得含蓄,而且也使得这两句结尾的诗句显得更有气势,让全诗所描写的青松更加人格化、更有情怀。观音婢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的秦王夫君,那一脸的表情既是钦佩,又是溺爱,任谁看了都会骨酥筋软。

    其实,观音婢并非一个没有主见而只会随着夫君意志转移的女子,在人前,她绝对不会对李世民说不论非的,只有赞赏;但在人后,她会毫无隐瞒地但却温柔婉约地指出夫君的不对,就是一个颜值、智商和情商都极高的女人。

    此刻,她赞道:“好!妙!的确是呀,这么一改,虽然动词去掉了,但两个名词反倒是更加彰显了青松对世俗不屑一顾的品格。”当即

    含笑接受了李世民的修改建议,同时真诚地问大家还有没有其它可以改动的地方。

    平阳建议将颈联中的“落木”和“凋花”分别改为“落绿”和“残红”,观音婢听了后双手莲花指比划了两下,叹道:“实在是高啊!我看就按照三姐的意思再改一遍。”

    这样一来,全诗就变成:

    独步寒渊峙峭巅,势如腾虎气如仙。弓腰胯腿磐岩土,展臂舒肩托昊天。

    落绿前头青不竭,残红侧上翠常悬。斜眉世事情温冷,冷眼乾穹月缺圆。

    颈联中的改动使得原来过于直白的花木描写,变得以颜色隐喻花木的手法,同时,“落绿”与其后的“青不竭”以及“残红”与其后的“翠常悬”在色彩描写上也形成鲜明的一一对应关系,诗意就更强、更耐人寻味了。

    最后,大伙儿一致建议李世民出一首诗,对今晚“派对”的主题作了一个交代。李世民于是便吟了他在伐薛之战取胜后所作的经破薛举战地: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灵。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灭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李世民这首诗被收录在《全唐诗》卷1—1)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