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攻心感化 李三娘妙计降服屈突通(之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屈突寿见父亲张弓搭箭,却引而不发,知道他暂时不会有立即射杀自己的举动,便继续说道:

    “从来历史上的英雄好汉都知道应该择主而侍,从善如流,如今隋朝气数已尽,杨广不得人心,而唐王所率之师,乃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阿耶,你知道如今已经有多少隋朝旧将归顺了唐王?他们都已经弃暗投明了,并宣誓为新政效力、为百姓谋利。阿耶你明知道效力杨广,不过是为了尽忠而已,可效力于一个昏君暴君,难道就是效忠吗?是为了天下百姓吗?是为了华夏江山吗?那只是愚忠!唐王已经在西京拥立代王杨侑为新帝,主上杨广为太上皇。现在要父亲停止抵抗,投降唐王,也正是杨侑新帝的旨意,父亲今放弃唐王,而去投奔东都,岂不是舍本求末?父亲在上,恕孩儿无礼,孩儿言重意切,父亲若听了孩儿的话,仍然不愿归唐,孩儿宁愿一死,死在父亲的手里,虽死无怨!但愿孩儿的一条性命能够换回父亲的觉醒和挽回父亲的名声!不过,如果父亲仅仅因为孩儿陈明了一个实情、一个道理,而要射杀孩儿,恐怕那只会毁坏了父亲的一世英名,还让后人不耻和嘲笑,孩儿也死不瞑目!”

    说实在的,屈突寿这些话,语气相当的重,若在平日里,必定会招惹父亲的怒火而受一顿严厉的家法棒刑。但此刻,他的话语却让方才还是雷霆震怒的屈突通冷静了下来。

    这正是李秀宁所预测的效果,她知道屈突通是个一根筋的人,你不狠狠地鞭挞他几下,很难让他醒悟,而由他自己的儿子以重言激他,就像抡起大棒敲打他的榆木脑袋一样,反倒是有可能将他“打醒”。

    果不其然,屈突通沉默了,双臂松弛了,手中的弓箭跌落地上。显然,儿子的话他听进去了,而且内心有所触动了。

    屈突寿见父亲不言语,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李秀宁教给他的话已经全部说完。他感觉父亲那铁石般的心似乎已经被多少打动了,自己接下来应该继续说点什么,才能不让父亲过多思虑和犹豫呢?他想了一想,干脆就随着自己的内心,再说几句:

    “阿耶,你可知道,虽然你竭力抵抗唐王大军,但唐王并没有记仇,他说你们曾经同朝为官,希望日后继续与你共事,这都是娘子军主帅李三娘亲口跟我说的。唐王攻破大兴城后,主帅就亲自想唐王请求,并亲自率领她的亲卫们专门看护我们一家人,不让我们受惊。主帅自己已有孕在身六个月了,却依然上上下下、不辞劳苦地为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安全奔忙。”

    一提到李三娘,屈突通就想起那夜与她交战的情形。现在听儿子说她已有六个月孕身,他立即惊呆了,按照

    那么说来,李三娘在当日与他交战的时候,也已经有四个月身孕了,他细思极恐:如果那夜我胜了她,岂不是一杀两命,叫世人和后人唾骂千古?反过来,如果是她胜了我,我岂不是遭世人嘲笑和耻笑,竟败于一身怀六甲的娘子剑下!没错,我是败了,但终归没有丢掉性命,阿弥陀佛。想到这里,他心头猛然一颤:看来,唐王真是新主之命啊!他李家父子儿女不仅用兵了得,而且还洞穿人心、深得人意,特别是,连李三娘这么一个女子尚且有如此博大的胸襟和情怀,我再固执下去,就连一介女流都不如了,我如果继续效忠杨广,确实就像儿子所言那样,迂腐愚忠了。或许,这就是所谓天意吧!

    屈突通扑通一声,面向东南江都方向双膝跪下,痛哭流涕:“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祗,实所鉴察。”

    他终于投降了,真心实意地投降了。

    唐王李渊没有食言,一见到屈突通,李渊大喜,当即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而在屈突通心里,他第一个想感谢的人却是李三娘,因为他后来从儿子和妻子那得知,儿子那一通点醒他的话,都是李三娘一句一字教他的。关键是,他回到大兴城的所见所闻告诉他,李三娘所言没有一句谎话。

    屈突通降唐后,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夺取陪都洛阳,遂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再后又回朝拜为工部尚书,进左光禄大夫,并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直到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底,还远在江都夜夜笙歌的杨广,才得到了大兴陷落的确切消息,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位有着一张看似厚道慈祥的“阿婆脸”的表兄,才是自己的亲者仇人,而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西京拱手让给了他!

    面对这个恍如晴天霹雳的奏报,杨广目光迷离、神情恍惚,好几天都只顾喃喃自语:“怎么会是他?怎么会是他?我早就看出来了!我早就看出来了……”

    杨广手中斟满美酒的金樽跌落地板、摔得四分五裂,奏乐歌声戛然而止,舞女惊慌失措退下,妃子们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杨广酒色皆尽,气数也将尽了!他引镜自照,对萧皇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

    大业十四年(61八年)三月,骁果军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推宇文述的长子宇文化及为首,在江都发动兵变,将杨广这个在位的大隋皇帝缢弑,时年才五十岁。

    一个皇帝的死,催生了数个皇帝的诞生。杨广之死让所有那些打着挽救大隋、保卫大隋、拥护大隋旗号的造反者终于可以褪去伪装,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和狼子野心,称“王”者们纷纷登

    台,上演变脸术,由“王”变“皇”。

    然而,“王”可以有多个,而“皇”只能唯一,谁来决定这个唯一呢?

    当然是历史!而历史选择了唐王李渊,让他变身为皇!

    于是乎,杨广之死也就标志着杨隋这个庞大帝国之大厦的倾倒,李唐这个新王朝之宫殿的兴起!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