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以民为本 李秀宁任命首位县太爷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过了一会,那主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便指着行走在前头的李秀宁一行人,问罗管家:“敢问他们是何人?那领头的娘子可是唐国公家人?”

    “你听闻过娘子军吗?”罗管家反问。

    “那当然,那可是如雷贯耳啊!据传那主帅是一个年方二十的娘子,无比了得!近日还攻下了本县县城,闹得整个朝廷都惊恐万分啊!对了,有传闻说那娘子主帅就是唐国公的三女儿,你应该认识她吧?”说到这,他好像又蓦然悟出了什么:

    “这!这!这……难道前头那位女子正是,正是,正是李娘子?”他的嗓音都变得有点颤抖起来了。

    “实不相瞒,她就是娘子军的主帅李三娘,李秀宁,唐国公之三女。

    ”

    “哎呀,你咋不早说呢?你,你,你差点……”这句话还没完,他就快步跑到李秀宁跟前,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

    “在下不知晓是李娘子驾到,礼数不周,多有得罪,多有得罪!还望李娘子饶恕在下失礼之罪!”

    李秀宁扶起主人道:“请起,无须多礼。

    请问你尊姓大名?”

    还没有等他回答问题,李秀宁就接着说:“我之所以没有通报自家姓名,就是为了避嫌,你何罪之有!”

    李秀宁不喜欢虚伪的说辞,她直奔主题:“罗管家已经向你表达了我们此行之意了吧!我不想让你感觉到有压力,庄园已经属于你,全凭你做主,如若不方便让我赎回,我绝不强求,你尽管放心。

    只是万望日后在我们怀念此地时,主人不嫌我们打搅,允我们进来瞧瞧。

    毕竟我们兄弟姐妹过去时常在这个园子玩耍和读书,至今仍存着多少念想和感情。

    ”

    其实,李三娘想收回李氏庄园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这里,她与四妹一道制定了属于她们自己心目中的“《隆中对》”,也就是她们的《关中对》!重要的是,从那时候起,一切似乎都在朝着这个《关中对》的预想方向发展,或者说,她们已经完成了《关中对》的初期阶段。

    所以,李三娘对李氏庄园的感情已经添加揉进了一种新的元素和情愫。

    “岂敢岂敢,恕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李娘子驾到。

    这园子这屋这家产本来就属于唐国公,在下岂有不还之理。

    李娘子率领娘子军在数月之内就荡平了京师周围数县,在下早有耳闻,李娘子爱民如亲,娘子军属地治理有方,农工商皆有起死回生之象,如在下这般的生意人也已经感觉到了多年未有的新气象,甭说是一个庄园,就是献出在下所有家财给娘子军,在下也绝无二话!”

    主人激动万分,话语都变得激昂起了,他稍稍停顿了片刻,接着又说:“今

    日李娘子光临蔽舍,不,是重回贵府,那是瞧得起在下。

    在下现在就去吩咐手下,明日李娘子就可以回府,园中一切照旧,在下未敢造次做任何变动。

    园子和所有财物一应归还李娘子!”

    李三娘听到主人这么一说,心中自然是欣喜万分,赎回庄园,到时候自己对父亲就有一个交待了。

    她连忙回道:“我来赎回庄园,怎能让你吃亏,我本意以两倍的价钱赎回,你觉得可否?”

    “在下岂敢接受娘子分文!这园子原本就是唐国公的,我当初斗胆接下,也是因为罗管家说有事急需钱両,在下当初若知道李娘子是为了举义事筹措钱两,那笃定是不敢接过园子的。

    ”

    李秀宁见此人所言皆出自肺腑,心里便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她于是详细询问了他的情况。

    得知这主人乃是鄠县是本地人,具体说是一个以做买卖为生的生意人,算得上是本地的首富。

    但他并非一个爱钱如命的孔方兄,他爱财而不贪财,视阿堵物为身外物,为人厚道,不欺百姓,大家对他的口碑也是多为褒奖。

    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他同情穷人,时不时还会周济一下穷苦的乡邻人家,是无尖不商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不,当日在商议接收李氏庄园的时候,他听罗管家说变卖家产是因为急用银两,便没有半点讨价还价,完全按照罗管家的出价一手付清,而且还多给了200両银子。

    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按照士农工商伶的顺序分别高下的,商人的身份地位基本上垫底而被普遍轻视的,但李三娘内心没有阶层歧视,她认为凡事须因人而异,如果此人的确有真才实学,而且品行端正,有何不可用他来造福一方百姓呢?为何要拘泥于世俗观念呢?

    此刻李秀宁推断,此人是一个信得过而且有才能的商人。

    她于是对这主人说:

    “钱両务必手下!如果我李三娘尚未做到拯救百姓于水火,就行贪财于庶民之事,岂不是自毁自的抱负、自弃自的理念!银両你无论如何必须收下,就按两倍算,不然我父唐国公也必定会责怪儿的。

    如果你真的愿意为建立新政出力,我敢请你出任鄠县临时衙府的县丞,罗管家任县令,你协助他尽快恢复本地民生,鼓励农工商,发展经济,何如?”

    “在下唐酩笙,乃一介升斗小民,无德不才,今承蒙李娘子瞧得起在下,实在是终南山上搭戏棚———高抬(台)我了,某愿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他这才想起一直还没有报上自己的姓名,颇有失礼之嫌。

    “太好了,那你今日开始就是唐县丞了!拿出你做生意的本事来造福鄠县乡民,我信得过你

    ,也期待你不负我们之期望。

    ”

    李秀宁转过身对着罗盛文问:“你看行吗,盛文叔?你来做鄠县县令,但你原来在娘子军中的职务仍然保留。

    希望你和唐少府(当时县丞官职的称谓)一道做好一方父母官。

    ”

    “三娘你这是折煞我了,我何德何能,做一个县令?只怕给三娘你坏事了。

    ”罗盛文摇摇头摆摆手回道。

    “我看行!我了解你!就这么定了,罗明府(当时县令官职的称谓)。

    至于以后你们的官位如何,得等我父亲唐国公来定夺了。

    ”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