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 帐前军师 安乾府如愿以偿暗自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另一方面呢,李三娘对安乾府几乎完全是陌生的,虽然父亲曾经将她许给了安千福,而且自己当时听了关于他的介绍,从内心上还是认可和接受的。但自从阿耶替她悔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听闻过此人的事情,也从来没有探听过这个从未谋面的“未婚夫君”任何消息。

    尽管他们俩在在几日前来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手,李秀宁也没有能够看得清楚安乾府的模样。事实上,李秀宁到根本不知道那日与自己过招的拼命三郎就是安乾府。

    起初她想象中的对手是一个老谋深算的老将,后来读了他亲笔的投降书后,她想象中的他变成了一个有点像卫玄那样的文官式的武将,而就在此时双方的目光隔空相碰的那一刻,李三娘才发觉原来对手竟是一个青年才俊,她的面部表情也闪现出一丝稍纵即逝的惊愕和异样,内心也生出一缕赞叹和感慨。

    安乾府果然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堪比宋玉潘安。按现在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帅炸天”的小鲜肉:如若只观其貌,超凡脱俗、道貌岸然;但看其体魄,你不得不赞叹着是一位阳刚健硕的男儿汉子。

    见安乾府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而且眼神还有点怪怪的,即使是见过世面的李三娘,也感觉有些不自然不自在了。

    安乾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他着意将自己的脸转向一侧,以转移自己那双难以自控的眼睛。

    为了缓和眼前的尴尬,同时拉近自己与李三娘的距离,安乾府款款地说道:“三娘,哦不,主帅,在下早就认识娘子了,只是今日才幸得相见,幸甚,幸甚!”

    李秀宁有些愕然,该不是市井之徒套近乎所惯用的伎俩吧?

    安乾府决定实情相告,便低声道:“在下多有得罪,五年前,三娘曾经与在下有过短暂的婚约。”

    李三娘更加愕然:“安乾府、安乾府、安乾府……”

    她心里突然蹦出一个有点熟悉的名字出来:“难道安乾府就是安千福?”

    安乾府应该是看出了李三娘的疑惑,便连忙解释道:

    “安千福乃吾之本名。不瞒娘子说,五年前娘子悔婚,不,请饶恕在下口误,是令尊悔约,给在下当头一棒,从昏昏噩噩中被打醒,在下明白令尊悔约乃是因为那时候的在下是个不学无术的登徒子。从那时起,在下便开始清夜扪心、改过迁善,虽然仍旧学无所成,但终究脱离了膏粱子弟、花花太岁的生活。后来在下就改了名字,改成了安乾府。”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眼见李三娘还愿意聆听自己表白的样子,便饶有兴致地继续说道:

    “在下首先应该好好感谢娘子主帅和娘子的令尊唐国公!在下若有任何改变和长进的话,那也是多亏了你们父女俩的

    警醒。如今在下能够投在娘子军中,也算是缘分一桩,实属三生有幸,还望娘子多多看顾照拂。若能够在娘子帐下为娘子鞍前马后出谋献策,就是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亦在所不辞,这是让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若蒙娘子抬爱,在下就算不枉此生了。”

    说完,安乾府再次下拜行大礼。

    原来如此!难怪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安乾府”这个名字,只知道“安千福”,这名字倒是改得蛮好的。

    对于五年前的事情,李三娘内心闪现了一丝恻隐之心,觉得此事确有对不住他们安家的地方,但父母当时之所以那样做,必定有他们的道理或苦衷,一切命中注定。

    就眼下而言,她一时还没有发现安乾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对他颇有好感,不仅仅因为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能够叫自己在战场上受挫的对手,而且也因为他的文笔和言谈显示出来,他是个有文章才气的“文艺青年”。

    娘子军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李刚虽然能文,但不善武,而安乾府能文善武。

    整个受降过程相当顺利,有条不紊。

    按照惯例,5千降军加上三日前被俘的万把骁果军所有将士,全数被拆散,分派于娘子军各不同分部中去。

    安乾府则如他自己所愿,被委任为李三娘帐前军师(也就是随行军师)。

    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因为李三娘看重安乾府的才能,另一方面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李三娘身边一直没有一个具备雄才大略的谋士做参谋,虽然四妹李琇蜜给她出过不少主意,但她毕竟不在身边,除了行军打仗之外,娘子军还有不少内务外交的事情,都得由李三娘一人烧脑、一肩承担,使到自己无时无刻都处于一种紧张和应激状态,她急需要一个有文化有才干的谋士来协助她,让自己能够有一些空闲的时间,特别是自己有孕在身已经近4个月了,也该让自己的身心有机会歇息一下了。

    李三娘委任安乾府做帐前军师,跟随自己左右,其实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考量。

    之前每个山寨归降或加盟,李三娘都给头领们一个不低于大将军的职位,可以独立领兵,因为李三娘真心信任他们,他们头脑相对简单,当时都是为了求生存求发展,没有比归降娘子军更好的出路;可安乾府就不同了,他乃朝廷命官,文武双全且又受到朝廷重用,他的投降多少有些蹊跷,尽管他已经解释过,说投降娘子军的原因是他在最近的一场对娘子军作战中惨败,受到阴世师的问责,说是要从严处置,甚至可能会掉脑袋,因为他是立了军令状来与娘子军交战的。

    对于这种有才学又头脑复杂的人来说,李三娘是不会轻易信任的。

    按理

    说,他安乾府完全可以回京向阴世师解释清楚,更何况在这场败仗之前,他怎么地也算打了连续三场的胜仗吧?功过相抵,阴世师理当不会轻易就要他的命啊!

    所以安乾府的话不能全信!既然不能全信,就得有所防备,李三娘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就是不给他独立领兵的权力,以便限制他的行动,直到能够完全信任他。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