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国先皇驾崩,产生的巨大权利真空,吸引着所有皇子、藩王及权臣的目光。
白龙城,定王府
“南山这时候回来,到底要干什么?莫非………”这日得知常南山潜回白龙城,已入中年,体态臃肿的大皇子常南涌在床榻上辗转反侧。
身边的美姬的微酣声更加令他烦心,常南涌肥脸眉头皱起。索性,他披袍起身,来到门口,对外嚷道:“王及,将刘姬挪到芬香院去!”
“诺!”门外传来内侍官阴柔的回应。
“嘎吱……”卧房门被推开,三名内侍猫腰进来,来到常南涌榻前,将美姬用锦被卷起,一人抬肩、一人抱腿、一人揽腰,抬着尚在梦中的美姬就走出去。
“甲士,去唤长史来!”常南涌再次对门外,开口道。
“诺!”甲士领命,拖着重甲就去唤王府长史。
一柱香时间过去,“嘎吱……”门再次被推开。
“殿下,急召属臣,不知有何要事吩咐?”衣衫不整的长史权台庆,擦着朦胧睡眼,开口询道。
常南涌见眼前这个身体单薄,面容俊秀的青年男子一脸倦色,心中顿生歉意,“台庆,深夜扰你清梦,本王着实有愧!”
权台庆闻言,心里一哆嗦。顿时清醒过来,他肃颜,拱手回道:“王爷此话台庆不敢当,属下本一落魄书生,身无片瓦可居。若非王爷,台庆已成路边枯骨。”这权台庆,原本是海木城的一名士子,考功落榜,回乡途中又被强人洗劫,流落于白龙城郊外,荒野之间,本要饿死,恰遇途经此地的定王常南涌搭救,常南涌赏识他的才华,两年之内,权台庆累迁至王府长史。
“好了,好了,都过去那么久,还说那些陈年往事做甚!”常南涌摆摆手,笑道。他当年肯收留权台庆,最主要的还是看中其有经世之才。
常南涌请权台庆在床榻前坐下,吩咐侍女给他上完温茶后,便开门见山道:“景王世子,已到都城来。”
“常南山?他这时到都城,可有些微妙啊!”权台庆讶道,皇长子常南涌觊觎皇位,做为王府长史的权台庆对于几个戍边藩王的情况,自然也格外留心。
常南涌叹口气,胖乎乎的脸上,愁云密布:“可不是,真是愁死我也!。”
他拍拍白嫩的额头,无奈的摇摇头。定王府与景王府,虽未有仇怨,却也谈不上亲密。在这个时间点上,景王世子常南山来都城,常南涌认为他几乎不可能是来找自己的。
“王爷,勿忧,属下并未听说景王府与哪位皇子关系交好。如今景王的爵位,已封无可封,属下认为他应该不会如此不智,参与诸皇子夺位。”权台庆笑笑,拱手回道
常南涌揉揉鼻梁,轻声提醒道:“台庆啊,你可别忘记,同为藩王的定阳王可是已有明确态度的!”滕国的几位戍边藩王,景王、兴隆王、定阳王三王势力最大。拥带甲之士,逾十万。他们的态度能直接影响朝局的走向,兴隆王支持皇长子,定阳王支持皇次子。两位皇子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压倒对方,因此景王的态度,就变得很关键。
权台庆摇摇头,将已端起的茶盏,再次放下,正声道:“定阳王素与兴隆王不和,兴隆王投靠殿下,那定阳王怕殿下秋后算账,肯定要投靠其他皇子的,而景王则不同,他一直没有明确的倾向,无论谁登基,景王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殿下,若您为景王,您难道不会这样做吗?”
(ex){}&/ 滕国的权利是由皇权与族权构成。皇权是指滕皇的权利,署理除宗室以外事物。族权是指宗室的权利,署理侯爵以上宗族成员事物。皇权在时,族权依附皇权。皇权空缺,则族长可暂代皇权,行天下事。族长权柄之大,即便实力强横的三位藩王也不得不拱手领命。
“长川,族长令本王回都城一趟,你协助琉璃管理下王府事情。”收到北岳王常怀荣的传讯后,常怀镜将常琉璃与穆长川唤到王府正厅。
“是!父王。”穆长川躬身领命。
“父王,您一路上要注意安全,入夜后,便不要赶路。”常琉璃挽着常怀镜的胳膊,嘱咐道。她多次遇袭,心有余悸,故挂念常怀镜途中完全。
“放心,有凌风在,无碍的!”常怀镜笑笑,凌风是常怀镜贴身护卫,剑道修为六品二道,比那徐国齐战亦不妨多让。
嘱托完景王府事宜,常怀镜带着凌风出王府,与等候在府外的百名骑兵护卫,一起纵马往都城奔去。
另外两位藩王距离都城近,来得就早些,约定时日刚至,常怀镜风尘仆仆赶到宗院时,他们都在院内,不过二王互不理睬。
常怀镜依次与两人打招呼,三王一同走向宗院祠堂,寻常怀荣去。
祠堂里,北岳王常怀荣一张老脸,如乌云遮日般难看。他端坐正位,冷冷的看着进来的三王。
“王兄,你召唤我等何事?”三人当中年岁最长的兴隆王,见族长面色不善,便率先开口。
“哼!你还记得我们是一族,还记得我是你的王兄,难得啊。”
三王面面相觑,不知族长因何发火。
“王兄,我等何事惹你生气?”兴隆王追问
“何事?你们自己都是一方诸侯了,还和皇子搅在一起,想干嘛?”常怀荣斥道
“谁与皇子搅和在一起啦!”兴隆王,心中发虚,却依旧抵赖不忍。
“我告诉你们,滕国有宗室在,就不可能有摄政王,你们别做梦。把滕国搅和烂,搅和垮,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你们可别忘记,皇位只有一个,可滕国失爵的王爷何止上百。”
常怀荣一番话,将定阳王与兴隆王说的底气全无。虽然他们有甲士十万,可滕国甲士有百万之多,若要镇压他们其中一个,也不是难事。
“王兄,只要兴隆王不掺和进大皇子那里,我就中立。”定阳王斜眼看兴隆王一眼,便对常怀荣拱手回道。
景王常怀镜也点点头,示意自己中立。见二王都已表立场,兴隆王也只得同意。
“如此甚好!”见三王如此上道,常怀荣终于展露笑容。
此次三藩王进京,外人不知道他们谈过什么,待他们就藩后,常怀荣便宣布,迎接十皇子常南浔入殿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