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缚住孝节 娘子军又逢对手安乾府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躲闪已经来不及,而且也不能躲,否则会伤及被自己挡在身后的将士。

    情急之中,李三娘本能地伸出左臂受剑护胸,以求牺牲左臂来保全自己以及身后将士的性命。

    好在,李三娘身边的两名亲卫不是吃素的,她们已经同时跨马向前一步,各自双剑齐出,四剑交错,将那飞来的剑挑落在地。

    罗健见状,先是大吃一惊,之后便是怒火中烧,他一大步跨上前来,将套索绕着卫孝节的脖子缠了几圈,要将他处以“绞刑”。

    李三娘跃身下马,一剑将那套索挑断,同时喝道:“慢!留下他的性命!”

    罗健害怕卫孝节再有什么对主帅的不利之举,便将其五花大绑,按到在地,又在他的腰背部踏上一只脚,使劲往下压,使他连头都抬不起来。

    李三娘令手下立刻给卫孝节那还在淌血的腹部包缠好,并将他台上一辆马车。

    隋军那方见主帅被缚,顿时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纷纷向后逃窜。

    说真的,卫孝节的行为的确英勇,但作为主将,他没有事先组织好身后将士们的冲杀进退,而是鲁莽地孤身犯险,想出险招,试图直接致李三娘于死地,不可谓不是这队官军悲剧的开端。

    这一边,娘子军将士们则乘势冲杀,毙敌无数……

    眼看这队人数仅5千的隋军将士被娘子军杀得稀里糊涂的,半路生出个程咬金来搅局了:当娘子军追杀了约莫5里地开外时,两侧林子里忽然间震天价向,喊杀声瞬间覆盖了方圆几里之地,不过片刻,只见数千官军从林子中掩杀过来……

    “救兵来了!救兵来了!”前面逃窜的隋军在高呼。见有援军来救,隋军弟兄们纷纷掉头反杀回来。

    娘子军追敌正酣,突然受到隋军反杀,一时间三面守敌,就开始慌乱起来,拔腿就往后退逃……

    李三娘心头一惊:难道娘子军中了敌方的埋伏?卫孝节方才是用“苦肉计”诈败,然后诱我深入,试图将我军围而歼之?前面敌军有多少伏兵?!爱奇文学iqix !免费阅读

    李三娘努力克制自己,以免慌神。她走到一处高坡上向四周眺望,发觉官军人数的确不少,但比起自己的中路军,顶多也就是半斤八两的,娘子军将士们应该能够抵挡住他们。

    她于是便急忙喝令将领们不要慌张,各自站稳阵步,并令副将和偏将立即将娘子军分为三部,分别应对三面之敌。

    同时,她命驿卒急速向左、右两路军传达驰援命令。

    这边李三娘的中路军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三面受敌,士气受损,只能勉强抵敌,伤亡不小。

    反观官军,他们倒是越战越勇,而且,一队没有打出旗号的隋军已经开始组织人马迂回到娘子军的背后,企图兜底合围娘子军,来

    个“包饺子,一锅端”。

    敌我双方拼杀了近半个时辰,官军士气高涨,其优势在渐渐扩大,其对娘子军的半包围圈却在慢慢缩小……

    李三娘感觉再这样下去娘子军要吃大亏,必须后撤了。

    正当她准备下达撤退命令之时,只见官军队伍忽然迅速撤离。

    李三娘猜想那应该是娘子军左、右路军的援兵赶到了。

    这一仗下来,娘子军损失近2千多人马,官军死亡人数1700多人,但其正面军主将卫孝节被擒,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

    可是,娘子军付出了牺牲这般众多的伤亡代价,在李秀宁内心,绝对是一场完败!她“出道”一来,可说是所向披靡,官军闻风而逃或而降,虽然曾经在武功终南山历经险境,但娘子军折损程度也没有像这一回这么大。

    她恼怒自己、怨恨自己,居然没有想到敌军设有埋伏,叫娘子军吃了个大亏。好在娘子军的“v”字形进军战术,使到自己的中路军有两翼策应,否则,娘子军的损失会更惨。

    想往常一样,战前她遣派了探子在前头探路,但7~八路探子,没有任何一个发现埋伏的官军,难道隋军是属“土拨鼠”的,能够掘地而藏、钻地而出?抑或是自己的探子喝了迷魂汤,开了小差?

    不可能!他们都是些训练有素的,敏锐、机灵、认真,且信得过的人。

    李三娘眉头紧皱,一刻也松不下来;心头上提,一刻也放不下来。她那原本白里透红的脸庞此刻显得完全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朵根;她那原本清澈的双眸,也显得有点迷惘。

    这当然不能怪李三娘或者她手下的探子们,因为那突然从林子里杀出来的人马,并非预先埋伏的官军,而是恰巧赶到的兵马。

    这批官军约2万人,领头的名叫安乾府,是阴世师的手下,他本为一文官,不过是一位从五品上吏部郎中,从未带过兵,但却熟读兵书,也喜爱兵道诡诈之术,而且人长得相貌堂堂、玉树临风,更加上年纪才22岁,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阴世师看重,很快就成为他的亲信,不到两年就擢升至正四品下的右亲卫中郎将。

    话说卫玄派卫孝节领5千人马与李三娘对阵,本意并非叫他与娘子军拼命,只是要他出奇兵遏制减慢娘子军的步伐,也好让朝廷腾出点时间来另做打算。

    没想到卫孝节为了答谢大伯父的信任和重用,立功心切,想出了一个风险极高的计策,那就是一槊虚晃,三箭齐发,再加上一剑手刃。

    他坚信自己这一连串的动作必定能够出其不意地“斩首”娘子军主帅,致使娘子军不战自乱!

    之所以要冒这种带有自杀性质的风险,是因为他对娘子军这几个月来的攻城略地做过一

    番分析,并总结了上一次他自己兵败武功终南山和盩厔司竹园的教训,预判自己这次出征无论是在文韬武略方面,还是在兵力方面,都不是娘子军的对手,要与娘子军做正面交锋,阻止遏制其进攻节奏,几乎就是螳臂当车!唯有出奇制胜!

    平心而论,他的计策不无道理和可取之处,只是他的诡计对于李三娘来说,显得稚嫩了一些,因为他并不了解李三娘的应急能力,没想到自己一连串的自杀式狠招,竟都被她有惊无险地一一化解了。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