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的上午,李琇蜜正在收拾家什、捡点行装,三男两女敲门来了。李琇蜜让侍女开门后,一眼便认出了其中一个壮实的男子,这不是李氏庄园的保镖陈起吗?她忙让侍女招呼他们进屋,同时问道:“你怎么来了?他们是……”
陈起拱手施礼道:“李四娘安好!是李三娘遣我5人前来大兴城护卫四娘和阿郎迁移蓝田的。李三娘还另外派遣了145名新兵直接前往蓝田郊外,在那等候四娘和阿郎。”
听闻这些,李琇蜜心头不觉一阵热乎,这热很快就传导到了眼珠子,温热了泪腺中的泪水,热泪顷刻流了出来。她极力控制自己的情感,心里默想,三姐想得真是细致周到。
问候完了,李琇蜜得知其他四人的名字分别叫做李剑,张之兴,秀姑和甜儿。
李琇蜜又问:“你等以前来过大兴城?”
五人都摇摇头表示没有。
“我这不难找吧?来,先吃点酒,一会让家丁出去买些熟食回来,我们就在家里用餐,以免引起他人注意。”李琇蜜随意问道。
陈起答道:“不难,我们直接就奔四娘家来了,没有走错一条道。来之前,李三娘交待我们地址了,还描述了一下行走方向。不过,也好在李剑兄弟记性好使。”陈起用手指一指身旁一位看上去年纪约莫21~22岁的男子,继续说道:“三娘知道他有过目不忘的能耐,特地让他用脑袋记下了四娘家的马路和街巷的名字和方向,他还真的一字不漏就都记牢了。而且我们一路同行,还发现只要是过了他眼的东西,他都不会忘记。”
听闻此说,李琇蜜开始打量起李剑来,发觉他身材不高不矮、体型不胖不瘦,模样不俊不丑,就是那种随大流的长相,在关中地区极其常见,没有突出特征,属于那种让人过目就忘的一族。
见李四娘如此专心地看着自己,李剑脸上只是闪过了一丝略微诧异和尴尬的表情,之后就一如常态地保持不露声色的镇静。李琇蜜捕捉到了李剑面部表情那一瞬间的微变,她赶忙打破这个窘境,问道:
“李剑兄弟,给大伙儿说说看,你在路上都看见什么特别的事情?”
“某在城内看见有的人家以胡姬做奴,想必是大户人家。”尽管李剑不明白为什么李四娘对他的记忆力发生了兴趣,但他还是毕恭毕敬地向她道来。
“你为何认为有胡奴的就是大户人家?”李琇蜜有问。
“这些人看上去比较张扬跋扈。”他回答。
“就这一件事?还有其它什么好玩的事情吗?”李四娘追问。
“有。我们一行从西面的延平门进入大兴城,某发现延平门门卫和坊丁武侯(小区保安)一样都裹着幞头、穿圆领袍,但他们随身
佩带的剑有所不同。我们路过12个坊的坊门,包括这里颁政坊。某特别注意看过每个坊丁武侯佩带的剑,都不行,一看便知他们的剑大多硬而不坚、脆而易折,那应该是因为打铁的炉火不行,用的炭不好,八成是家用炉灶中收取的柴炭,所以整柄剑都带有像细沙粒一样的炭渣,这从那阴涩的剑面光色就可以看出来。”爱奇文学 !免费阅读
这人心思真是很缜密细致啊!这方面与自己蛮像的。李琇蜜带着惊讶问道:“那延平门门卫的剑呢?这剑怎么个好法呢?”
“两个门卫的佩剑都算得上是上好的剑,剑面光泽均匀平滑,而且在阳光下反照出微蓝色的光。剑身平直,剑尖对中,剑刃薄如一线,锋利,锋利!一看就知道那造剑的铁匠是个老手,火候正好,用的是窑烧榆树的白炭,打铁时用劲也是用的巧劲,不是死劲。”李剑对剑的见识和他的名字还真是一种巧合啊!
大伙儿听得都入迷了,没想到就一把剑还这么多讲究。见他停下来了,就都催促他再讲讲其它的见识。
“三娘可知长寿坊南门武侯与延寿坊南门内第四家粉面铺老板娘是兄妹,皆为米脂人?”李剑先发问,似乎是想先得到李四娘的证实。
这下李琇蜜惊得有点两眼圆睁小嘴圆张:“你怎么知道这个?你认识他们?”她虽然在反问李剑,但显然认证了李剑的推断。
“我们经过长寿坊南门时,听到那坊丁向一个进坊的人询问‘你那篓篓里的泥圪圪是啥呀?你拎那做什么来来?’后来走进延寿坊时,某听到那粉面铺的婆姨对着食客一口一个‘软圪溜溜儿,甜圪楚楚儿,热圪乎乎儿’的黄婆卖瓜———自卖自夸。两人都是米脂方言口音,说明是米脂人。这还不算,他们俩都有勾勾的大下巴,老人们都说下巴模样一定随父母,没有例外的。”没想到李剑这小子还懂得现代遗传学知识,是穿越的吧?
“可你怎么断定他们是兄妹,而不是姐弟呢?那女子可比那坊丁武侯看着年纪要大呢。”李琇蜜问。
“这话不假。可都说干苦活的女子易老,那面铺老板娘整日火烧水蒸的劳苦,显老;而那坊丁干的活比较轻松,只是坊门边静站和街道上慢行而已,故容颜不显老。”
李剑兄弟绘声绘色的描述和细致入微的推理让李琇蜜感觉到,此年轻人不仅记性好,他的观察能力和推断能力也不错,是个好苗子。她接着又问:
“真棒,大兄弟。你都说对了。除了记性好,你还有其它绝活吗?”因为李琇蜜意识到对方比自己年长5~6岁,因此改称“大兄弟”。
“四娘,绝活不敢说,但某从小跟随父亲练打铁,打个什么刀剑枪槊、钩爪球棍、锅铲门插的不在话下
,三娘让某来追随四娘就是想让某来帮助四娘的队伍造武器。还有,某还跟随大伯父学过一点中药跌打什么的,常常上山采草药,能识点医术药性,也善攀悬崖、越峭壁、爬大树什么的。对了,某还会水,渭河的急流和水浪呛不着我。”李剑说着,发现李三娘明眸一闪,脸上露出一种不太容易察觉的激动兴奋的表情,虽然他仍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大兄弟,来,吃酒。”李琇蜜举起自己案几上的酒杯,对着李剑做了个干杯的示意动作,但她还是保持着不露声色。
一杯酒下肚后,李琇蜜转向其他几位,也问了一些类似的问题和他们的个人情况。得知他们这一行五人都是功夫了得身手上乘的年轻人,无疑是三姐从众多人中精选出来的“精英”,应该用心培养成义军的“骨干力量”。
李琇蜜忽地站立起来,手捧满满一杯酒,对大伙儿说道:“在座列为都比我年长,我本是要称大伙儿为兄长姐姐的,现在你们却来辅佐我,我是真心的感激,我吃下这杯酒,以为谢意。我也斗胆对大伙儿起誓,诸位跟着我三姐起事,日后必定不会失望不会后悔的。从今日起,我们都是我姐李三娘的属下,也是我父唐国公的属下,我们一块去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为父老乡亲、黎民百姓做一点微薄之事,为江山社稷、安宁盛泰出一份绵薄之力。”说完,李琇蜜向他们行了一个大礼。
众位见主人这么一说,心头热乎乎、暖烘烘的,血气涌动,他们不约而同地立起身来,陈起领头咬破手指,滴血酒中,把斛相视,一饮而尽。没有话语,却胜过誓言!
李琇蜜甚是欣慰,感觉他们都是信得过的人,她于是将她和郎君商量好的计划简要地跟他们说了,并告诉他们明日一早便启行护送她的姐妹们前往蓝田段纶的祖屋。
段纶于晌午回府,大伙儿又是一顿好酒好菜。午饭后,李琇蜜交给侍女倩莺一袋钱两,并交代她领他们几位到城内附近街道走走看看,再到西市转转,给他们买些稀罕的玩意儿。
(本章完)
&/art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