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扼守山寨 李三娘三面被围陷险情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来,自从武功县境内出现向善志等几伙“山贼”以来,朝廷就在武功县各乡镇甚至村落都设有美其名曰“巡查所”的流动性情报站,这些“巡查员”即斥候一旦眼见风吹草动或耳闻鸟鸣鸡啼,并界定为可疑或异动时,就会及时通报周围的驻军。对于朝廷来说,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一个权宜之计,实在是因为杨广连年征兵讨伐高句丽,致使官军兵力锐减,加上还要分兵对付全国各处的义军变民,朝廷的兵源极其有限,无法在每个县镇都安排驻军。

    当日卫文升从武功巡查所的斥候哪里得知娘子军将要派兵前往武功终南山与向善志的匪帮结伙后,就自然而然地推测到娘子军必定要顺势攻占武功县,就一改原本要出兵剿灭司竹园娘子军的计划,制定了一个在武功一带以逸待劳,伏击并绝杀李三娘的新方案。为此,卫文升决定派遣自己的侄儿正四品上左武卫中郎将卫孝节首领骁果军1万人,联合部分始平县守军,凑够1万3千兵马,从始平方向进发武功,直捣终南山向善志的匪巢。

    卫文升认为卫孝节的1万3千人,恰与娘子军在武功的1万3千人旗鼓相当,骁果军要战胜变民军,本不在话下,但骁果军缺乏在山沟树林作战的经验,要全歼娘子军,仅靠卫孝节的兵马使不够的,他因此同时令驿卒飞马扶风郡,请求那里的隋军出兵相助。

    为什么是请求呢?因为扶风郡不属于京畿属地,卫文升无权调动那处兵马,他只能够以京城告急为由,请地方军驰援。还好,拱卫京师,人人有责!扶风郡守爽快地允诺了,而且一开口就答应出兵2万人马,协助骁果军将娘子军消灭在武功境内!

    在卫文升的筹划下,决定让扶风隋军潜伏于娘子军欲进攻武功县府最可能经过的路径两旁的山岗上,待娘子军进入伏击圈之后,便“关起门来打狗、堵住笼子抓鸡。”于是就发生了之前所描述的那一幕幕。

    而另一方面,卫孝节的兵马则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行拿下终南山匪窝,然后再挥师北上,与扶风军会合,前后夹击,确保李三娘和向善志无处可逃。

    就在向善志于清晨匆匆出发之后,李三娘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担忧,这担忧首先来自于探子的汇报,就是那几个有李秀宁于前日派出去侦查武功县府极其周边状况的探子,根据他们探回的情报,那里相当平静,没有显现任何异样。正是因为如此,李三娘当时相信向善志一举拿下县府,应该有八~9成的把握,因此她没有在最后时刻阻止向善志出兵。

    但过了小半天时间,李三娘内心猛然一惊:糟了!县府周边的平静似乎不太正常,因为隋军应该已经知晓娘子军将要攻打县

    府的消息,而且应该已经为此做好了应战准备,怎么会平静如常呢?现在那里越是平静如常,就越是不正常!

    此外,李秀宁也相当清醒,要想在武功县复制盩厔县的成功,绝非易事!因为攻打盩厔县是在朝廷完全不知晓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盩厔县的陷落必定会促使朝廷警觉,并做出各种部署来防止其它京畿县镇的丢失,甚至有可能出师前来剿灭义军。

    想到这些,李三娘决定立即派遣3千人轻装出动,抄山路捷径快速追赶向善志,万一他们半路上遇到什么意外,须及时出手解救他们,并保护他们回到山寨,绝不可与隋军互拼;而她则自带2千人坚守终南山“匪巢”。

    当3千娘子军追赶到半路时,打前哨的前队紧急回报,说是向善志的队伍遭遇隋军冲击和追赶,正在溃败而回,敌军数目不详,但肯定不少。

    领头的按照主帅李三娘预先交代的机宜,决定隐秘于大路两侧的山坡上的草丛中,给隋军一个出其不意的伏击战!因为仅靠3千娘子军,想要对抗为数众多的敌军,同时救出向善志部的弟兄们,那是不现实,只有让敌军误以为我方人数不少于他们,并打他们一个出乎意料,才有可能将他们忽悠而去。他于是令3千娘子军隐秘于大道两侧的山上,等待自己人经过后,让隋军进入伏击带,然后才猛烈出击。

    就这样,他们解救了向善志部的大队人马,一同撤回终南山山寨。这样,向善志部被俘和被斩的娘子军将士多达近千人。

    另一边,李三娘领2千人独守山寨,此刻正在焦急地等候向善志他们那边的消息。

    就在李三娘准备派遣几人前去打探的时候,忽然手下匆忙来报,说是有一大队人马正在从东边朝山寨方向而来。

    李三娘问是否向善志所部,答说不明,因为离得还远,且有密林遮挡,看不清楚,只能确认人数众多。

    虽然心里着急,但李秀宁依然心中有数,即使向善志他们真的在半道上出事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回到山寨,但如果不是他们,那又是何方人马呢?武功县境内的其它匪帮基本上都是一些不成大气候的“散兵游勇”,完全不可能是正在前来的大队人马。

    这让李三娘心头一惊、眉头一皱、两眼微眯,露出一丝不解的神情,难不成是隋军前来偷袭?可哪来的隋军呢?他们从东边过来,难道是始平守军?她立刻令手下快速前去暗中探查,并及时回报。

    很快,探子折返山寨,报告说是隋军,约莫有千把人,至少也有八~9百人,而且他们已经行进到山脚下,眼下分兵三路,正在从东面、东南面和南面三个方向形成一个口袋状,向山寨包围过来,只留下西北方向

    一个缺口。隋军将士们一边进攻,还一边高喊“活捉李娘子,赏钱五万两”的口号。显然,隋军已经知晓娘子军主帅就在山寨上。

    李三娘闻报后,静思了半晌,忽然感觉心脏一阵冷颤,血液仿佛都接近冰点而凝滞不流动了,之前对于向善志仓促出兵虽有一种不祥之感,但那仅仅是担忧他出师不利而已,何曾想到隋军竟然会前来直取向善志的山寨老巢,运用了一招“釜底抽薪”和“驱虎下山”之计,断了武功娘子军的后路,同时逼迫娘子军从西北方向撤出山寨,逃往向善志他们进发武功县府的方向,最后让自己所部和向善志所部全数娘子军进入隋军两面夹击地带,一并成为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如此这般,朝廷既解了武功县府之危,又灭了武功境内最大的匪帮,重要的是还能够围歼武功境内的娘子军,最后,还有可能一举拿下娘子军主帅李娘子,大有一石四鸟之功。

    显然,隋军对娘子军的行动计划不说是了如指掌,也算是知之甚多了。但李三娘不明白官军如何得到这些情报,又如何能够做出如此迅速的行动?特别是,隋军是如何得知扼守山寨的是娘子军主帅呢?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