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以后,刘峰开始忙碌起来,白天忙着处理公务,接见群臣,同时关注天下动态,还不忘对尚海郡的谋划。
将参谋司提拔为军机部的确是招妙棋,各部门相互调节,地位等同于郡守却低于州牧,既不会挑战商鞅的权威,也能震慑下面的县乡,起到居中调节的作用。
转眼间,到了六月初。
这段时间,刘峰终于清闲下来,各县县正走马上任,一切都在往正规化方向发展。
甄家如愿搬到了钱塘郡,购置田产,建造琉璃、竹艺工坊。
不止刘峰感到清闲很多,一直忙碌的军机部也松了口气。
……
六月十五日这天,天刚蒙蒙亮,王宫里大多数人都起床。
如今正值一年当中最舒服的时节,不冷不热,透过宫殿的大门,可看到外面蔚蓝的天空,即便外院,也种植了大量绿植,各色花草开的正旺。
宫女李薇娅早早地就在殿外张望了一圈,兴奋的俏脸已泛起红润之色。
“不用看了,王上今天不一定从这里经过。”听背后传来的声音,李薇娅不以为意,笑嘻嘻地转过身去。
“机会都是人争取的,现在内院还有十一个名额,说不定就被选上了呢,只是我很好奇,你也是秀女出身,平常也不看你去争,若是这样,当初又何必来选秀女呢?”
“选秀女有钱拿啊,而且与其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侍寝上,还不如努力当上女官,得到赏赐和官身,到了年纪就出宫寻个好人家。”
内院哪里是这么好进的?蜀汉已建立三年,只有九人被册封,概率低的吓人。
像她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秀女,容貌不是最出众的,也没有家世支撑,还是老实做好本职工作,一旦有官身,俸禄和月例都不会少,做几年就可以出宫回家。
别人都道她天真没心眼,实际上不过是装着糊涂,不去争罢了。
“再说这种事情全凭运气,真想进入皇家,还要看造化。”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殿外走。
蜀汉秀女和古代不同,她们即便得不到皇帝赏识,也可以出宫嫁人。
不用在深宫内院里渡过一生,也不用终身不嫁。
从这点来看,秀女不再是翻牌子的对象,更像是合同工。
她们主要有两个“工作”,一是学习礼仪,二是学习女红。
成绩优异者,可成为女官,留在宫中教导下一批秀女和普通的宫女、丫鬟。
平日里不用去做粗重活,每月有四天休假,可以出宫游玩,月例和赏赐比平均工资高出五倍不止。
如此待遇,即便不考虑侍寝问题,也是天底下少有的美差了。
“姐姐,你看那边?”远处走来一群人,李薇娅下意识往前方看。
“那是王上!我就说今天会从这里经过吧!”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她们两个,其他秀女同样认出了远处过来的车架。
“快,都退到一边去,你们几个排好队,把头低下去。”有女官看到刘峰的御车,连忙吩咐众人让出一条道路。
(ex){}&/ 瞬时,一道惊雷仿佛在脑海里炸开,原本普通的旨意竟被赤气笼罩,幻化成一条赤龙若隐若现。
这便是国家的制度和律法了,只要有它在,便可以节制万民和百官。
刘峰也第一次看到了政权的本质。
国家以制度和法律,控制着各地运转,管理万民。
生杀予夺,贫贱富贵皆在一念之间,当真是造命之主,能改变命格气运。
当然,这些变化都只是一闪而过,群臣并未发现异样,只看到刘峰在怔怔出神。
一时间,殿内静默,也没人敢打扰,许久之后,刘峰才拿起玉玺盖上第二道旨意,这是爵位,此次倒没有凝聚出赤龙,不过也是灵光乍现,赤气萦绕。
等到第三道旨意全部印上玉玺,刘峰才露出笑容。
到了今天,他才明白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知道所谓的龙脉、气运代表着什么。
从根本上来说,龙脉和气运都是虚的,是根据国家的实力不断消长,实力强,龙脉就旺盛,反之亦然,无法反过来作用于国家,只是国家兴衰成败的象征。
而且普通百姓还看不到,只有修士才可以。
对于刘峰来说,这不是真正的龙气。
真正的龙气应该是由制度和律法组成,制度和律法定的好,国家自然会强盛,如此才能绵延不绝,气运深厚,而不是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潜龙。
看一切事毕,就有太监高喊着退朝,文武百官伏身行礼,因刘峰未动,也都不敢离开。
一直等到他乘上御车,大殿内才重新恢复热闹。
“从今日起,蜀汉就真正立起来了,从五月称王,到六月立制,中间历经两个月,不过在这两个月内,其他地方也是动乱不止,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大战发生。”庞统和法正等人一同走出朝殿,开口说着。
“的确如此,但这一切还暂时影响不到蜀汉,趁此机会休养生息才是正理。”法正低声回着。
“说起这个,我倒是想起了铁路铺设,钱塘郡的铁路快通车了吧?”
“最多半个月就可运行,比预估要快一些。”
一提起铁路,众人都流露出喜色,铁路的作用极大,载人运物快速无比,乘坐轨道车,一日就可来往闽郡和钱塘郡之间。
虽说闽郡铁路的通车还需要两年时间,但前景已经出现,他们心生欣喜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日把周边势力的情况整理一番,写成奏对,蜀汉各地的发展状况也要如此,尤其是吴郡,王上对此地给予厚望,作为臣子的,应时刻为王上分忧才是。”
说话的是法正,他是吴郡太守,本身又在军机部任职,有两重身份,说话的分量很足。
这时提出来意见,倒没人感觉到不妥,纷纷开口应和。
另一边,刘峰在回到内宅之后,又吩咐太监传旨,明日一早去军机部商讨事宜,令他们早做准备。
------------------------------------------