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
李世民曾经无数次幻想着入主,直到开国九年后,才真正的入主这座宫殿,成为东宫之主。
对这座宫殿,李世民和天策府的一众文武都充满幻想。
东宫的新主人手挽着秦琅的手臂入殿,走过众人面前。
这让秦琅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跟在座的这些人比起来,他只是个后进晚辈。
“三郎啊,今早陛下已经下敕罪已,称‘朕识人不明,致使上天上警、太白贯日,酿成宫门惨变,使朕几有投抒之感。’随后他又颁下第二道敕旨,宣布正式册封孤为太子,晋位东宫,并明敕文武王公,‘自今日始,凡军国事,盖决于太子,朕不复闻。’”
李世民说起这些的时候,眉飞色舞,喜形于色。
他是真的很高兴,这两道敕旨诏书一颁,他李世民终于真正的得到了执掌大唐权柄的真正权力。
他不仅仅是大唐太子,而且还是摄政太子。
相比起昨天的那道临时敕旨,今天的这两道敕旨不仅是李渊亲笔书写,而且都有亲笔签名、用印,并且三省宰相的附署,可以说这两道敕书就是再正式不过的诏书了,已经正式颁发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十六卫府以及天下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诏告天下。
李世民拉着秦琅一直来到他的坐榻前,非要拉着他一同坐下。
“诸位可能有所不知,不明白为何朕如此待秦三郎。其实在三日前,朕都还从没有下定决心要发起这场靖乱之战,朕当时想的更多的还是如何打动陛下让他换储,退而求其次也是想继续经营洛阳,正是秦三郎来见我,陈明厉害,向我通报了建成元吉欲在昆明池谋害我,也是他向我提议先下手为强抢先发难。”
“不仅如此,正是秦三郎向我提出了检举太子淫乱后宫之策为孤争取到了宝贵的一天时间,可以说,秦三郎不仅是在昨天组织囚犯义民战玄武门、守宏义宫,他还有许多大功。若论此次靖乱之役,秦三郎功不可没。”
说着,李世民拉着秦琅一起坐到榻下。
这可是连事变当天,带领百人独自杀入长生殿囚禁皇帝的侯君集,一槊击杀齐王元吉从他弓弦下救出李世民的尉迟恭、玄武门危急之时,独自一人奋力关上玄武门的张公谨等大将都没有的殊荣。
“若不是叔宝舍不得,孤都想要收三郎为义子,赐国姓名,列入属籍,赐封郡王。”
这话一出,更是让侯君集、张亮等一干原秦王府心腹们眼红不已。
秦琅倒还极力保持着冷静,没被李世民一番动作几句言语就弄的飘上天不知天高地厚了,再怎么说,自己其实都算不得秦王府核心造反班子,相比起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侯君集尉迟敬德这些人才真正是李世民的心腹。
“三郎不仅勇,还有谋,还如此年轻,孤在这个年纪,还不如三郎呢。”
李世民简直是要捧杀他,弄的秦琅很是怀疑他的动机。
“三郎啊,我们刚才正在谈论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各有建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秦琅坐在李世民的坐榻上,却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
“殿下,我只是个晚辈,大家商议大事,我在一边聆听学习就好,不敢妄言。”
“我让你说,你就大胆的说,你之前跟我见面时可说过许多有用的建议,也不曾这般畏畏缩缩啊。”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面庞微胖的长孙无忌轻笑着,“是啊,我们也想听听三郎有何好的建议呢,不妨说来听听。”话里外,其实透露着长孙无忌并没有怎么太看的上秦琅的意思,毕竟秦琼虽猛可只是员武将,不擅谋略,他的儿子这般年轻,又是个庶出子,能有什么不得了的建议。
“那我就斗胆说几句,就当是抛砖引玉吧,说出来让大家见笑了。”秦琅本不想说,可听长孙无忌的话,倒是决定说几句了。
自己本来就是十六岁的年轻人,所以没必要跟他们装什么老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的不对,也没关系,这本才是年轻人应当有的样子嘛。
“殿下,臣以为,如今虽然取得了陛下的承认和中枢的控制,但也仅只是控制了中枢。事实上,陛下虽在太极深宫中,可他依然还是天下之主,天下亿民臣民,地方三百余州千余县,无数官吏百姓,依然还尊那位天子。更何况,建成和元吉虽已伏诛,可地方上依然还有许多太子党人,若是我们大意轻敌,处理不好,便可能引起地方叛乱。”
李世民点了点头。
“继续说。”
“秦王府和东宫争斗多年,各有许多支持者,双方矛盾极深,因此必须重视此事。”
侯君集插嘴道,“小三郎这话说的没错,咱们过去被太子党人压着打,尤其是最近几年,受尽憋屈,之前张亮和敬德都曾被陷害下狱,受尽皮肉之苦,差点命都没了。要我说,咱们现在就该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应当把太子党人统统捉拿,并抄灭他们的所有财产,充实国库和赏赐功臣将士们。”
“就算是如之前已经被外放到地方上的太子中允王珪等太子党人,也要立即传令地方将领官员,让他们将他们捉捕枷送京师审理处置。”
殿中不少将领都大声附议。
两边争斗了数年,矛盾太多了,现在大家翻身了,自然要秋后算账了。
(ex){}&/ 李世民的神色越来越凝重。
最后,这位大唐的新太子缓缓起身,走到秦琅面前,高高举起双手越过头顶躬着身子对着秦琅深深一拜。
“三郎虽然年少,可这一席话却是老成谋国之言,刚才我轻视了,这番话够我享受一生,请怀良受我一礼!”
殿中诸臣看到秦王如此大礼,都不由惊住。
连秦琅都有些惊到了,刚才他也是说顺了嘴,于是说了那么多,现在还有点后悔不该多言呢,想不到年轻气盛的李世民居然能听进去。
“殿下,臣·······”
“我现在就命令大赦天下,东宫党人也尽皆赦免,连那个魏征也不杀了,朕不但不杀他,还要按你说的给他个官做,让他为我为大唐继续效力,玄龄,东宫还有什么位置?”
“回殿下,太子冼马已经授人了,现在适合魏征的只有一个太子詹事主簿的职务。”
“这是个七品小官吧?”李世民问。
秦琅道,“殿下肯赦免其罪,既往不咎,就很好了,还能给他个主簿之职已经足够了,让他从主簿做起,倒正好可以考验考验魏玄成的心性品格,如果他能坦然接受,并在这个卑职上做的很好,那不正说明他是个值得重用的人才吗?”
“好,就听三郎的,授魏征为太子詹事主簿。”李世民重新坐下,轻抚着秦琅的背道,“你小子,真是给了我足够多的惊喜,那我今天也给你一个惊喜,我此刻正式封你为翼国公、授勋上柱国,并将十五妹丹阳公主赐婚给你,以后你可以喊我为皇兄了。”
秦琅怔在那里。
“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高兴吧?算是对你的奖赏吧,赶紧谢恩吧。”李世民哈哈大笑,一脸得意的道。
秦琅回过神来,站起身来深躬。
“臣不敢受此大恩。”
“怎么?嫌爵位高了,还是勋高了?这些都是你应得的。”
秦琅咬了咬牙,“臣的婚事想自己做主。”
这下李世民愣住了。
“你要拒绝孤的赐婚?”
他的脸色变的不太好看,毕竟这是当着众臣面前的赐婚。
“是朕的皇妹哪里不好?”
“没有,只是臣不敢高攀皇家公主。”
“朕赐婚,你谢恩。”李世民恼怒的喝道。
秦琅深躬不起。
“臣不敢受。”
“混帐!”李世民忍不住一掌拍在几案上,震的茶杯飞起。
殿里长孙无忌等一干玄武门功臣们也是大感意外,这小子怎么处处不按常理出招。刚才在太子面前一番胡言乱语,把太子都说的一愣一愣的极为赞赏。
看起来是个很聪明的小子啊。
怎么现在却又突然犯起傻来,太子高兴,把皇妹赐给他,尚公主可是极高的荣耀啊。如今是大唐之初,国家草创,并没有对尚公主的附马都尉有什么太大的束缚,尚了公主一样不影响仕途,一样可以带兵打仗一样可以在朝堂上为官。
程咬金看到气氛不太好,忙出面维护。
“秦琅,你难道已经私下有了意中人了,跟程伯伯说说,究竟是哪家的千金名媛,能让你不惜的拒绝尊贵的公主殿下?”
秦琅心里哪有什么心上人,他屋里倒是有个人,但以大唐的礼法风俗,玉箫虽已还良但也只可能是个妾,不可能做他的妻。
他拒绝李世民倒也不是突起的念头,只是心里反感这种赐婚,尤其是他对唐朝的公主向来有点不太好的感观,都是来自另一时空对唐朝公主们的故事所影响吧。
高阳公主、太平公主等这些公主的名头,可不怎么好,一个个风流豪放的,谁能驾驭的了啊。
秦琅可不想娶个这样的公主回来,虽然他不了解这位丹阳公主,可还是下意识的拒绝了。
“秦琅,你可是另有意中人了?”李世民也问道,脸色稍好看了点。
秦琅只得摇了摇头,“臣不敢欺瞒太子,臣还年少,宅中有一妾侍,但并未有其它意中之人。”
“既然如此,那你就接受赐婚。”李世民冷着脸道。
“请殿下息怒,此事臣不敢奉令。”
啪。
李世民一巴掌把几案拍成两段,他气的脸色铁青,直接起身就甩袖而走,留下满殿臣子个个神情古怪的瞧着秦琅,感觉跟看个怪物一样。
刚刚还说的秦王大礼相拜,赞叹为无双国士,结果马上就来这么一出,惹的秦王怒碎几案甩袖而去。
长孙无忌笑着对旁边的房玄龄道,“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厉害了吗?”
“是啊,我都感觉我已经老了。”
“这秦叔宝的儿子还真是一个异数,先拒了郑氏女现又拒公主。”
“毕竟年轻嘛,才十六岁,一时膨胀也很正常。”杜如晦在旁边也摇头道。
秦琅听到边上全是议论自己的话,也只能无奈叹气,自己真的错了吗?
程咬金过来一巴掌拍在他背上,“昨天我还跟处默他们说要他们多学学样,现在看来你也是个愣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