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八章漫游南山李三娘即景作诗抒情怀(二)
在她们所泡泉眼的正对面,有一个中型大小的瀑布,泉水飞流直下,那泉池中的水流经两道由岩石构成的“关隘”后,其中一支流进入她们所在的泉池,所以她们现在身处的泉水实际上一部分是由“地下”冒上来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立在泉池岸边,可以看到倒影在水中的枫叶,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粼光,当有白云在上空流动时,立时就被那水中倒影的七彩枫叶染成片片彩霞,浮在微微荡漾的水面上;
瀑布下面冒起来的水汽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道道虹彩,而那虹彩的光色亦在七彩枫叶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斑斓亮丽;
那腾升的水汽仿佛化作缕缕紫气、袅袅青烟,能把观者的眼神和心绪一直牵上寥廓的蓝天。
如果说,这里的天然景观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加上这11位身姿曼妙、情致无邪的美女,那就是真是锦上添花了,风景变成仙境了。
的确,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觉亲临仙境一般,那秀峰就是蓬莱、那松崖就是瑶台、那清泉就是瑶池、那彩林就是阆苑……
而此刻,在李三娘心里,思亲念君之情正如那飞流直下的泉水,冲出一汪汪漩涡……
秋寒方至,大雁南飞,何不摘取一片云朵作纸,写下心中的情思,让鸿雁传书?
杜鹃低语,思君盼郎,等待着春天的气息;凋零的枫叶,叫人落暮伤情,但又何尝不给人一个新生的信息呢?
新芽已经在暗中萌发,杜鹃啼春,只待新年勃发;老去的枫叶脱落,不就预示着曾经辉煌的大隋的凋亡吗?新芽萌发,不也是预示着新朝将要诞生吗?除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朝代更迭又何尝不是如此规律?
紫气东来、青烟西起,一派祥兆、一片吉象,坚信华夏大地不日将要重新天下一统、回归海内大同!
此景此情,李三娘不禁脱口而出,吟出了一首七律《七彩枫叶》:
五颜秋意叶连田,七彩枫情木接天。
色染流霞浮水面,光昭虹彩挂悬泉。
飘零老叶飞鸿雁,隐发新芽语杜鹃。
身后红尘生紫气,眼前仙境起青烟。
或许是受到李三娘吟诗的感染,十名亲卫们纷纷情不自禁地在水中翩翩起舞,像是在为李三娘的吟诗伴舞一般。
此刻,李秀宁感觉肚里一阵阵“律动”,仿佛儿子也在竭力配合自己的诗歌节律而动。
她忽然有感而发,那丹枫树的新芽萌发,除了预示新朝将要诞生,不也同样预示着自己的儿子将要诞生吗?
这一感悟令李三娘心情更加靓丽,诗兴大发,
她随口又吟出了一首因枫叶有感而发的七绝《万种枫情》:
青橙靛绿紫红黄,雅逸温娇婉丽芳。
枫彩千般颜瞬变,枫情万种意恒常。
是的,枫叶的色彩随着时令而变,一日之内或有千差万别,但枫树的情谊却是永驻的!秋来冬去,万物轮替,唯有爱情始终如一!正如自己对柴郎的爱一般。
娘子们纷纷叫好,都嚷嚷着要主帅再来一首,说她们伴舞的还没有尽兴呢。
李三娘沉思片刻,随口又吟了一首七绝《飞红入画离愁成诗》:
风寒枫暖暮秋时,雁徙花枯意恐迟。
落紫飞红皆入画,离愁遗梦总成诗。
是啊!深秋时节,雁去花凋,枫叶也不得不忍心离别枫树而去,以自己的生命,给故土留下了一幅幅紫气如岚、殷红似火的画卷,有离愁,也有遗梦,但都带着诗韵一般的美妙。
前面每一首诗都与丹枫有关,虽然美妙,但总是会审美疲劳的,大伙儿想听听主帅吟唱其它景色的诗歌,随便“考一考”主帅。
李秀宁从小就是学霸,诗歌又是她的最爱,姐妹们想考住她,比自己作一首诗还难。
看着前方的林子里,有腰杆挺直的参天大树,有盘根错节的奇型老树,不少树干上布满了青苔;还有无数的青藤,或像长蛇一般缠绕大树,或如编织成的“蜘蛛网”一样连接好几颗大树;阳光斜照,穿过叶缝,洒在地面的青草上,也洒在面前的泉池中,咋一看,竟有两个太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相互交映;透过林子,可见远处若隐若现的一所林舍,掩映在薄雾之中,不知是庙堂还是道观。
有了,李秀宁即景一首七律《秋景》:
水天交映贰阳徘,光入枝丛细剪裁。
树立云天含紫气,藤缠树干布青苔。
草悬鲜绿春还在,枝挂残黄冬已来。
借问烟波藏舍处,能循此径向蓬莱?
是触景生情,还是听诗生情?姐妹们停住了舞步,一起看着林子,仿佛在玩味体会主帅的诗情画意。
其中一位姐妹回过头问:“主帅,你看草地上有好多菊花,能不能够给我们来一首菊花吟?”
李秀宁笑一笑,妳们当我是诗人啊?我不过是随意抒发一下而已,算不上什么上乘诗歌。
不过今日连我自己也不知咋地了,还真是满腹诗歌呢!我就应了你们,吟唱两首吧!
《七绝?秋菊暗香》:
暑气方平夜已凉,千般始敛入潇湘。
清风依旧多情顾,引得黄花潜送香。
《七绝?黄菊羞韵》:
一岁荣枯一岁寒,秋风走过百花残。
唯留黄菊含羞韵,却引诗情出壑峦。
看着这一群娘子那娉婷袅娜
的身影、婀娜多姿的动感、千娇百媚的体态、轻盈柔美的腾挪,融入这仙境般的景象中,直叫人感叹:这就是仙女下凡啊!
李秀宁感慨万分:又有谁会想到面前这么一群妙龄少女,竟都是娘子军的战士,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护主杀敌的战士!感慨之余,李秀宁见眼前一朵小黄花在微风中摇曵,她再次出口成诗,七律《小花寄情》一首:
半倚斜阳半倚风,寒霜晚照染黄红。
依依伫立遥佳讯,切切情思梦彩虹。
叶瘦枝疏芽正发,花开瓣绽蕾萌葱。
娇姿不必花仙貌,只惹诗情醉意融。
姐妹们流连忘返。
然而,日落催归,她们极不情愿地穿好衣裳,围坐在一块绿油油的草地上,摆好带来的美食,惬意享用,直到天色夜幕已降临多时,她们一行人才慢悠悠地踏上了回营的小路……
李秀宁的诗兴尚未平复,在马背又吟出一首七绝《七绝?落叶诗韵》:
黄昏慢步小丘前,落叶翩翩粉蝶旋。
迎面飞来相问候,便留诗韵在唇边。
大功未成、大业未立,重任在肩,未可松懈!李秀宁渐渐地收起了无忧无虑的心情,重回“战神”状态,她轻声吟道:
烛临月影伴吾行,远躅星辉照返程。
夜野轻蹄知所向,明途重甲启新征。
(《七绝?明朝新征》)
亲卫们把李三娘的几首诗作都用心记忆下来,回到军中“散布”开去,一时间在娘子军中人人都会吟诵了。
或许她的诗作水平比不了后世的唐朝诗人们,但作为一名女豪杰,她不愧于“胸怀韬略智无瑕,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