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汇合部队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高煦出城,先要去煦园,等汇合了火器部队,以及提前过去的三百王府骑兵和几十人的“军事观察团”,再行出发南下。

    毕竟,全副武装的一个团(千户部)放在城内的话,也不是很方便,朱高煦也不想听那些令人厌烦的声音。

    至于为何没有等王友,和他一起出发,那是因为他要走水路,他的战场在海上。

    其实,朱高煦也是考虑过走水路的,然后泛舟海上,直抵目的地,轻松而富有诗意。

    最后,考虑了一下,手下都是一帮旱鸭子,保险起见朱高煦还是放弃了,万一遇到点台风啥的,可真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这会儿又没有天气预报。

    再说,走陆路的话,就相当于一次长途拉练了,毕竟大明目前的心腹大敌在北方!

    就这样,朱高煦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没有盛大的开拔仪式,也没有人相送,说实话有点儿“凄凉”……

    只是这些,朱高煦都是严格的按照那次的御前会议的命令行事,他不需要这些虚名去证明什么,相反低调还来不及呢。

    等到了煦园,刘冠翔他们以及朱高煦的王府护卫军的黄先楚二人,已经整理好了队伍,一切准备就绪了,就连那些“军事观察团”的成员们,也都在一旁老老实实的待着了。

    来到队伍前方,朱高煦做了个简短的誓师动员演讲,然后一声令下,“大军”就开始有序的出发了。

    这方面,刘冠翔等人都是很熟悉的,不需要朱高煦去插手这些琐事,他只管下命令就行了。

    这一次,他们只要带上足够的弹药,以及可供三日消耗的给养就行了。

    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都是在大明的腹地进行,后勤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只要准备好银子,一切都能够轻易的得到解决,没有人不喜欢钱。

    再说,他可是代表着朝廷,有着皇帝的命令,地方和卫所必须无条件的配合,所以朱高煦很大胆的选择了轻装简行。

    为了赶时间,朱高煦这一次可是全骑兵化行军的,一人双马,有钱就是那么任性。嗯,主要是现在大明不缺战马,所以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ex){}&/  这把枪的总长,大概一尺多点,朱高煦记得呈给自己的图纸尺寸,具体的长度是37厘米,其中枪管长21厘米,目前来说很小了。

    这枪,使用的是和长枪一样的滑膛枪管,就连口径都是一样的。朱高煦可知道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不想让后勤疯掉,这样能够通用多好。

    试了试手感,枪托也是一样的材质,朱高煦很习惯。

    为了不扰民,朱高煦强压下来一发的念头,没有试枪,随手把枪支插进配套的枪套内,挂在身上。沈老六一看,有样学样,也赶紧收起来挂好,他知道要出发了。

    剩下的燧发手枪,朱高煦命人收好,勉励了庞富贵几句,就翻身上马,下令出发了。

    朱高煦准备趁着现在路还比较好走的时候,快速挺近,等到了丘陵山区,想快也快不了。

    还好,自古江浙地带,开发的很彻底,经济发展的很好。至少,官道还是挺不错的,只是没有北方那种一马平川的感觉。

    虽然是在腹地行军,并没有严格的前中后三军之分,但朱高煦依然派出了两个连队的士兵,去执行前锋任务,还另外派了十数名家丁参与其中,负责为后续部队开路和探敌。

    至于后军,朱高煦压根就没弄,每人两匹马,辎重随身带,要啥后军啊。

    当然,朱高煦这次只是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最主要的是在境内,所以可以这样去做,若是大军行动的话,那万万是不能这般“儿戏”的。

    刚出发,因为是平原地带,虽是黑夜,但是还有一轮半月悬挂夜空,配合着火把,还是能看清楚路的。

    一千多人的部队,除了黄先楚率领的三百骑兵和几十人的“军事观察团”成员,其他人对于夜晚行军早已是驾轻就熟了,都是这段时间“苦练”的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