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提到过墨菲定律,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铁律!一个人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不好的事情就必定会前来造访。此刻正是如此,就在卫孝节心生不祥感觉之时,隋军背后的东、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几乎同时响起了一阵阵震山憾树的喊杀声,在山谷久久回荡,连成一片。
没多会,东面和东南面那些冲杀在最后面的隋军士兵开始乱了阵脚,他们被从背后突如其来的娘子军将士们冲杀得纷纷作鸟兽散……
几乎与此同时,那队被临时遣去沿东北方向追击娘子军的一队隋军,在刚刚行进至通往县府的大道上招到了埋伏在路两侧娘子军的冲杀,一时间也乱作一团。
李三娘见状,立即下令山寨的娘子军分批次向下面的隋军发动猛烈冲击。
卫孝节一下子蒙了圈,他不明白怎么自己的背后会突然出现娘子军,他更加不知道他的东北路军也几乎同时遭到了娘子军的伏击。
其实,他本大可不必慌张,因为无论是背后袭击的,还是两面伏击的娘子军,都是来自山寨上李三娘那2千人而已,比起卫孝节的1万3千人,实在算不了什么。只是当时被打得一头雾水,又不知虚实,所以才造成极大的慌乱,而且在慌乱中受到极大的损失。
卫孝节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娘子军大对人马下山不是为了逃窜,而是来了一个出其不意的背面偷袭,反叫我军腹背受敌,原来被困在山顶的李娘子眼看就要被自己冲垮了,没想到他们现在反而来了个中心开花,乘隋军混乱而主动出击。
原来,当李三娘得知有万把隋军突然前来攻打山寨时,她知道靠硬拼来坚守山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定是玉石俱焚!丢了山寨倒还不算什么大事,因为娘子军本来就没有打算长期蜗居于此处,而是要夺取整个武功县,并将武功县作为娘子军的第三个根据地。关键是,靠硬拼的话,自己手下这两千人都将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且还会因此而陷向善志部于隋军的夹击之中,使他们在劫难逃!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唯有以智取为高,出奇兵搅乱敌军,使之不战自乱,娘子军才能够在混乱中寻机击败敌人。
既然隋军留下东北向一个开口,那我何不将计就计、顺势而为?李三娘当即决定分兵两路:一路1500人从山寨东北和正西方向下山,之后一分为三,分别沿山脚迂回到隋军背面,从隋军进攻的三个方向对他们实施突袭;而另一路500人则由自己亲率镇守山寨,同时吸引敌军进攻。
后来,李三娘发现正在从东北方向进攻山寨的隋军突然撤退,快速折返下山。她稍作思索,猜透了敌军的意图,她即刻派人通知东北路娘子军改变原定的方案,
抄近路快速行进,赶在隋军之前,预先在通往县府的马路两旁山坡上埋伏下来,带隋军进入伏击圈后发动猛烈的进攻。
李三娘这一招,带着很大的赌博成分,但在军情紧急、瞬息万变的情形下,她没有时间犹豫,只能够按照自己的直觉加判断行事。
就这样,战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按照京城骁果军和扶风隋军的联合计划,原本是试图以三面包围和两面夹击的策略,将武功娘子军与土匪一并清除,甚至活捉或斩杀娘子军主帅李娘子;没想到最终的结果是,隋军反过来被娘子军人三面包围和两面夹击,人数占尽优势,却反被娘子军吊打和狂虐而玩残了。
关键是,隋军眼前的颓势,远不是他们厄运的终结,而是开端!
却说隋军扶风方面军夹道伏击了向善志部娘子军,却在追杀的路上自己反倒中了娘子军的伏击,他们还以为是中了娘子军诱敌深入之计,并不知晓那只是李秀宁派去接应向善志的3千娘子军而已,因此不敢继续追杀娘子军,反而是掉转头循原路拼死逃命而去……
另一边,李三娘的娘子军对骁果军的反包围,将卫孝节的行动计划搅乱了,也让骁果军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救的恐慌状态,也都以为是中了娘子军诱敌深入之计,一时间满山乱跑,找不着回家的路了。
本来,仅仅靠李三娘坚守山寨这2千人的兵力,要想吃掉这1万3千强悍的骁果将士军,那绝对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但是,偏偏这个时候向善志率领的娘子军回到了终南山,发现情况不对,询问了几个正在追杀骁果军的守寨娘子军士兵后,才知道原来山寨也受到了隋军的袭击。
他们二话不说,立刻加入了战斗!本来就因为之前被隋军伏击而窝了一肚子火,现在回到自己的地盘,有了一个绝好的复仇机会,将士们一个个都使出各自的绝活,逮着一个隋兵就狠命往死里整。
这下子敌对双方的实力发生了逆转,或至少变得势均力敌了:1万2千多骁果军(原本的1万3千人已经有几百人战死)对1万1千多娘子军(原本的1万3千人或战死或被俘于扶风方面军)。但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娘子军此刻无疑已经占据了优势地位。
战场的局势也随之发生了逆转,骁果军完全被搅乱了,而且因为慌乱,卫孝节不仅难以维持继续进攻山寨的态势,且又无法组织有效的撤离。他方才是在怀疑自己对战局的推断,而眼下可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了。
在此情形下,卫孝节即使心有不甘,也只好领着身边的数十名卫士,拼死向山下冲出重围,溜之大吉了;而失去了首领指挥的骁果军士兵们就如无头苍蝇一般,六神无主,在林
子里乱冲乱撞。
娘子军将士们那憋了半天的冤屈和戾气,已经使到他们胸膛内的气压骤升,到了出气的时刻,一下子就想爆米花筒一样炸裂开来一样,他们狠命厮杀,直将骁果军当作林中鼬鼠一般宰杀。
最终,1万3千骁果军中7千多人躲过了娘子军的刀槊剑斧而成功逃命,3千多人投降娘子军,其余1千誓死不降的士兵皆被娘子军就地斩杀。娘子军损失了1千多人,又从骁果军降兵中补充了3千来人,总账算下来,还反赚了2千多人。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甚至害死三军。李三娘意识到,隋军这次惨败,并非因为隋军将帅无能,他们设计的道路两侧伏击战,釜底抽薪包围战和两军合围夹击战,不能不说是一个上乘的连环计策,但隋军所欠缺的是“中央军”与“地方军”的沟通和默契,是骁果军与扶风地方军在这次行动过程中的沟通和默契!如果不是扶风隋军被3千娘子军的伏击吓破了胆,而做出停止追杀娘子军的错误决定,那么,这场战役的结局就极有可能会是翻了个了。
虽然娘子军在这次行动中于偶然而又必然地战胜了隋军,但李三娘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深感娘子军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过于自信,未做好战前准备,就仓促出兵;另一个是情报工作没有做到家,连扶风出兵2万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预先了解到,而是在战后才弄清楚。反观之,隋军却是对我们的行动预先就有了相当清楚的了解,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准确的地点、于准确的时间之内,伏击向善志部,也不可能在围困山寨是喊出要活捉自己的口号。
李秀宁开始思索之前的全过程,想弄明白隋军到底是如何了解到娘子军的行动计划的。有一点似乎可以肯定,那就是消息是从娘子军内部泄露出去的,难道是武功县的巡查所斥候混进了娘子军队伍里?或者是娘子军内部本身就有朝廷的间作?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