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眨眼之间,又过了两个多月。
义宁二年季春(公元61八年3月13日),李秀宁肚里的孩子相约长安、如期而至,而且,这孩子还真是善解人意,遂了李秀宁和柴绍的愿,一出娘胎就是带把的———一个货真价实的儿子。
李秀宁顺产,生产时也没有太大痛苦,因为这个儿子有点干瘦,瘦的叫人怜。李渊见到外孙这般模样,不高兴了,他不是对外孙不高兴,也不是对三女和小郎不高兴,而是对太医,就是那个他特意指定来帮助女儿调养身体的太医不高兴。
好在这个太医对李秀宁的情况多少有所了解,当面给出了一个谁也无法证伪的解释:这孩子还在胎儿时期就没有在娘胎里打好底子,这也怪不了孩子他娘,那时候孩子他娘不是要领导娘子军,驰骋沙场、鞍马劳顿嘛!
这一层,李渊当然清楚,否则也不必请这位太医来专门为女儿调养了,可现在,显然孩子没有调好嘛。当然,人家太医说了,那是早期的底子没有打好,怨不得他咋来后到的“回天乏术”,李渊满肚子的怨和气也只能够往自己的肠道当屁挤出去了。
不管如何,小家伙长得蛮端正、蛮神气的,虽然眼下还看不出他到底像谁:宁儿还是小郎。其实,这个也无所谓啦,像他们俩任何一个,日后必定都是帅哥一个。
李秀宁坚持要外公给外孙取个名字,她当时并没有想得太多太复杂,只是因为外公就在眼前,何不就让他赐个名字呢?
李渊也好像早就心中有谱一样,他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柴哲威。哲本义智慧,哲人指贤明且有智慧的人;威指使人敬服或惧怕的力量,亦表示威力、威名和威权,总之就是文武双全的意思。怎么样?”
李秀宁喜欢这个名字,连忙说感谢父皇,一旁的柴绍犹豫了一会,带着不得已而附和的神情,也说好。
就这样,李秀宁和柴绍的大儿子就叫做柴哲威了。
却说唐国公李渊大破长安之后,关中、巴蜀、陇西等各郡县望风而降,称唐为大,李家势力就像用益生菌发了酵的面团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无碍、那样的顺势而进、那样的顺理成章。然而,在这看似平静清澈的水面下,其实汹涌着一股股难以觉察的暗流和漩涡,这些暗流和漩涡一直在酝酿着掀起一波波的滔天巨浪!
其实,这是毋庸置疑,可想而知的,因为此时的李唐还没有威服海内、一统天下,中国境内还有不少于十四个独立的政权和无数名不见经传的散户,李家充其量只能算是占据了中土一隅而已。这些独立的政权或是不服他李家,或是想跟李家井水河水互不干
涉、和平共处平起平坐,或是心怀野心、伺机灭了李唐,称霸华夏。
新生的大唐王朝在它呱呱落地的时刻,就已经注定要在群狼环伺中求得生存,并成长为一只有足够能力撕碎恶狼的猛虎!
刚一坐完月子,李秀宁就闲不住了,家中一应大小事情都用不着她来操心过问,因为家里雇用了僮仆、侍女加上管家不下10来人,其中有一半都是来自父皇的关怀,硬是要配给的。
李秀宁是个享有独立开府权力的唯一女子,她可不想占个位置而不干实事,徒有虚名,所以,她每隔一日便到皇城里专门为她预留的衙府去办公了。
不上衙府的那一天,她就总是先往四妹那跑,然后携带她一道上太极宫承庆殿(后改为承乾殿)二弟府上串门,跟观音婢一块“八卦八卦”。
还在义军夺得大兴城之后没多久,也就是去年十二月份,驻扎于汧源(今陕西陇县)的隋金城府校尉薛举就派其子薛仁杲东进争夺关中,出动号称30万大军,打着反隋的旗号,进围扶风(今陕西凤翔)。
李渊诏令李世民率兵迎击,大败薛仁杲军,一直追击至陇坻(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张家川之间)。
那时候起,李秀宁就认定薛举父子日后是个麻烦,他们迟早还会再犯大唐,她所以特别关心薛举父子俩的动静,她也曾向父亲陈明了自己预想,但当时李渊并没有太在意:一个手下败将,能有多大能耐?
当然,老李心里早有灭掉这个不服大唐辖制的西秦王朝的想法,只是他觉得时机尚未成熟。
不出李秀宁之所料,到了今年四月份,也就是李秀宁坐月子的这个月份,薛举父子就依旧打着反隋的旗号,突然袭击、攻占了已归属于长安李家的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西平(今青海乐都)、天水(今甘肃天水)等郡。
听闻此讯,李秀宁更加深切地感觉到了来自薛举父子对大唐的威胁。显然,他们已经从“反隋”转变为“反唐”,或者说,他们一开始就是言“反隋”之虚,行“反唐”之实,必须及时压制住他们,在他们尚未真正成气候之时,灭了他们。
她于是再次向父亲表明了愿意领军剿灭薛举父子的决心。然而,李渊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是因为他不认同女儿的推断,而是因为此刻他正在忙着一个他认为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废黜杨侑,自立为帝!
对此李秀宁曾经婉转地劝说过父亲,她认为眼下李唐尚未完成天下一统大业,过早称帝,将会把自身变成一个靶子,让他人群起而攻之,到不如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待四海一统后再称帝也不迟,这样做的风险和成本显然
都会更低。
但此时此刻的李渊,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道理,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的兴奋点眼下就固着在称帝一事上面,连夜晚在梦境中都是黄袍加身、高坐龙椅。
别说是李渊,就连平日里极有见地的二弟李世民也迷失了,更不用说是其他兄弟姐妹们和满朝文武了,有谁不想自己为之所奋斗的目标尽快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家都可以凑堆捞个封官进爵光宗耀祖的一世功名。
李秀宁此时真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可那又如何呢?身为女儿,她能够去反对父亲称帝吗?作为一个女子,她又能够直接干政吗?
当然都是不行的!
再说了,李秀宁也不是那种情商低到恨不得时时处处都想与众人作对的主。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