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文没有急着回应李景隆,他在想这件事到底可不可以放心的让李景隆去做。说实话他并不太乐意,但是,这会也没有另外的大臣站出来跟李景隆抢这份差事。好歹人家也是开国功勋之后,现在的大明曹国公,他要是直接就否决了李景隆的话,那势必会在整个大明朝堂上产生不好的影响。朱允文并不想给自己找这些麻烦事。
这李景隆也不是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我是不是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呢?要是这会再站出来一个比李景隆更合适的人就好了,我也不用把这个名额浪费给他了。唉!算了,谁叫我心善呢?就把这个机会给他吧!看看这李景隆到底做的怎么样,要是做的不好的话,我再找个理由把他退货了。好了,就这么办!
想好后,朱允文就回应李景隆的请缨了。
“李爱卿,既然你主动请缨,那朕也不能不打击你为我大明效力的积极性。朕同意你的请旨了!这组建新内阁的四人组,你李爱卿也可以成为最后的一员。”
本来以为自己肯定没有希望的李景隆听到朱允文这话,他马上就惊喜万分。
“微臣遵旨!”李景隆虽然很惊喜,但是,一向会隐藏自己的心思的他也一点没有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表露出来。
“嗯,现在这最后一个人选已经确定下来了,那这件事就先到这里了。接下来,王爱卿,这北方的赈灾情况怎么样了?”朱允文接着便问到了北方因受雪灾影响的老百姓的救灾状况。这现在是过年期间,朱允文能想得到,那些受灾的老百姓也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这个年自然是过不好的。
听到天子询问自己赈灾情况,户部尚书王钝马上站了出来。
“回皇上的话,北方的赈灾情况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一些受灾教轻的地方的老百姓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一切都很顺利。不过,花费的银子也不少。”说到这银子上面,王钝顿时就一阵阵的心痛。
“银子事,救灾事大。王爱卿,只要这次救灾顺利,能让那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都能重新过会他们以往的日子,那这银子花了就花了。只要是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们朝廷拿出的银子再多也是应该的。”
{}/ 果然,朱允文马上就说了。
“朕方才想到,这方爱卿和张爱卿俩人去年被派往北方处理我大明与外族之间的事宜。二位爱卿也是劳苦功高,至今还未回京。所以,朕也要给他们赏赐点什么,以表他们二人为大明效力的功绩。嗯,前面朕给齐爱卿府中赏赐了五十匹上等的锦缎,那朕这要一碗水端平。也船旨各赏赐方爱卿与张爱卿五十匹上等的锦缎。王中,这件事还是由你去做。”
“是,皇上!”
下面的群臣知道刚才天子跟那王总管声说的是什么了,应该就是去北方办差的方、张二人。不过,这些大臣也没有觉得这件事不该做。他们虽然有些羡慕皇上这么隆重的给他们下旨赏赐,但是,他们也不会妒忌。毕竟人家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办差,这过年都落不到空闲回来与家人团聚,他们还去妒忌干嘛?
朱允文觉着这自己想要说的事已经说的差不多了,他示意一旁的王中。王中点头表示明白,马上便上前走了几步。
“皇上有旨,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王中一说完,朱允文就已经站起来了身子准备要走了。
群臣知道今天的朝会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
“臣等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就在群臣的这“万岁”声中结束了。
本次朝会所决议的一件大事也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没有几天,京城里面就都已经传遍了天子要组建一个新的内阁衙门。而且,这个衙门的级别还凌驾于其余七部之上。可笑而知,这样一个衙门的成立必然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